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析中国式英语的成因

2016-05-14殷铭

校园英语·中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国式语言学母语

殷铭

【摘要】英语和汉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存在着较大差别。受到自身英语水平和母语习惯的严重影响,我国不少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想当然地“创造”和使用中国式英语。笔者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提出了中国式英语的形成原因,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中国式英语 社会语言学

前言

“中国式英语”指的是中国人使用不符合英语语言规则和要求的、混合型的英语,它带有强烈的“汉语特色”。这种语言特色是必然的,但肯定是暂时性的语言现象。通常情况下,其使用者采取中文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以英语为媒介进行沟通和交流。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领域一个分支学科,它重点研究社会因素对语言结构造成的影响,社会性因素对语言地位以及功能的制约作用,语言因素如何影响社会因素等。笔者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中国式英语形成的多种原因。

一、语言能力的制约造成中国式英语

当前不少老师能够用流利的英语口语进行授课,且语言表达比较规范,可以顺畅地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然而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碰到英语词汇空缺(汉语中有这些词汇,但是英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汇)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为“中国式英语”的形成提供了条件。比如教师在布置了写作任务后,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短文来找到不会的单词。然后:You can finish the exercises after class,and you can also use... how to say...“Kuaiyidian” to help you in the writing.此处,“快易典”运用了音译方式,然而这属于非常典型的“中国式英语”,老师当时不能找到与其相对应的英语词来表达或者讲述业已形成的想法和要求。所以,这一点不但表明了老师自身的语言能力不够强,缺乏足够的英语词汇或者适当的表达方式来形容自己的想法,从而造成了典型的“中国式英语”。其中,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是“how to say”,也是广大教师普遍接受和采用的“中国式英语”。此外,比如湖南卫视有一档著名的节目“天天向上”,在宣传过程中采取了“Day Day Up”的表达方式。以至于不少观看该节目的学生在写作和口语表达时出现了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的错误表达方式。

二、文化差异导致中国式英语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特殊产物,为了学好一门英语,应该掌握英语语言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文化。但是,从我国当前的英语教学来看,不能真正地重视文化方面的学习,仅仅是让学生记忆单词的含义和用法、语法知识的具体运用,不太注重英语国家的文化教学。由于西方、东方存在着风俗习惯、地域、气候以及宗教信仰等诸多领域的差别和差异。比如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视集体主义教育,做成任何事情都不只是某一个人的贡献或者功劳,很清楚团结就是力量的真正含义。但是从西方国家来看,更为关注和强调个人主义,注重实现个体的价值。再比如,例句“I make it”的本来含义是我成功地做了这件事,然而我国绝大部分英语使用者都觉得是“我做了它”,翻译之后的汉语和英文的本来含义出现了完全脱离的状况。此外,例句“Just do it”是通常能够看到的一句广告词,然而绝大多数都不清楚这句话的本来含义,觉得是“仅仅去做它”的意思。但是从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来讲,指的是人们不能有太多的顾虑,尽管去做你喜欢做的那些事好了。从此处能够看出来,因为文化因素造成了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这些差别也促成了汉语以及英语这两种语言的内部系统、形式等多个方面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别。

三、学习方法问题导致中国式英语

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对,也会使他们“创造”中国式英语,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能正确地理解语法规则,只能采取生搬硬套的学习方法。再加上我国主要运用翻译教学法开展英语教学,学生更多地是在学习英语语法知识,英语知识和口语技能严重脱节。但是脱离了使用英语的真实环境,如此以来陷入了“盲人摸象”的地步。在学习相关词组、单词以及固定表达方式的过程中,都必须和汉语结合起来。学生仅仅掌握了单词的含义意思和拼写,但是却无法准确地利用这些词汇。长此以往,学生慢慢地形成了机械对应的英语学习方式和不良习惯,使他们无法考虑具体的时间、场合、场景和特定的语言环境,合理地遣词造句,选用正确的句型和表达方式。与此同时,因为学生不具备较强的英文表达水平,但是为了表达丰富多彩的想法和内容,就只能采取汉语的表达习惯,逐字逐句地将这些内容翻译为对应的英语内容,这样以来,形成错误频出的中国式英语,比如将“表哥”或者“表弟”翻译成watch-brother,却不知道正确的表达方式是cousin。

四、语言负迁移造成中国式英语

著名语言学家Odlin认为,语言迁移属于跨语言方面的内容,指的是来自于将英语当作目标语学习者以及母语习得者之间尚未习得和已习得的目标语之间的差别和共同点。也就是说,目标语学习者可能会将母语所具备的语言特征无条件地运用于需要构建的目标语言系统内。假如目标语和母语间存在着相似的或者相同的语言特征,那么母语就会对目标语会形成正迁移,能够使学习者有效地习得目标语,反之会出现负迁移,影响学习者习得目标语。对比汉英可以看出来,前者、后者分别属于汉藏语系及印欧语系,所以二者在词法、语音、语用、句法以及语义等多个方面的差异较大。我国学生的母语是汉语,掌握了汉语言的句法、词法、语音系统,会将汉语的语用、语法规则迁移到英语学习和应用中,从而产生了“中国式英语”。

参考文献:

[1]李燕.基于社会语言学论中国式英语的特征[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7).

[2]李霞.社会语言学理论下的英语学习[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猜你喜欢

中国式语言学母语
中国式民主
母语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母语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式失败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社会语言学名词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修辞学”——从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兼容、互补看认知修辞学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