APP下载

新课改初中美术兴趣教学的策略

2016-05-14李攀峰

教育界·上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兴趣教学美术策略

李攀峰

【摘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新课程的教学宗旨。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追求技能和强化训练,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将美术作为一种语言,运用技能把学生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使美术作品体现出时代性、人文性和情趣性。

【关键词】美术 兴趣教学 策略

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是十分有益的。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农村美术教学存在程式化、简单化,教学过程死板,教学方法单调,受教材束缚,针对相对陈旧的教学内容进行烦琐枯燥的教学,以本为本,脱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的问题。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农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

一、创设愉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美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更喜欢上美术课,乐于学习美术知识,接受美的熏陶。农村学校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你会看到诸如小溪边的卵石片、泥土、家禽羽毛、农家柴火堆的各种秸杆都是进行工艺制作的好材料。结合当地资源,可以通过剪、贴等手段进行工艺创作达到艺术设计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如:在上《制作装饰画》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平常的东西制作装饰画,我没有讲述装饰画的原理、色彩搭配等,而是将闲暇时从网上收集的一些精美的装饰画一一展示给学生,那生动的造型、漂亮的色彩,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那独具匠心的创意更是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受此感染,学生也跃跃欲试,我因势利导,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构思、讨论制作的内容、需要的材料,然后分头行动,一场手工制作热潮在校园里掀起……通过这节课,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一个良好的范例对学生不仅具有启发、展示的作用,更是一种学习动力的催化剂。

二、利用乡土材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众所周知,上美术课要准备很多材料,如橡皮泥、积木等,要购买这些材料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如果没有这些材料,美术课便难以开展。为了改变现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我提倡学生将乡村随处可见的材料引入课堂,没有橡皮泥制作泥塑,可以使用随处可得的黏土,马铃薯、红薯同样可用;没有积木,山上的茅草茎、竹子同样可以做造型;漫山遍野的松果、树皮、稻草,还有鸡蛋壳、毛线、碎布,都可以用来制作手工艺品。于是美术课堂便成为学生的手工作坊,别具一格的装饰画也应运而生,用茅草的花穗做成的猫头鹰,用茅草茎编成的风车,用竹管做成的乐器,用碎布做成的仕女图,用皱纹纸做成的白雪公主,最精彩的是利用我们生活中各种废弃的玻璃、陶瓷、硬塑瓶子做的沙瓶画,由于细沙质地粗糙,沙瓶画显示出了丰富的肌理效果,美妙极了。

让学生把美术创作与手工劳作相结合,全面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它不但要运用到美术的语言,如观察、分析事物的色彩、形状、线条、明暗、肌理等并进行艺术抽象,同时要考虑到如何感受和了解材料的形、色、质量,如何选择适宜的工具,如何运用适当的方法加工制作等。学生可以完全自由地表达个性和自我的想法,从而体验创造的独特兴趣。

三、用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他所接触到的美术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美术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而没有接触过好的美术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的。所以,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的美术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美术课本中的欣赏课都是选取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这还不够,还需我们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标提出:“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教师要做大量的工作,创设各种教学情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如摸摸、看看、画画、做做等,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把自己的内心活动真实现于画面,使学生畅所欲言,把所思、所感、所想常用美术语言记录下来,把对未来的憧憬蓝图勾画出来。做到了这些,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昨天的“要我学”转变为今天的“我要学”。

四、将多媒体技术渗透于美术教学中

美术欣赏教学中单凭教师优美的语言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的运用在美术教学中所产生的趣味性和参考性,能更好地吸引和激励学生投入到欣赏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多媒体集图片、文字、音频资料等形式于一体,能迅速、直观、真实地给予学生深刻的感性体验。教师通过展示和播放录像、图片、卡通、动画、自制课件等,让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走进课堂,去欣赏丰富多变的图形,感受物像的色彩,体验绘画过程的乐趣,激励他们大胆勇敢地去尝试。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直接接受各种美术教育信息,如中国刺绣历史、唐三彩、中华陶俑、中国画笔墨情趣等,以更直观、更形象的画面出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便于他们认识、理解、接受、领悟,使美术教学更为生动活泼。这种有别于平时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更受学生欢迎,从而使学生体验到美术的乐趣,感受美术带来的愉悦。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探索欲望;其次,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努力去发现、研究、探索,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精神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流畅。

猜你喜欢

兴趣教学美术策略
美术篇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Passage Four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