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音乐
2016-05-14张洁君
张洁君
满族,原称满洲族,人口众多,是仅次于壮族,总人口排名第二的少数民族。它历史悠久,可追溯到西周时代,在明朝末期逐渐强大,并于1635年11月22日正式命名为满洲族。直至今日,满族人仍将11月22日视为自己民族的诞生日,称为“颁金节”。
族服饰满
满族男子善骑马,懂射箭,号称“马背上的民族”,因此,满族男子常穿马褂。在清朝时期,皇帝们都以赏赐臣子“黄马褂”为最高荣誉。衣服用色简单,以青、蓝、棕为主,鞋子为方便骑射,一般穿皮靴或棉布靴,并剃头留辫,常戴帽子,而且帽子有很多种,有礼帽、便帽之分。
满族女子常穿长至脚面的旗装,做工十分讲究,会在衣服上绣上各种图案,且会在袖口、领口、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满族女子并不裹脚,一般穿一种类似花盆底的绣花鞋,有点像现代的高跟鞋。这种鞋子的鞋底正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鞋面会绣上各种精美花色,使得满族女子走起路来显得端庄、高贵。
另外,满族女子服饰中的头饰也很有特色,统称为旗头,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多变化。例如电视剧《甄嬛传》中的旗头是满族早期的“二把头”,会将头发盘于脑后,整体造型较小且扁;《还珠格格》处于乾隆盛世时期,那时流行的旗头名为“架子头”,是将头发梳进一个长条花式发架上,为了美观,还会在发架上镶上各种珠宝、金钗等饰品;而到了晚清末期,就梳“大拉翅”,是由二把头发展而来的,可像帽子一样插上饰品戴在头上,但更为简洁与实用。据说慈禧中年后,就开始大量脱发,不能再盘头,爱美的她就发明了这种“大拉翅”,以弥补脱发的遗憾。
满族宗教信仰
一直以来,满族信仰萨满教,他们认为萨满师是通灵的一种存在,可以为族人传递未知世界的力量与知识,因此每当他们遇到灾难时,就会请来萨满师给予庇护,所以萨满师在满族的地位极高。比如,在《还珠格格》里,就有请萨满师跳萨满舞来为香妃娘娘化解灾难的片段。不同于汉族将乌鸦作为不吉利的象征,满族以乌鸦为神,还将它供为神鸟。另外,满族人对狗也有特殊感情,相传清朝始祖努尔哈赤落难时,狗曾救过他,因此满族忌吃狗肉,凡是狗皮做的东西都禁止使用的。
满族歌舞文化
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满族自然也不例外。由于历史原因,满族歌舞文化在大量吸取汉族文化后,逐步发展成为两个分支,一个是以满族文化为主的艺术体系,如自编自唱的八角鼓、历史悠久的萨满祭司歌舞;另一个是以满汉结合的音乐体系,如吸收京剧、京韵大鼓的东北大鼓,单鼓音乐等。
八角鼓 是满族人民日常极为喜欢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以敲击八角鼓而得名。早期,当满族人狩猎归来,或喜迎佳节,演奏者会用手指奏响八角鼓,摩擦镶嵌在鼓身周围的铜钹,再根据敲击的节奏及清脆的乐器声,说唱出有节奏的歌词,以表达欢快的心情。
萨满祭司歌舞 是满族人举行祭司大典时的一种歌舞文化。在整个过程中,萨满会穿着有兽牙、兽骨镶嵌的祭司礼服,系上腰铃,手执鼓,伴着神器声响翩翩起舞。它根据祈求的内容划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如祈神的《清神调》、去灾的《跳饽饽(bō)神调》等,充满了神秘色彩。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后来发展为满族舞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北大鼓 是在东北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音乐。最初,它是由北京传入东北,后经过满族人的改编,最终形成如今的表演形式。在表演中,表演者一人敲鼓、打快板,另一人拉三弦伴奏,将小说、戏曲的精彩片段说唱出来,其中,《三国演义》《西游记》改编最多。
单鼓音乐 同八角鼓一样,是以所奏乐器得名。单鼓,形状与八角鼓一般,但比它大许多,鼓面很薄,鼓身四周也有铁制的鼓环,还有鼓柄,并配备了一条又长又粗的鼓鞭。单鼓音乐,是一种通过敲击的鼓声与摩擦的钹声为舞蹈伴奏的歌舞形式。它深受满族女子喜爱。
满族特色乐器
由于满族歌舞文化的蓬勃发展,涌现出许多极具民族特色的乐器。比如,萨满祭司歌舞中不可或缺的腰铃、哈马刀等。
腰铃 又称萨满铃、摇铃,是将一种铜制的锥形铃铛用铁圆环拴在腰带上,当舞者舞动起来,铃铛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摇铃一般长17~20厘米,直径2.5~3厘米,20~40枚成一串,系在腰带上,以彼此的间距来影响铃铛的发音。
哈尔马力 又叫响刀、萨满刀, 金属或木制,在它的刀背或刀柄的孔内串有若干金属小环,舞动时会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在萨满歌舞中是驱魔逐妖的“武器”。但现在,它已失去音乐上的价值,只在萨满歌舞中充当一种表演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