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余年国内近现代妇女史研究述评
2016-05-14翟亮
翟亮
妇女是世界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传统历史研究中,妇女研究曾长期处于被湮没的状态。妇女史的研究最早兴起于西方,且与妇女解放运动有密切的关系。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新史学兴起,妇女史逐渐成为历史研究中一个令人瞩目的学术领域。
1840年—1850年出版的E·艾丽的《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妇女》三卷本,被认为是西方妇女史最早的著作;到二十世纪初,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妇女史研究出现了短暂的繁荣;20年代后,随着妇女取得一定的权利,妇女史研究相对进入停滞状态;二战结束后的六七十年代妇女解放运动再次席卷欧美,妇女史研究进入又一轮高潮,到了今天已经成为社会史研究中的一个主要领域,成为一个新的学科。中国的妇女史研究深受西方影响,相对欧美较晚,始于五四时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第一次高潮;改革开放后,由于政治环境的宽松和中外学术交流的加强,妇女史研究出现了第二次高潮;90年代的妇女史研究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有长足的进步,有关成果不断增多,妇女史作为历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本文拟从中国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视角,从1949年至至今60余年来国内学界研究、讨论妇女史的成果进行梳理,进而展望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
一、“中国妇女史”的解释和定义
关于“中国妇女史”的解释和定义,目前学界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研究者一直争论至今仍难统一的话题。对“妇女史”的解释与定义体现了国内史学者史学视野的扩大和史学方法的多元化。本文主要立足大陆学者对“妇女史”的定义进行述评。
“妇女史”的提法,源于中国本土。中国自古就有“妇”与“女”的提法,用以区别嫁女与在室女。妇女合并为一词,始于司马迁撰《史记》,是“妇”与“女”的合称。从妇女史的产生发展过程来看,这种对妇女史概念界定的差异,已不仅仅表现为对妇女史定义的看法,也逐渐成为对妇女史学这一新兴学科的理解与认识。在目前的研究中,专门对此进行理论阐释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以下两种。
第一,包含女性主义意识和社会性别概念的“妇女史”。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杜芳琴首先提出女性主义妇女史的概念,她认为只有具备了女性主体意识和历史学的性别敏感视角,才能认识到史学中的女性缺失和历史上对女性认识的偏颇。进入二十一世纪,她逐渐将社会性别概念内化,认为社会性别已经成为全球意义的社会关注和学术关怀,妇女史的研究应建立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之上。高世也认为,妇女史不可能脱离对于社会性别、两性社会关系的探讨,但是妇女史与社会性别发展史或两性关系史在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角度等方面仍有差别,不能完全划等号,妇女史还是应该主要侧重研究妇女一方。
第二,随着新史学的发展,史学方法和理论的多元化,出现本土化的“妇女史”。近年,刘文明提出“新妇女史”,她认为:“新妇女史”因具有女性主义与新社会史的因素而不同于传统妇女史,因没有西方女性主义那种强烈政治倾向而不同于西方女性主义妇女史,因注入了女性自觉意识与社会性别概念而不同于新社会史,因涵盖了性别史在内而不同于狭义的妇女史”。她试图将新妇女史与以往的研究割裂,但史学作为一脉相承,其立论因缺乏充分依据难被史学界认可。
综上来看,在大陆的研究中称为“妇女史”,而不用女性史、社会性别史来概括,主要与妇女史的研究方法有关。妇女史既是西方舶来品,但必须要能被中国的传统史学接纳,才能有所发展,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又必须冲破传统治史方法,另辟蹊径。大陆的妇女史既包括西方的女性主义和社会性别概念,又与传统史学一脉相承,故有包罗万象的“新妇女史”,妇女史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成果。
二、60余年来近现代妇女史研究概况
到目前为止,妇女史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论文发表已逾上千篇,专著上百种。另有一些著述虽不是专门的中国近现代妇女史论集,但有专门章节阐释相关内容。妇女史研究的机构、学会的纷纷组织成立,多次召开的学术研讨和座谈会也促进了妇女史的发展。
