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军走过的地方

2016-05-14云谷易木

群文天地 2016年5期
关键词:战士红军

云谷易木

我们“三色班玛”(绿色的自然植被,金色的寺院文化,红色的红军足迹)体验组一行,8月上旬来到班玛县。“班玛”藏语意为“八瓣莲花”,象征着班玛自古居住的八个部落。“卓玛”是藏族对女子的称呼,它的意思是“度母”,一个很美丽的女神。班玛县就像一位卓玛,亭亭玉立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东南部。虽在青藏高原上,但由于纬度偏南,海拔较低,又有大渡河上游的玛柯河和多柯河流经全境,因而气候润湿,降水充沛,森林茂密,动物众多,物产丰饶,是个十分美丽的地方。

班玛不仅有“果洛小江南”之美誉,而且还是果洛州的红色旅游圣地。

班玛县委宣传部长李秉玺介绍说,1936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四方面军共2.5万余人,在二方面军军团长贺龙和四方面军30军政委李先念的率领下先后进入班玛休整和筹粮,历时22天。红军刚进入这里时,藏民以为他们和马步芳的兵一样,专横霸道,敲诈勒索,无恶不作。于是坚壁清野,远遁山林,四处窥探。但红军向藏族群众积极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政治主张和向北去抗日的道理;每到一个地方尊重藏民族宗教和信仰自由,珍惜寺院器物,要借住寺院都要事先得到活佛或管家的同意;为老弱病残治病救伤,帮助他们砍柴、挑水、做饭;购买牛羊、粮食,公平交易,用银元支付;不踩踏正在吐穗的青稞、结荚的豌豆。有藏族老人曾经回忆,红军初来,我们听信谣言或头人的命令打过红军,甚至造成了红军的伤亡。但红军从不报复,而是以极大的克制和忍耐朝天鸣枪,不朝我们身上打,我们想通后下了山。红军的所作所为像春雨一样滋润了班玛人的心田,他们主动显身,陆陆续续回到家园。以爱换爱,爱心接力,藏族同胞献上了洁白的哈达,唱响了军民一家亲的优美曲子,烙下了一处处红色印迹。

红军泉

“红军泉”位于亚尔堂乡子木达村的半山腰处,南北为大山,东西为河谷地带。这里山高坡陡,吃水困难。当年红军到达这里时,泉被掩埋着,战士们因长途跋涉口渴难耐,一位小战士透过灌丛发现了渗漏的泉水,便高喊了一声:“那有泉水”!战士们蜂涌而上进行清理,一大汪甜水顿时呈现在眼前,战士们有的赶紧给担架上的战友舀水喝,有的干脆趴下牛饮,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脸上挂满了享受的惬意。其中一位战士享用后唱:“清澈的泉水清又清,润一润战士干渴的唇,清澈的泉水甜又甜,天大的事情也不难。”为了人们喝水方便,战士们用石板围砌,像眼帘一样保护着晶莹的泉源。这眼泉水也解决了当地群众的饮水问题。当地群众为了纪念红军,就将此泉命名为红军泉,至今仍保留着红军战士当时围砌的模样。现今在当地藏族乡亲们的心目中,红军泉俨然成了当年红军的象征。

据当地一些老人们回忆,当红军要离开时,藏族同胞依依不舍,为红军送上了装有红军泉水的牛皮水袋,还送上酥油、酸奶、牛羊肉等,红军也将一些军服送给了他们,其中一套目前陈列在班玛县红色旅游展览馆内。岁月飞逝,万物更新,但承载着军民情意的红军泉水依然在静静地流淌着,孜孜不息。

红军桥

“红军桥”位于灯塔乡班前村南面约50米处的玛柯河上,南为则日切村,北为玛柯河谷台地,东西为玛柯河原始森林生态旅游景区,森林南北长约30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面积约60平方公里。这里两岸高山耸立,其间溪水潺潺、小草茵茵、松柏森森。站在红军桥上,闭目静听,仿佛还能听到当年红军战士们矫健的步伐和嘹亮歌声。红军桥是一座吊索木板桥,长约50米,宽约2米,玛柯河流淌到这里,已经汇集了无数条溪流,汹涌的河水在河床巨石间激荡,发出隆隆轰响。天气晴朗时,不时有彩虹搭起。两岸杨柳青青,站在桥上拍照留影,有别样的意趣。桥边不远处有规模不小的吉德寺、班前寺,还有闻名藏区鳞次栉比的碉楼群景观。当年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翻越南面的崇山峻岭来到这里,军民和好后,驻军于寺庙碉楼,在桥上来往频繁,还要用骡马、牦牛转运粮秣,桥重压受损,红军进行了加固。红军离开后,藏族同胞为表达对红军的深切怀念,把它称为“红军桥”,并挂了许多哈达和经幡,作为一件神器保护起来。

