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属植物在广州市园林应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6-05-14崔卓梦
崔卓梦
摘 要 桑科(Moraceae)榕属(Ficus)植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应用历史,特别是在我国南方,被广泛地栽植并应用于园林绿化建设,可以说是最普遍的一类绿化树种。然而,正是因为榕树的普遍性和传统性,往往使人忽视其生物特性而盲目扩大种植,榕属植物在绿化应用中的问题和矛盾也逐渐突显出来。通过对广州市常用榕属植物——小叶榕、黄葛榕、高山榕的应用情况调查,发现其在绿化配置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榕属植物;园林应用;问题;对策;广东省广州市
中图分类号:S7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02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越来越渴望亲近自然,返璞归真,城市绿化在城市建设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岭南园林常以热带、亚热带植物来表现其热烈的南国情调。桑科榕属中的高大乔木是岭南园林植物造景的基调树种[1,2]。这些树种通常树形高大,树冠阔展,枝繁叶茂,遮阴效果明显,是城市园林绿化及工厂绿化优良遮阴树、行道树和风景树[3]。在广州市,常见其作为行道树和园景树栽植于道路旁、公共绿地、建筑绿地等。树阴既为人们带来了清凉,也带来了烦恼。由于盲目追求景观效果和传统文化,忽视了榕树本身的生物特性,使榕属植物在绿化应用中的问题和矛盾也逐渐突显出来。
1 调查方法
通过查阅榕属植物园林应用的相关文献,并搜集近年来有关榕树问题的新闻报道,了解榕属植物在广州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选取了华南农业大学校园、沙太路进行实地踏查,对比观察榕树在绿化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2 广州市榕属植物应用现状
榕树是桑科榕属植物统称[4],榕树品种较多,有乔木、灌木、攀援灌木、绞杀、附生和木质藤本等所有的木本植物生活型[5]。根据高中旺[5]等对广州市区主干道行道树的调查,小叶榕、黄葛榕和高山榕等是广州园林绿化最常用的榕属植物。
2.1 小叶榕(Ficusmicrocarpa)
小叶榕也叫细叶榕、正榕,常绿乔木,高15~25 m。树皮灰褐色,幼枝具托叶环痕;有乳汁。气根发达,细长悬垂,或形成大根攀附其干或直入土中成为支柱根,为我国热带、亚热带常见栽培的优良乡土树种。其生势强健,根系发达,具有萌芽力强、耐修剪、寿命长等特点,在园林绿化中应用广泛。小叶榕是广州市应用最为丰富的乡土树种,在公共绿地、专用绿地、街道绿地中广泛作为行道树、庭阴树、园景树应用。常用配植方式为列植、片植和孤植。
2.2 黄葛榕(Ficuslacor)
黄葛榕又名大叶榕、黄葛树。原产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喜光、耐旱、耐瘠薄,有气生根,适应能力特别强,且树形高大、冠幅伸展广阔。园林应用中,适宜栽植于公园湖畔、草坪、河岸边、风景区,提供人们游憩、纳凉的场所,也常用作行道树。在广州温暖湿润的气候下生长旺盛,常被用作行道树和园景树栽植于街道、居住区、公共绿地如公园草坪上。
2.3 高山榕(Ficusaltissima)
高山榕别名鸡榕,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 m。分布广泛。阳性,喜高温多湿环境,也耐旱瘠,萌生力强,生长快,寿命长。干粗枝密,冠宽浓阴,树姿壮美,遮阴效果好。乳汁丰富。且根系发达,具板根、气生根及支柱根。果熟时枝上缀满点点黄色,亦很美观,为优良的乡土树种。广州市常用作行道树和庭阴风景树,招鸟树种,又为紫胶虫寄主树。在公共绿地上可片植成林,风景独特。
3 在园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树冠遮挡建筑
榕树的冠幅妨碍建筑安全是在现实中并不鲜见。榕树是一种速生、宽冠的树种,由于人们对榕树的速生性和宽冠幅的特点认识不足,在栽植苗木时距离建筑较近,致使榕树枝干常常与建筑发生抵碰,甚至堵门堵窗(见图1、图2),既影响建筑采光又破坏树体健康,甚至为盗贼行窃提供便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6]。这种现象已经在广州市一些高密度老城区特别突出(管东升等,1998)。以致不得不采取移除、截干等措施,耗费人力物力,对树木自身也有损害。