(一)1978年前政治史视野下的妇女史研究
新中国成立之后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处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恢复和发展阶段,学术的发展也有了较稳定的环境,且因近代以来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抗战中的贡献,妇女社会地位逐渐提高,对妇女的关注和研究逐渐增多,但研究视野狭窄。
这一时期,妇女史的研究,论文较少,相关著作较多,且大多是阐述战争和政治运动中的妇女,如宋庆龄的《妇女与抗战》,阐述了抗战时期妇女的主要贡献;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国际工作部的《亚洲妇女的生活与斗争》;各地收集整理的妇女史资料,如《广东妇女运动史资料(1924—1927)》《湖北妇女运动史资料》《湖南妇女运动史资料》《河北妇女运动史资料》《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1842—1911》(上下两册);《充分发挥妇女的的伟大作用》等,这些都将妇女作为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角色来研究。
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除妇女自身的奋斗外,也跟社会进步的需求、社会公众人物对妇女的看法的改变有很大关系。如马文瑞的《进一步的解放妇女劳动力》一文,即写出大跃进时期,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号召下,各界妇女应积极加入到大生产中,创造社会价值;张允侯的《苦难的岁月——一个妇女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一文,通过老一辈的女工讲述旧社会的悲惨遭遇,忆苦思甜、新旧对比,使新社会里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永远不忘老一辈的苦。谭文风的《妇女能顶“半边天”——批判孔子歧视妇女的反动思想》一文通过批判孔子的三纲五常,肯定了妇女的地位。
总之,无论是著作还是文章,都在政治的影响下评判和研究妇女,此时的妇女史研究范围较小,视野较狭隘。
(二)妇女史研究新潮:1978年以后的妇女史研究
1978年后,随着经济的开放,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也步入正轨,学术交流日渐增多,治学方法多元化,治学视野和思想更加开放,妇女史的研究进入到又一轮新潮。
这一时期著作和论文都较多,主要著作如吕美颐、郑永福所著《中国近代妇女生活》,以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发展史为线索,对中国近代妇女缠足、婚姻家庭、服饰、女工、性别与社会、女性与宗教等女性解放方面的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透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上层到底层近代中国社会妇女的真实状况。马庚存的《中国近代妇女史》一书,主要阐释了中国近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妇女社会生活、妇女的社会作用,如近代妇女对禁烟运动的支持、鸦片战争后外国拐卖中国妇女出洋等都反映出当时妇女的地位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罗素文所著《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著者研究的是女性这一性别群体,在近代中国文明演进过程中所呈现的变化趋向;这种变化作为一个中间环节,与近代以前的女性群体相比有什么不同,对当代中国女性群体的发展产生何种制约;进而寻找女性群体变化与不同区域社会变迁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女性群体的变化中,揭示影响社会变迁的某些动力和机制。邵雍所著《中国近代妇女史》,全书内容包括中国近代的妇女观、女子教育与妇女生活、妇女斗争、边缘妇女群体研究、妇女团体与人物研究、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妇女报刊史研究综述等,以此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孙国群的《旧上海娼妓秘史》、杨洁增和贺宛男的《上海娼妓改造史话》等研究上海、广州、北京三大地方的娼妓的著作,妇女史的研究著作较多,不一一列举。
1978年以后的妇女史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上层妇女,开始进一步关注广大基层妇女的衣食住行、生活习惯、行为思想等。同时此阶段妇女史对妇女群体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研究。这一阶段主要是按不同分期进行研究,研究内容比较宽泛。
(1)辛亥革命史时期妇女史研究