红军哨所

“红军哨所”位于子木达村东、西山的嶙峋山崖上,哨所呈圆形,用石块简易垒砌,面积约9平方米,高出地面约1米,遗存东山两处、西山一处,是当时为防止驻扎于白玉寺的青海军阀马步芳的骑兵第一旅喇平福团的袭扰修建的。攀登哨所,要沿着隐秘的小道穿过松柏林和密密的灌丛,哨所前后左右有松树遮掩。站在哨所位置,透过树丛,北、东、西三条沟清晰可见,林地、河流、马道历历在目,随时可以发现异常情况。

登上“红军哨所”举目眺望,玛柯河大峡谷美景尽收眼底。遥想当年红军长征路过这里时,衣着单薄,腹内空空,是多么艰难。部队到达这里后,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给养得到补充,部队得到修整,元气有了一定的恢复。

哨兵执勤瞭哨,流星为您作伴,松林为您御寒,野果给您提神……人们在悠悠回望中,对今天太平盛世下幸福生活的无限珍惜之情油然而生。

红军标语

红军来班玛后用多种形式宣传,藏族群众第一次从红军的口里听到了“红军、共产党、革命、救国、民族、解放”这样一些很新鲜的词语。宣传队除了口头讲解以外,还印发了传单,书写了很多标语,子木达沟口凸兀岩崖上至今保留着“北上响应全国抗日反蒋斗争!安庆宣”的标语。标语长160cm,宽30cm。这幅标语历经八十多载的风雨侵蚀犹存,成为红军长征来班玛的见证,这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巨崖上的一棵参天柏树的遮风挡雨。

当年安庆分部宣传小分队来此,被面前凸出的平崖所吸引,崖高约4米,宽约2米,特别醒目。说它特别,是因为时值夏日,山沟内到处是一片春意盎然的绿色景象,绝少看到裸露平展的山崖。因此,认定这里是一块做革命宣传的好地方,于是搭起高高的支架,挥毫写下了这幅标语。

红军宿营地

班玛县尽力恢复红军长征在班玛的记忆,将红军驻宿过的地方命名为“红军宿营地”,经调查确定,宿营的村寨有:地格日则村、邦查村、安章村、科培玛子村等20多个村落;宿营的寺院有:吉德寺、吾扎寺、班前寺、白扎寺、阿什姜寺、隆格寺、白玉寺等。

吉德寺位于班玛县灯塔乡则合切村,始建于1632年,二层藏式碉楼建筑,旁边有三棵百年巨柏,信教群众视为“神树”,围石挂经幡保护。吉德寺不仅是全州唯一一座噶举派寺院,而且存留了红军在这里的印记。

红军抵达班玛后,军民关系逐渐融洽,吉德寺的活佛将神圣的经文堂、转经堂和僧侣宿舍腾出,请李先念、贺龙、王震、任弼时等红军高级将领入住、召开会议。现今,寺院仍保留了红军使用过的部分物品、住过的房屋等。据寺僧更知华回忆,一天夜里,因天冷,有几个警卫战士将寺里的“大嘛呢经卷”(一种布制的大藏经)披在身上。次日早上被部队首长发现后,狠狠批评教育了他们,还下令向寺院活佛道歉,并罚打扫卫生。一个小战士,处于好奇,摸了一下金佛,也挨了批评。这让在场的僧人们很受感动,说我们从来没见过这么军纪严明的军队,这样的队伍才是中国的希望。

红军墓

红军在两万五千里漫漫征途中,在几十万蒋军的围追堵截下,伤病员很多,进入班玛时,许多红军战士劳累过度、缺医少药,不幸牺牲的被战友们掩埋在山坡上。据当地更嘎老人回忆:不少红军将士罹难后,墓前聚集了很多人,脱帽默哀,还向天空鸣枪致意。

“红军墓”位于子木达沟口,2006年7月班玛县政府将散埋的红军灵骨迁移到这里,集中安葬在墓中。墓前竖碑,呈长方形,约36平方米,碑面贴红色琉璃瓦,中间镌刻有“红军墓”三个苍劲有力的行楷大字。

