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林业病虫害特征分析和调查研究

2016-05-14杨保玉

绿色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调查分析青海特征

杨保玉

摘要:指出了森林病虫害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病虫害不仅仅破坏林地与生态环境,同时也会直接或间接造成我国的经济损失,熟悉掌握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特征,并在森林病虫害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加强有关方面的预防控制是下一步林业工作的重点。对我国青海省林业病虫害的发生特征进行了现状调查分析,对调查的结果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对策,以期为青海省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病虫害;青海;特征;调查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5-0121-02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日新月异,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青海自然条件严酷,经济落后,珍贵而稀少的森林资源虽使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整体生态恶化的趋势并未扭转。近年森林病虫害在青海泛滥成灾,不仅对青海森林资源构成了极大威胁,而且还造成了新的生态危机。对于青海省来说,近些年青海地区林业发展迅速,人工林地面积不断增长,但与此同时,青海林业病虫害问题也较为严重,病虫害种类和数量也在明显上升,对青海省的森林资源和生态保护都造成了不小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控制,对青海林业病虫害的特征进行分析和调查研究,并挖掘产生问题的根源,找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是非常必要和关键的。

2 青海林业病虫害的特征分析

为了了解当前青海林业病虫害的发生特征,笔者对现状的调查研究主要从线上与线下两个方面进行,线上主要针对青海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历史过程、治理政策等进行相关基础资料的收集,线下则主要通过现场调研与访谈的方式,掌握病虫害所形成的社会影响与环境制约。

2.1 病虫害范围大

青海林业病虫害的发生数量在最近几年明显增加,这直接导致了病虫害数量和规模的显著扩大,范围也在持续扩大。而对于病虫害的治理尚且准备不足,相关的手段措施都还比较传统和死板,因此要从根本上防治病虫害问题具有很大的难度。再者,青海病虫害的范围大主要体现在区域性特征明显,虫害的受灾面积比较宽泛,密度不均匀,有些地方非常严重,不同区域的病虫害严重和危害程度也各不相同,例如青海黄南州泽库县以每年接近7000 hm2的速率增加,而在2011年仅北山林区桦三节叶蜂成灾的面积就达到了3/4,而近些年由于气候的不正常,高温高湿等也促成了虫害数量的增加。

2.2 病虫害种类多

青海近几年成灾种类的病虫害数量不断增多,据资料调查显示当前成灾类病虫害数量在青海范围内从80年代初的几十种上升到了1300多种,其中具有较大危害,发生频率大的虫害种类有60多种。据当地人反应有部分病虫害是从外地引入青海内,有些则是在青海病虫害发展史上从没发生,是近一二年才发现的,其中比较严重的有杨扇舟蛾、天牛、桦尺蠖等,这些种类的危害较为严重,对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都有不小的损失。对于没发生的虫害种类,在相关的资料上也没有很详细的介绍与说明,这使得青海林业病虫害的治理具有非常大的难度。我们专门对同仁县和尖扎县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同仁县虫害达到31种,病害11种,鼠害3种,病虫害种类总量为45种;尖扎县虫害为27种,病害8种,鼠害3种,总量39种。结果显示虫害是病虫害最主要的害种,也是治理最难的。

2.3 病虫害频率快

青海林业病虫害除了种类多外,病虫害的发生频率也比较高。尤其近些年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成灾严重的周期间隔较短,有些虫害甚至年年都要发生2~3次。另外由于树龄的增长,病虫害的发生频率也会显著加快,需要依靠足够的技术、方法和人力资源才可以顺利去除。另一方面,个别种类的病虫害具有较强的顽固性与再生性,要不很难去除要不去除之后由于天气等因素还会爆发式增长,且成片蔓延,扩散速度与成灾频率特征非常明显。

3 青海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原因

对青海林业病虫害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基础上,我们掌握了青海林业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传播模式,我们总结了相关的原因:

3.1 预防与控制基础工作薄弱

基础工作不扎实是虫害规模式增加的原因之一,虫害的监测与预报机制不健全,紧急处理办法也没出台,当虫害发生时,基础准备工作都很难跟进,对治理的指导和方向没有统一的意见与结论,有些区域对于病虫害的认识不够,对基础防制措施工作跟进的不及时。由于没有投入更多的经费与技术,监测、预防、控制、传播源阻断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基础工作的不扎实也是虫害发生的始作俑者。

3.2 治理手段与方式较落后

对于数量低、规模小的虫害可以采用一些人为办法进行有效控制,但是针对爆发式和扩张式的虫害显然手段落后,不科学,治理效率也不高。针对新时期虫害规模范围大、种类多与频率高的特点,改善和创新治理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可以考虑借助于化学手段、生物防治或者科技手段,这样既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可以合理控制病虫害。

3.3 林业部门协调能力薄弱

对虫害的治理需要林业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与组织管理能力,生产环节如果脱节,光开垦不治理,只谈引导治理不谈具体措施,在造林规划的过程中缺乏对虫害影响问题的考虑以至于虫害发生时纠偏很难,这些都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此外相关虫害检疫部门工作不当,缺乏对虫害的检验检疫监管机制,缺乏平衡的检查和中断站,也导致了虫害传播的迅速。

4 青海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林业病虫害防治是青海可持续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有效的治理可以促进青海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对以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调查研究的结果,提出以下改善青海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4.1 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

稳固和提升病虫害基础防治措施建设是阻止和切断病虫害污染的第一步,也是做好以后青海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基础。为此青海政府和林业相关部门可以投入适当的资金与技术,为基础设置建设创造必要的条件,建立健全的虫害监测与预防机制,出台不同响应层次与级别的治理办法,相关部门要做好对病虫害防治的正确引导。在成灾较为严重的区域要建立足够数量的监测和防治站,尽量做到区域性防治基础设置的平衡。当出现突发性虫害时不至于忙乱阵脚,努力形成监测—预防—治理—阻断四位一体的防治模式。

4.2 改变传统防治手段,创新防治新举措

传统的防治手段是在当时经济与社会条件下的思路,新时期青海病虫害有一些以往不具备的特点,如指数式增长、区域范围大、增长频率快,针对这样的特征,防治手段也要与时俱进,在不违背自然规律、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尽量采取一些科学的防治手段,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手段。

4.3 提升林业部门对病虫害的组织协调能力

在病虫害发生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涉及到林业部门的参与,林业部门如何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价值,最为关键的是要有正确、高效的解决方案,这离不开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林业部门之间要有对针对林业病虫害不同防治工作专门的机构和责任人在负责和监督管理。不同职能机构负责对防治不同层面的监管,造林规划部门要具有前瞻性眼光,科学考虑虫害问题对林业资源的影响,引导部门要从宏观的层面上要让民众与官员有病虫害防治的意识,检验检疫部门要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一切防患于未然,海关、森林检查与商业检查部门要建立协同的作战机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有问题及时治理,不留后患,及时切断传播源,在治理过程中贯彻执行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参考文献:

[1]马正霞.浅谈青海乐都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制约因素[J].安徽农学通报,2007(3).

[2]吕 嘉.海海西州枸杞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J].北京农业,2011(9).

[3]孙德福.青海的森林病虫害防治[J].中国林业,2002(1).

[4]于静波.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及其建议[J].农技服务,2015(12).

[5]赵艳萍.如何有效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J].现代园艺,2016(1).

[6]刘文新.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J].现代园艺,2015(22).

[7]刘志红.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谈青海的森林病虫害防治[J].中国林业,2009(15).

猜你喜欢

调查分析青海特征
全民阅读擦亮“书香青海”品牌
国家公园省 大美青海情
大美青海
图解:如何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青海这样做!
抓特征解方程组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