辛亥革命时期妇女史研究以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为主,重点研究孙中山的妇女解放思想、孙中山与妇女解放事业、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辛亥革命时的巾帼英雄、妇女爱国主义精神、辛亥革命与知识妇女以及共爱会等问题。到90年代,研究内容更加广泛、分析更加深入。
周亚军认为,由于辛亥革命本身的作用、戊戌以来妇女解放思想的影响、知识妇女群的出现以及受世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妇女参政运动的影响,中国妇女参政作为较广泛的妇女运动,在辛亥革命中掀起了第一次高潮。徐辉琪从思想文化的角度进行考察,认为随着妇女的觉醒和知识妇女群的出现,争自由、复女权贯穿于辛亥革命的始终,其最终目的是使妇女成为一个“女国民”,造成一个“新女界”。张显菊通过考察辛亥革命时期妇女刊物的宣传内容,探讨了当时妇女解放运动的思想主张。妇女刊物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反对各种陈规陋习,主张婚姻自由,提倡男女平等,虽有一些不切实际的主张,但对改革风俗具有重要意义;妇女刊物宣传兴女学,提倡女子教育,对妇女自身解放、走自立之路起了推动作用;妇女刊物支持妇女参政,是妇女解放运动的思想主张由提倡男女平等到争取男女平权的一个质的飞跃。
(2)五四时期妇女史研究
五四时期妇女史研究,过去集中于当时的代表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的妇女观和妇女解放理论,即男性妇女观。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研究角度有所变化,开始从五四时期妇女运动的总体特点、妇女思潮、妇女解放理论等方面去探讨。如刘慧英的《从〈新青年〉到〈妇女杂志〉——五四时期男性知识分子所关注的妇女问题》一文,讨论两种期刊内容基于梁启超所开创的女权启蒙话语框架内提出和讨论妇女问题,到五四运动以后女性开始站在自我的角度去讨论妇女问题的变化过程;对五四时期妇女解放研究成果也相当丰富,孙耐雪的《近十五年来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研究述评》一文,较全面地概括了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整体研究概况,此处不再多做赘述。
(3)抗战时期妇女史研究
抗战期间,妇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这一课题未予重视,无论宏观上还是微观上均缺乏深入研究。史料的收集整理仅见《晋察冀边区妇女抗日斗争史料》。在不同的抗战胜利纪念周年,史学界研究抗战时期妇女史的文章明显增多。畅引婷在《妇女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指出:日本侵华一方面给中国妇女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也激起了广大妇女民族解放意识和自我解放意识的双重觉醒,从而使她们在抗战宣传、后勤服务、军事战斗、儿童保育以及生产建设等方面为抗战的全面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妇女整体地位的根本改变。孙越研究了留日女学生这一群体的抗战活动,认为抗战时期留日女学生表现了极大的爱国热忱:“七七事变”前,她们在日本从事收集情报、创办报刊杂志、宣传抗日活动;“事变”爆发后,她们愤然退学归国,共赴国难,在宣传募捐、医疗卫生、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以及战时教育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4)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史研究
二十世纪20年代以陈东原的《中国妇女生活史》为发端,确立了“妇女史”的名称,并形成了延续到抗战以前的妇女史写作繁盛期。然而,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三十年间,妇女史研究基本上处于沉寂状态。进入80年代,妇女史研究形成了新一轮的高潮。大量的妇女史研究著作和论文发表,研究范围扩展。七八十年代,受西方汉学和女权主义观点影响的妇女史学者,在“添加史”的框架中关注婚姻家庭这些传统的妇女领域(特别是前近代),也有将妇女作为一个新的变项单独抽取出来进行女性主义分析。父权制是这一时期的核心分析概念,压迫——解放模式表明受到陈东原著作的深刻影响。而人类学家马杰里·伍尔芙通过对台湾农村妇女考察提出了“子宫家庭”(母亲的权力是对传统的父权制一个惊世骇俗的挑战),尽管它带有生物决定论和本质主义等缺陷。随着90年代新史学的引入,强调妇女的能动性,生活空间和性别关系的复杂性等,使原来的研究领域大大扩展,开始了妇女与医学、科学技术、物质生产、生育、性、卖淫、财产的法律关系等多方位的研究。
