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真、简单的艺术大师
2016-05-14大爱无痕
大爱无痕
傅聪,7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5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3名和“玛祖卡”最优奖。1959年开始,为了艺术背井离乡,此后在五大洲学习、巡演,只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最终名扬海内外。他虽然不是专业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但创造了一个奇迹。这一切,都得益于他对音乐的那份执着和率真的性情。
为艺术“父子反目”
为了让傅聪能够获得更多的音乐营养,1951年夏,傅雷让傅聪再次拜苏联籍钢琴家勃隆斯丹夫人为师。
在老师的指引下,渐渐地,傅聪对音乐的理解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然而傅雷对音乐也有自己的坚持,为此,父子俩发生了“战争”。
那是1953年正月的一天,父子俩在一起谈论音乐,当聊到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时,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傅雷觉得,当时国外音乐界一般都认同第9首《“克勒策”奏鸣曲》最为重要。可傅聪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第10小提琴奏鸣曲》最重要。就这样,为了艺术,父子俩吵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肯服输。父亲勃然大怒,倔强的傅聪毅然离家出走。傅聪的母亲找不到儿子,十分着急,连夜四处寻找,终于在友人陈伯庚的家中找到了傅聪,可傅聪却不肯随母亲回家。有意思的是,第二天一早,母亲再次来见傅聪,并捎来他父亲的话:“你不在家里住,可以,生活费我也可以给你。不过,你在伯伯家,照样要练琴,一点都不能放松!”
不同于一般孩子,热爱音乐的傅聪,尽管这时没有父亲的监督,依旧没有放松练琴,一边弹琴一边唱自己想出来的曲子。
虽然最终父子言归于好,但这种为了艺术的“反目成仇”,随着傅聪的成长,仍然会发生。这是因为父子俩都抱着对艺术认真的态度,才会上演这一幕“冲动的惩罚”。
让对手落泪
1953年,第4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在罗马尼亚举行。经过国内层层选拔,并没有上过专业音乐学院的傅聪以优异的成绩,作为唯一的中国选手参加了此次钢琴比赛,斩获了三等奖。当时他演奏的是斯克里亚宾的《前奏曲》,他通过用情至深的演奏,对乐曲的深度理解,将苏联选手感动得潸(shān)然泪下。
傅聪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他平日的刻苦训练是分不开的。他弹琴时,常常“深陷其中”,忘记周围的一切。每一次弹琴,他都当作是上台演奏一样地认真对待。有时,太过于认真,其实对健康损害很大,可他很难改掉这一“毛病”。为此,父母也常常无可奈何。
1955年3月,第5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在华沙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74名选手齐聚波兰首都。傅聪又是唯一的中国选手,也是音乐资历最为浅薄的一位选手,经过3轮的紧张角逐,他获得第3名,还获得“玛祖卡”演奏最优奖。
当时,世界震惊了,因为这是东方人首次在肖邦比赛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傅聪也迅速成为那届比赛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
曾让撒切尔夫人在琴边守候
成名之后,傅聪依旧保持着一名普通琴师的习惯,每天坚持7、8个小时的练琴时间,从未更改过。
有一次,在傅聪回国演出期间,演出地的官员特别想见他,希望让正在练琴的傅聪到贵宾休息室相见。
傅聪的经纪人刘燕解释道,当年,撒切尔夫人想见傅聪,都没有打扰他练琴,而是尊重艺术家,静静地在琴房边等了一个小时,直到傅聪练完琴,才上前表达自己对他的喜爱之情。当地的官员听闻,纷纷地打消了会面的念头。
傅聪就是这么一位简单到极致,率真到极致,对音乐无限尊重的艺术家。当他和钢琴进行交流时,谁也不能打扰,当然,谁都会尊重他对琴的这种“深情”。
演出前紧张得像小孩
直至今天,80多岁的傅聪依旧保持着每天练琴的良好习惯,雷打不动,尤其是演出前的一两天,更是高达10多个小时。
像他这样享誉国际的著名艺术家,按说能轻松自如地应对演出活动,可他总是会在演出前十分紧张,有时候竟然像个孩子一样。
其实,这种紧张,是傅聪对音乐的敬畏感,永远把每一次演出当作第一次演出,对音乐极其认真,以至于神经都会“紧绷”。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谦虚谨慎的人生态度和艺术态度。
除此之外,他的率真还表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近似格言的《傅雷家书》,他却很少读。他说:“《傅雷家书》在我心里头,我何必一定要去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