3.2 板根破坏路面
榕属植物多为浅根性树种,普遍具有气生根、支柱根和板根等变态根。板根亦称“板状根”,从树干基部生出,斜向入土,形状像木板,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但在城市绿化中,穿透力强的板根常对路面、墙基造成损坏,甚至堵塞下水道。板根现象在小叶榕、黄葛榕和高山榕中皆有存在,高山榕和黄葛榕尤其明显。珠海特区报[7]和深圳商报[8]都曾有过榕树板根破坏路面和建筑的报道。
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广州多处道路都有明显的板根破坏路面现象。如长福路两侧黄葛榕板根对路面的破坏(见图3)。对比南方大道两旁的黄葛榕,采用了树带式种植,则很好地避免了这样的问题(见图4)。
3.3 枝条过低妨碍交通
榕树枝干妨碍交通的问题突出,以广州市为例,榕树定干高度普遍较低,多在3 m以下,一些老树甚至不到2m;加之榕树的分枝角度较大,致使下层的枝条容易遮挡交通视线,甚至影响行车安全[9]。高大货车和大型公交车刮伤枝杈的事情时有发生(见图5)。对于这种情况,绿化管护部门常用的措施是截枝修剪(见图6),但截枝会留下大面积难以愈合的创面,这些创口暴露在空气中,易受到担子菌纲真菌的感染,或者被蛀虫侵蚀,日积月累形成树洞,使榕属的抗风性大大降低,发生风害的风险变高。
4 解决对策
4.1 留足枝干生长空间
高大的乔木类榕属生长快,冠福大,种植时要考虑榕属植物的生长发展空间和生长快慢,注意植株与建筑物的间距。在道路、人行道与建筑物距离较小的街道不宜选用小叶榕、大叶榕、高山榕等高大乔木,可以选择柳叶榕、黄金榕、垂叶榕等中小型乔木或灌木,以避免植物冠幅影响建筑物通风采光等[10]。
4.2 适度增加树池大小
行道树栽植技术规范(试行)规定树穴尺寸长×宽×高不得小于1m×1m×1m[11]。实际调查中发现,在榕属板根拱起严重的路面,树池的大小多为80 cm×80 cm,甚至更小,不符合规定,阻碍了根系的生长。因此,榕树树池的大小必须要按照规定铺设,甚至在路面宽度允许的情况下适度增加。为榕树根系预留必要的生存空间。
4.3 采用树带式种植榕属乔木
采用树带式种植的榕树,根系可沿着与道路平行的方向自由伸展,因而减少了路面垂直方向限制压力,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根系对道路的破坏。因此,建议在条件允许的道路旁采用树带式种植,也可用于分车绿带的配置,即遮阴又护路。
王年荣[12]也曾提出,在交通、人流不大的路段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不加铺装的种植带,一般宽不小于1.5 m,植一行大乔木和树篱,如果宽度适宜则可分别植两行或多行乔木与树篱,树下铺设草皮,留出铺装过道,以便人流或汽车停站。
4.4 提高定干高度,远离行车道栽植
城市绿化所用榕属类植物在培育时,提高定干高度,或在栽植时,适当远离车行道种植,都可增加枝条离路面的距离;同时,应及时修剪枯枝和下垂枝,方便车辆通行。此外,要避免在复杂路(地)段如交叉口和弯道转角处栽植乔木型榕树,以保障视线的通透性,提高行车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韦丽媛.榕树家族一一南方城市生态园林中的姣姣者[J].国土绿化,2003(2):39.
[2]吴大荣,瞿燕.浅谈岭南园林植物特色[J].中国园林,2003(7):70-75.
[3]黄月明.榕树在园林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0(6):212-214.
[4]陈佐忠,刘金.城市绿化植物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5-58.
[5]陈定如,王缺.榕树与黄葛榕[J].广东园林,2007(1):80.
[6]高忠旺.广州市区部分主干道园林植物现状调查与分析[J].广东园林,2010,3(5):44-48.
[7]蔡芳.榕树这把“伞”还能撑多久[N].珠海特区报,2006-06-15(005).
[8]陈琳.榕树不是“坏家伙”重在修剪和管理[N].深圳商报2006-06-03(A01).
[9] 潘文昭.榕树须的妙用[J].农村新技术,2005(6).
[10]江尊钦.桑科榕属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11]行道树栽植技术规程.DB33/T1009.5[S].2001
[12]王年荣.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探讨[J].山西科技,2005(5):70-71.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