从1949年至今天,妇女史研究内容越来越丰富。改革开放前,在传统史学下妇女史的研究侧重政治色彩,主要研究偏向妇女运动、妇女解放,重视妇女与国家政治民主化的关系,这种对妇女地位的肯定依然站在男性的视角;改革开放后妇女史的研究理论有所创新、方法多样,开始在社会史视野下关注妇女研究,开始研究妇女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对象多元,不仅包括政治人物,也包括社会各阶层妇女群体,女性自我意识增强,女性学者越来越多,要求站在妇女的角度研究妇女历史,近现代妇女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从单一开始过渡到复杂,使妇女史成为更多人关注的研究课题。
三、近现代妇女史研究的理论特点
我国妇女史研究从“五四”时期开始,到二三十年代出现了第一次高潮,进入八十年代,又呈现第二次高潮。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高潮是男性学者出于社会变革和解放妇女的需要而研究妇女历史,此阶段主要工作仍然是借助了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对历史上精英女性进行了研究,为政治服务特色比较明显。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妇女史研究才真正发展起来。90年代以后的妇女史研究,由于过于注重西方理论的借鉴吸纳,过于渴望与西方平等对话,与正统史学回归重视史料的原则形成了对立与反差,因此这一阶段妇女史的研究在抵御西方理论冲击的同时,不得不面对来自正统史学界对妇女史研究的质疑,主要表现为对研究者身份、研究方法与理论的质疑。但这一时期一些女性学者出于性别意识的觉醒对历史进行重新审视,在用阶级分析方法的同时引入性别视角,强调用女性的眼光看历史,发掘历史上被漠视被埋没了的女性活动与经验。
这一时期妇女史研究的特点是:
(1)将历史上的女性作为研究主体对象,不再作为男性的陪衬和男性活动的背景;将女性视为历史的主体创造者,不再看作全然被动或无足轻重,强调重视女性的经验和体验。
(2)在运用唯物史观观察、阐释历史时亦引入性别视角和社会性别理论,使用性别分析方法,探索、解析、阐释历史上性别关系和性别结构及女性在其中的生存状态(地位、作用、生活、情感、心态等),公正地评价妇女在历史上的贡献。
(3)90年代中期以后,妇女史研究数据的挖掘与运用,使新史料的发掘与利用在史学界层出不穷,成为一种新的风气,这一趋势对中国史研究的影响是不言而喻。如对墓志铭、寺庙碑文等石刻拓片史料及出土文物中所保存妇女数据的重视与利用;对敦煌文献、吐鲁番文书中保存妇女资料的整理;对绘画、图录、照片等非文字数据中所保存妇女数据的解读,对口述资料的搜集与整理,都成为妇女史研究的基本史料。
尽管妇女史研究方法与视角的揭示,促使史学研究的视野、空间、深度得到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传统的研究题目出现了新的、多元化的研究视角与分析。但妇女史作为一门新的学科,依然存在许多不足。
四、妇女史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近年来妇女史学研究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也有局限与进步空间:
(1)妇女史研究在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研究者中,均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差异。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研究队伍素质较高,研究梯队已基本形成,研究已自成体系并取得丰硕成果,受到多方关注。而西北西南等偏远地区,妇女史研究或刚刚起步,或仍未被研究者所重视,研究处于初期阶段。
(2)妇女史研究除要求研究者要有基本的史学基础训练外,同时要求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且有宏大历史视角。目前妇女史研究虽成果多,方法多,但仍缺乏史学方法训练,关注上层妇女多,对下层妇女的研究关注较少。虽当前港台妇女史学界已将注意力投入到普通平民妇女身上,特别注重普通妇女的生活经历与个人感受。她们撰写的《又喊又笑——阿婆口述历史》《阿母的故事》《阿妈的故事》等代表作都体现了这种研究倾向,但整体研究仍以传统精英阶层历史为主。
(3)妇女史研究领域缺乏公认的学科带头人和强有力的学科研究团队,且对妇女史研究支持与经费投入的力度,远远小于对其他方面研究课题的投入。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学科带头人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其学术水平与研究方向,将引领此学科朝着规范化、学术化的方向发展,妇女史研究缺乏公认的学科带头人,研究经费的不足,使妇女史研究被看作偏学和冷学,制约着其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新史学的发展,作为历史社会学的分支,妇女史的研究虽取得相当的成果,也为中国史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妇女史的发展仍存在困难与问题,有待后起学者更深一步的推进。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