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6-05-14杨俏

教育界·上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杨俏

【摘 要】阅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技能,也是学生在生活中常用的语言技能。因此,教师要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策略

一、前言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能否快速获取有用信息。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促进听、说、写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会一些写作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重分析轻综合、重共性统一轻个性的倾向。学生普遍感到阅读难,阅读速度慢,无法正确理解全部信息。具体来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首先,学生缺乏阅读兴趣。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不够灵活多样,阅读教学氛围不够开放民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出现惧怕和偷懒的心理倾向,怕读错了被同学嘲笑,被老师批评。此外,有些学生自制能力较差,经常偷懒,不读书、少读书或应付读书。有的学生觉得阅读活动比较枯燥乏味。凡此种种,导致学生缺乏阅读兴趣,爱读书的人不多。

其次,缺少阅读方法指导。教师为了追求统一的“高标准”,重分析轻阅读,重深度轻宽度,把重点放在词句段篇的分析上,让学生阅读感悟比较少,忽视了阅读中的情感体验,缺乏阅读方法指导。这样难以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良习惯。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自主阅读、快乐阅读,有效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等,创设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感悟,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是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想读。教师要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及名人故事进行评说、欣赏,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学生乐于阅读。

二是营造民主开放的阅读氛围,使学生敢读。教师在课堂上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读,在读中感受语言美,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当学生阅读出错时,教师要采用鼓励的语言对学生的错误予以理解,既使学生认识到错误,又消除学生的紧张、自卑心理,使学生不再畏惧错误,毫无顾忌地阅读。此外,教师还要尊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还能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是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重视识字教学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识字教学则是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基础,识字教学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果。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足,严重制约着读写能力的提高。因此,语文教师只有重视识字教学,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不怕学生读错字。在教学新课文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读,找出不认识的字,接下来让他们听教师范读,核对自己的读音有没有错误,标出不认识的字的读音,然后再让他们去查字典,具体理解这些字,加深他们对字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良好的识字效果。

其次,让阅读帮助识字,让识字促进阅读。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才能准确理解字义,加深记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字,然后认一认字,再读一读课文,边阅读边识字,边识字边阅读。这样,学生认得快,记得牢,效果好,还锻炼了阅读能力。

再次,将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在生活中识字、阅读。识字和阅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将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方法,通过多种渠道,从小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自觉把握住生活中每一个识字和阅读的机会,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识字的目的和良好的阅读效果。

(三)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让学生会读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指导他们学会怎样阅读,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内阅读,也要注意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要用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有难有易,学生的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因此,教师要进行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准确、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注意摘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学会仿写一些句子,高年级的学生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其次,指导学生使用阅读方法,根据不同文章体裁用不同方法来阅读,要求学生掌握精读、略读等读法。

四、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来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策略。教师不但要加强学生课内阅读的指导,还要引导学生抓好课外阅读,实现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合琴.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10).

[2]王瑞云.谈小学语文教学[J].教育艺术,2011(06).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