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崎骏与他的吉卜力童话世界

2016-05-14动漫牛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宫崎骏动画

动漫牛

对于一般大众来说,提到日本动画电影就不得不说宫崎骏与吉卜力。一部《千与千寻》让全世界认识了这个固执的老头,奥斯卡最佳长篇动画、历史上第一部、也是至今唯——部以电影身份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柏林金熊动画作品。《千与千寻》有着太多无法复制的荣誉传奇。

宫崎骏的早期经历

宫崎骏早年加入过日本共产党,标准的左翼青年,工运积极分子。无论在东映还是A-Pro时期,他都是和东家对着干的刺头。这导致他纵然才华横溢,一度无人敢用、无片可拍。多亏德间书店伸出援手,以及在合作《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时结识的前辈高畑勋的提携,在1985年与高田勋、铃木敏夫共同创立吉卜力工作室。吉卜力工作室使宫崎骏在制作《风之谷》的时候拥有了绝对的掌控权。

关于德间书店

1985年6月15日,当时制作《风之谷》的团队“トップクラフト(Top Craft)”,在由德间书店出资帮助下,正式转型为吉卜力株式会社(类似股份有限公司),社长由德间的社长—德间康快出任,工作室实际上的负责人为Top Craft的代表取缔役(约等于董事长的职位)—原彻。一开始的运作方式为,要制作作品的时候便集合制作团队,作品完成后随即解散。动画师的酬劳是依照票房等收入按比例分配,之后则为了培养动画制作人材而改为固定的薪水,以作为制作高品质和稳定的作品之据点。2005年4月吉卜力出版部正式从德间分离成为独立的公司,铃木敏夫出任代表取缔役社长(现任为星野康二),宫崎骏与史提芬·艾伯特出任公司的董事,从此德间与吉卜力也就分道扬镳。

宫崎骏的电影情节

很多日本动画导演有真人电影情结:押井守和大友克洋都拍过真人电影;庵野秀明大学时拍过特摄短片(痞子庵是狂热的特摄片迷,这点在EVA中体现得很明显);今敏生前没拍过电影,但他是狂热的电影迷,他的动画与电影形式差别不大,更别说他有一手出神入化的剪辑技巧。因为导演动画《恶童》成名的Michael Arias(一个在日本呆了很多年,日语说得贼溜的美国人),拍了电影《天堂之门》,评价糟糕,白白浪费福田麻由子!其实宫崎骏的动画无论是镜头语言和节奏感,还是影片表达的内容,都与成人电影差别不大。但宫崎骏坚称自己拍的是动画,庵野秀明则说:“宫崎骏拍的就是无聊的电影。”考虑到《千与千寻》横扫过的国际电影奖项来说,这明显已经超出传统“动画”的范畴了。

宫崎骏其实一直都是拍“自己想拍”的动画,而不是“大家喜欢”的动画。如果你喜欢宫崎骏的动画,是因为你的脑波频率与他同步了……他是个固执的刺头,老了后是固执的老刺头,在其动画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是其固执的证明。宫崎骏的动画并不适合少儿观看,虽然他一直采用少儿作为主角。其动画表达的内容,多含有成人世界的残酷。《风之谷》《幽灵公主》的例子就不举了,《千与千寻》中的油屋是一个血汗工厂,汤婆婆是压榨工人的资本家——“你看出来了吗?”

宫崎骏与久石让

聊起宫崎骏的动画电影时,就不得不提到久石让的音乐。自上世纪80年代初,在宫崎骏创作《风之谷》的时候,两人第一次经人介绍相识,此后便是持续长达30多年的合作。直至去年的宫崎骏告别影坛的作品《起风了》也同样是由久石让担纲创作。30年来,两人配合无间,可以说是一个将影像和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宫崎骏的电影是经过残酷洗礼仍然纯真梦幻;是经历重重磨难仍然相信希望;是纵然古怪鬼魅仍有一颗善良的心。而久石让为宫崎骏创作的原声异常优美动听,飘渺浪漫又时而夹杂着些许忧伤。