毗邻红军墓边还修建了一个汉藏建筑风格交融的“红军亭”,为两层对称式翘檐六角亭,下大上小,雕梁画栋,红瓦红柱,周边围着护栏,矗立在青山绿水边。

墓亭背依青山,面向河水。年年节假日,前来祭祀的人络绎不绝。

红色旅游展览馆

红色旅游展览馆,位于班玛县城区,于2005年7月1日正式建成,展览馆馆名由马万里同志题名。馆内收藏了红军当年来班玛地区所遗留下来的许多遗物,并以连环画的形式,反映当年红军经过班玛绒玉期间所发生的故事,使游人更加直观、全面地了解红军在班玛的足迹,是班玛红色旅游的一大看点。一进展馆,只见正面墙上铺展着两面红军当时来班玛时擎着的党旗(建馆时新做的),旗左边的镜框里是一些版画作品,有《宣传政策》《喜迎红军》《部队休整》《筹集粮草》《告别乡情》等;右边是关向应(当时为红二方面军副政委)、陈伯钧(当时为红六军军长)、张子意(当时为红六军政治部主任)来班玛时记下的日记,以及“红军战士何世安”、藏族见证人求保、更尕、白札等人的照片。展馆左墙壁上的镜框里镶着党政军领导来这里时留下的墨宝,有于永波上将的题词“红军精神,班玛永存”和周克玉上将的题词“红军精神永不忘,藏汉同心奔小康”。展馆右墙壁上的镜框里是当地党政领导的一些诗文,《红军精神激励我们永远向前》:看/是谁昂首走过茫茫雪山,风雨不动摇/又是谁挺胸踏遍沼泽草地,千年不倒/听/是谁倚着金沙江放声歌唱,豪气直冲云霄/又是谁望天长吟,沸腾了大渡河畔/是你,都是你/你的名字就叫作:长征/你征服了大地,你讴歌了坚强,你创造了奇迹/(班玛县委书记刘波);《忆班玛》:北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玛可河畔原林如苍海,抗寇反蒋庆胜利。/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革命火种播藏乡,民族团结花盛开。(班玛县长夏吾杰)地面上排着展柜,里面陈列着红军来班玛时留下的遗物,洗得发白的上衣、八角帽,上面红色的领章、帽徽十分鲜艳,红底的袖章上嵌着“红四方面军”的金色字样,以及黄帆布背包、水壶、锅碗瓢盆、子弹、弹夹、刀矛等实物。

红色旅游展览馆为班玛县旅游业增添了新的内容。2012年12月,这里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青海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4月,班玛县委宣传部会同旅游局,在红军沟景区举行“青海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挂牌仪式。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肩负家国情怀,不怕苦,不怕牺牲,不屈不挠,不犯群众秋毫利益的无私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今天举世瞩目的强大祖国令世界刮目相看,但不如意之处也不少,“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应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家国兴旺、万家灯火、炊烟袅袅是我们永远美好的憧憬。

求保的故事

在班玛县灯塔乡班前村,居住着一位年过八旬的藏族老人,他叫求保。

求保老人说,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班玛时,他刚出生不久,对红军在班玛的事迹没有记忆,全是从父亲索多口中听说的。父亲索多是一名老实憨厚的老牧民,目不识丁,成天手挥羊鞭,放牧在绒玉草原。据他父亲回忆,当年,红军来到班玛时正值盛夏之际,红军战士个个面色泛青,衣着单薄,但步伐不乱。起初对红军存有戒备心理,但亲眼目睹了红军严明的纪律和对群众秋毫无犯,当地群众渐渐让红军入住到自己家中,没过几天,就与红军同吃同住,为红军筹款筹粮。索多家也不例外,也请了一些红军入住。在与红军同住时,红军对索多一家非常友好,红军战士经常为他家上山砍柴,下山挑水,忙里偷闲中还给索多一家讲党的政策、北上抗日。在索多听来,那些语言犹如天书一样陌生,但很新鲜。红军战士看着索多似懂非懂的表情,决定给他教授汉字和汉语,以方便交流。在红军战士的悉心指导下,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索多认识了一些简单的汉字,会说几句简单的汉语,虽然不是很标准,但那些文字和语句是索多一生记得最清楚的。还说,在索多家暂住的红军战士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不与群众发生任何矛盾,完全尊重藏族同胞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自由,与藏族同胞和谐共处。

在索多向红军学习汉字、汉语时,红军也向索多学习了解当地的各种风俗习惯等等,索多教红军怎么拌糌粑?如何防缺氧?如何翻越班玛的雪山和穿越丛林等等。索多与红军建立了友谊。短短的20多天转瞬即逝,在红军离开班玛之际,红军一名军官将自己日夜背负的一口铜锅赠予索多作纪念,索多给红军献上洁白的哈达和干粮干肉等,并亲自为红军当向导,将红军送到了阿坝。

此后,索多时常怀念与红军相处的日子,经常拿出铜锅,对着铜锅比划几个汉字,说上几句汉语,将红军在班玛的故事讲给儿子求保等小辈听,并教育求保也要向红军战士学习,做红军那样坚强、善良的人。索多去世前,将那口铜锅视若珍宝,亲手传给儿子求保,千叮咛万嘱咐要好好保存,并要求世代相传。

时光荏苒,岁月过了几十个春秋,但求保家那口红军锅依然留存。虽有些破损,但锅底被求保擦等锃亮,上面的字依然清晰可见。中间是“白头偕老”四个双钩魏体字,右上篆有“淑芳女士 纪维先生 结婚纪念”,左下有“李镜瀛、胥妤毓、周毓斌合贺”。求保老人遗传了父亲索多直爽、憨厚的秉性,说起红军锅便如数家珍,决心要将其代代相传下去。

猜你喜欢

战士红军
半条红军被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红军不怕远征难
红军坳
做一个战士
绿茵小战士快乐友谊赛
鸡蛋战士
十送红军
螳螂战士(六)
国际主义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