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皇家气象——明清御窑黄釉器特展

2016-05-14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楷体釉瓷釉色

2016年5月11日,“皇家气象——明清御窑黄釉器特展”在北京国际饭店开幕,展期为6天,展览由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和自得堂共同主办,展出自得堂精心收藏部分明清御窑黄釉瓷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兼CEO胡妍妍女士,故宫博物院陶瓷研究所所长吕成龙先生,自得堂主人冯玮瑜 、助理袁汉程以及一百多位文化艺术爱好者共同参加开幕式。

这次展览展出自得堂珍藏部分明清御窑黄釉瓷器近50件,全是自得堂主人精心搜求,经年积累,才慢慢组成为一个接近完整的序列,从明弘治到清宣统,跨度400余年。黄釉是明清时期皇家的严控釉色,民间不得擅用,而黄釉瓷器是明清皇家独家瓷器,专为皇帝御用或为祭祀专用。尤其是清代,全黄釉器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这次展出的御窑黄釉瓷器器型多样、釉色独特,既尊贵大气,又温润恬淡。如明弘治娇黄釉窝盘(一对),堪称弘治浇黄釉瓷器的代表作:造型规整,胎体透薄,釉面匀净,釉色淡雅,不温不火,给人恬淡娇嫩之美感。成对收藏,尤为难得,因为弘治黄釉器是公认的历史上黄釉烧造最好的瓷器;如明正德浇黄釉撇口盘(一对),内、外施娇黄釉,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所署六字年款字体标准,恭正规整,正德御窑瓷器年款因此赢得 “正德款恭”之评价。此种撇口盘是明、清御窑瓷盘中的流行式样,自洪武朝以来,历朝均有烧造。正德时期的浇黄釉瓷器尚能保持弘治娇黄釉瓷器温润淡雅之特点,此盘成对,弥足珍贵;清康熙浇黄釉大宫碗,口径31.6厘米,内、外均施浇黄釉,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款,外围青花双圈。此碗形体硕大,入手沉重,保存完好,釉色纯正,弥足珍贵;清雍正柠檬黄釉碟(一对),碟撇口、浅弧腹。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圈内、圈足内施白釉,外施柠檬黄釉,釉色娇艳润泽,亮丽可人。柠檬黄釉为雍正时期创烧的黄釉新品种,是颜色釉中的名贵品种之一;清咸丰浇黄釉锥拱海水江崖二龙戏珠纹宫碗。咸丰时期,外有列强,内有天平天国暴乱。御窑厂在咸丰初年还有烧制,咸丰五年基本停烧,加以长江以南处于清军和太平军交战的腹地,景德镇制瓷业萧条,生产数量减少,工艺水平降低,该宫碗属于清代景德镇御窑厂岁例供御的大运瓷器,自康熙朝以后,历朝都有烧造。此碗造型规整,釉面洁净,釉下锥拱纹饰异常清晰,纹饰线条婉转流畅,款识字体标准,堪称动荡时期咸丰御窑瓷器中的精品;又如清宣统浇黄釉锥拱海水云龙纹碗,宣统朝仅得三年,御瓷生产甚少,故有“咸丰宣统赛乾隆”之说。该碗内、外施浇黄釉。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宣统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壁腹部锥拱二云龙赶珠纹,近足处锥拱海水江崖纹。造型规整,釉色均匀,纹饰清晰,堪称宣统御窑浇黄釉瓷器中的代表作。

这次展览亮点多多,第一,这是中国大陆私人藏家首次以序列形式收藏和展出明清御窑黄釉瓷器,序列基本接近完整,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第二,展品来源清晰,流传有序,精、真、美、雅俱全,为民间古瓷收藏带来一道靓丽色彩;第三,这次展览纯粹学术交流,不涉商业行为,所有藏品只供同好共赏,不参与任何形式商业活动。

为配合这次黄釉器特展,中国嘉德专门组织一场“明清景德镇御窑黄釉瓷器鉴赏”讲座,讲座于5月13日下午16:00-18:00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二楼报告厅举行,讲座由北京故宫博物院吕成龙老师和自得堂主人冯玮瑜女士主讲。吕成龙老师从专业的角度梳理黄釉瓷器的脉络,探讨其美学价值;冯玮瑜女士将从藏家的角度鉴赏黄釉瓷器和分享个人收藏黄釉瓷器的心得。

猜你喜欢

楷体釉瓷釉色
书法日课
浅析射阳大米的由来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腹部外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探索铜官陶釉色应用于室内空间设计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吴昌硕篆刻实践研究
龙泉窑三问
浙江衢州黑釉瓷赏析
一种结晶釉瓷砖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