我个人是最喜欢宫崎骏的动画片《天空之城》,当希尔和巴鲁驾着飞机被狂风卷入天空之城后,看到的是一座绝美的天空之城,可是这一片场景,因为等待了许久许久的城堡显得死寂沉沉,只一个残存的尚有能量的机器人,默默的打扫和看管着生命之树,它摘下一朵小花,眼睛毕波毕波的一眨一眨。而其他的机器人早已石化,身上生长着许多的灌木。久石让的音乐在一段影像中显得尤为动听,而宫崎骏的天空之城也因为它的音乐而显得深邃无比。

震撼人心的《幽灵公主》

爱因斯坦伟大是因为相对论,但是得诺贝尔奖是因为光电效应。宫崎骏亦是如此。在日本人和宫崎骏自己心中,《幽灵公主》应该是吉卜力的巅峰之作。这是宫崎骏穷一生之力的“神之一手”,制作之精良登峰造极。而且宫崎骏思考一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主题也是在幽灵公主中给出了最终结论。做完之后老头就嚷嚷着要退休(后文提到的退休梗就是从这时开始的,因为画幽灵公主太累伤到手了)。做千与千寻时宫崎骏实际上就相当于休假了,无论是内涵还是制作水平较之于幽灵公主都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在商业上,幽灵公主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创造历史的,在它之前日本从来没有任何一部动画的票房超过50亿的水平,幽灵公主票房190亿,拉升了4倍,在日本电影界掀起一场地震,宫崎骏宗师的地位就此奠定,千与千寻和哈尔的票房很大程度上也是受惠于幽灵公主带来的风潮。

《千与千寻》,不少人看来是被西方人捧起来的。奥斯卡选择了千与千寻,或许是东西方审美差异的关系吧,在幽灵公主中有着不少砍头断肢的场面,在这一点上,应该很不符合美国人心中对动画片的定位,可以说大多数人对于动画的认知,让幽灵公主在荣誉成就上无法更上一个台阶的原因所在。

其实国内对于千与千寻的追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奥斯卡的关系。在获奖前,国内的很多电影迷们连宫崎骏是何许人都不知道,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除了迪斯尼以外不看任何动画片,毕竟动画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种低龄向的载体。中国大陆主流媒体对宫崎骏最早的报道应该是1997年的幽灵公主(更早的我只看过1992年电影学院刊物转译日本的影评),里面把宫崎骏贬得一文不值,什么血腥啊,暴力啊,日本民族的劣根性等描述充斥全篇。

吉卜力的现状

最近这些年,吉卜力可谓是身处多事之秋,风波不断,不时传出各种负面的消息,一再引发吉卜力动画爱好者的议论。例如2013年宫崎骏宣布退休,再如宫崎骏宣布退休之前那部争议巨大的动画《起风了》,该动画被不少评论家批判为在宣扬军国主义或者是无视战争罪恶。再如吉卜力在去年推出的动画《辉夜姬物语》和《记忆中的玛妮》票房都不佳,后来更是出现了所谓的吉卜力“解散”风波,引发舆论哗然。似乎吉卜力真的面临了很多困境,而大众之所以如此关注吉卜力的一举一动自然也是因为这家公司的独特制作理念之故。只不过在当下,吉卜力的这种独特制作理念似乎越来越难以为继了,吉卜力最近几年出现的种种乱象正好说明了这个问题。

吉卜力的纯手工制作

现代动画大部分都是采取计件付费的制度,吉卜力采取的是罕见的全制工资制度,因此财务负担巨大,此外比起大多数TV动画在作画量上偷工减料并且采用3D技术,吉卜力则一直坚持2D手绘这种最传统和古老的制作方式,而且对于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苟,这样制作一部动画出来,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巨大,远不是其他公司的作品可以比拟的,这样固然可以生产出佳作,但是风险也非常大,一旦某一部或者几部作品水准下滑,就难以为继。

但是正因为宫崎骏坚持这种独特理念,而且他自身就是一个天才人物,所以使得吉卜力这家工作室居然从最初诞生的不被看好竟然延续到了今天,好比是北京城赫赫有名的宫廷菜厉家菜,制作食物坚持慢工出细活,而且不放味精鸡精,并且顾客不能点菜,只能点套餐,而且价格不菲,一天只制作几桌食物而已,要吃必须提前预定,但是正是这种传统的制作模式,反而在如今同质化的餐饮业市场显得别具一格,也因此吸引到了不少达官贵人光临,这和宫崎骏的动画能够吸引很多观众的道理是类似的,都是在商业化、同质化的年代里提供了一些不一样的传统精品而获得了成功,但是这种成功过太过于依赖个人也是问题所在,并且难以商业化扩张。

陷入解散风波的吉卜力

有媒体称,自宫崎骏1986年公开《天空之城》算起,直到2013年9月正式引退,前后一共放出了5次引退宣言,而每一次都吸引了世人的广泛关注。所以这次所谓的“解散”也算是吉卜力的一种惯用宣传手法。只是铃木敏夫发言的节目配合到《记忆中的玛妮》不佳票房的节点,引发了让人惶恐的传言,而让吉卜力不得不提前出面辟谣。

吉卜力解散动画制作部门的消息在全亚洲范围内引起震荡。不但日本国内哀嚎遍野,中国和韩国的广大粉丝也表示心碎。而在发言人辟谣消息刊载后,就有愤怒的日本网友留言指责“吉卜力是大骗子”。也有网友表示更喜欢“小作坊”时代的吉卜力,而非现在这个商业挂帅炒作的吉卜力。

正如一位动画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如果一个电影总要靠欺骗和透支观众的感情来赢取票房的话,还能长久吗?其实,这种“一流的宣传策略”恰恰说明吉卜力影片正面宣发能力的薄弱,需要频繁靠这种手段来营销自己也恰恰反映了吉卜力的沦落。

吉卜力走到今天这种难以存续的地步,主要还是因为这种充分追求艺术的理念难以适应快速发展时代的缘故,这种精益求精的理念一旦失去了宫崎骏的光环,就立刻会出现太多危机,《辉夜姬物语》和《记忆中的玛妮》票房不佳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而这种情况在其他领域也并不鲜见,例如在游戏领域,像刺客信条系列和使命召唤系列这样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年货游戏,虽然在艺术上没有什么成就,但是商业上大赚特赚,而研发时间长投入巨大并且艺术成就非常高的《生化奇兵:无限》在商业上却并不算成功,而且制作人Ken Levine也感到身心俱疲,之后关闭了该作的制作公司IrrationalGames,由此可见,充分而彻底的追求艺术在这个年代是一件风险巨大的事情。

由于宫崎骏大权独揽,导致吉卜力工作室内皆为技艺出众的匠人,鲜有独当一面的艺术家。高畑勋赚不到钱,被逐渐雪藏。随着宫崎骏年事渐高,工作室后继乏人的问题愈发突出。这一窘境,宫崎骏是有责任的。

宫崎骏与他的吉卜力童话世界

去年是吉卜力工作室成立30周年。可以说,形式上的吉卜力仍将继续存在下去,或许将来还会有短篇动画作品出现,或许将来宫崎吾朗会回归吉卜力制作长篇动画,但精神上的吉卜力或许将随着宫崎骏的引退而逐渐淡弱,并将随着宫崎骏终有一天的离开我们而彻底消散。

不过我们也没有必要感到遗憾或者惋惜,宫崎骏这样不世出的人物可以说是几百年才能出现一个,我们生逢其幸,能够活在这个时代,能够看到那么多的大师杰作,这本身不就是一个奇迹么?我们又何必去苛求那么多呢?况且天下本就无不散之宴席,再风光再美好的事物也都有逝去的一天。

只不过,不管那些美好事物如何消散,那种美好的精神都依然会长存人间并传承下去,这恐怕才是宫崎骏动画带给我们的最大意义吧。

猜你喜欢

宫崎骏动画
嘿,我就是圆滚滚
每一件小事都又烦又重要
宫崎骏动漫
宫崎骏选“懒”助手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动画迷,变身
日媒曝宫崎骏因罹患心脏病退休
动画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