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下水作文做好写作示范

2016-05-14李真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5期
关键词:沈先生女同学作文

最近,读了汪曾祺谈他在西南联大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不少文章,领略了不少沈先生引导进行写作教学的艺术。汪曾祺在《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中这样介绍沈从文先生:

《边城》这篇东西是他新婚之后写的,那时他住在达子营。巴金住在他那里。他们每天写,巴老在屋里写,沈先生搬个小桌子,在院子里树荫下写。巴老写了一个长篇,沈先生写了《边城》。他称他的小说为“习作”,并不完全是谦虚。有些小说是为了教创作课给学生示范而写的,因此实验了各种方法。

这段文字给我们不少启示。作为教师就应该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要经常实验,沈先生就是一个范例。“给学生示范而写”,其根本的出发点是学生,是为了给学生做示范,其目的是让学生会写。再者也是锻炼自己的文笔,锤炼自己的语言,甚至逼迫自己“实验各种方法”,尝试新的创作形式。

我从中受到启发,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努力尝试“给学生示范而写”,经常会收到意外的效果。记得有一次训练学生进行细节描写,一上课,我先播放了一段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用细节表现母爱的视频,瞬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有感,自然要发,当视频停止的时候,写作已成为学生的需要。我的要求是让学生写出视频中感人至深的画面。但是,一经展示,发现学生的写作,多数停留在侧重于抒写自身的感受或进行流水帐似的情节复述,缺少必要的细节描写。例如有学生写到:“那个母亲很难过,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可是她两个都不舍得。她一再请求救援人员两个都救,可是救援人员也没有办法。世界上有哪一个妈妈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呀!灾难是残酷的,母爱是伟大的,那个母亲确实爱她的孩子。”这是我在上课之前已经预料到的问题。于是,我告诉学生,当他们在看视频的时候,我在仔细地看他们;他们在写视频中的场面时,我在写他们看视频的场面。接着,我大声地读出我的当堂作文,与大家分享:

画面中出现了一个被压在石板底下的孩子,同学们立刻安静下来。所有的同学都盯住了大屏幕,一脸的惊异与震撼,像是心猛地被什么东西抓住了。当孩子发出“我胳膊疼,我不想呆在这里,我想出去,妈妈”无助哀求时,同学们都一脸凝重,有不少同学眼泪在眼里转,有的用手指揉揉鼻子,有的偷偷地扫一眼附近的同学,不敢正视别人的眼睛。救援人员听起来有些滑稽的唐山话,使得一部分同学轻舒了一口气,表情也变得比较平静。当画面中的母亲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最终用越来越低的、颤抖的声音说出“救弟弟”三个字时,一部分女同学眉毛猛地向上挑起,嘴巴张开,随即眉头紧皱,脸上现出不解、出乎意料甚至怨恨的表情,个别女同学还重重地将笔扔在桌子上。更多的男同学表现出无动于衷。轰地一声,紧接着画面是短暂的黑暗,一双双眼睛死死地盯住画面,脸上写满了担心与期待。当那位母亲顾不上奄奄一息的儿子,忘情地抱着死去的女儿,反复哭诉“妈妈对不起你”时,所有同学的眉头再一次紧锁,许多女同学,包括刚才现出怨恨表情的女同学,眼圈都红红的,强忍着眼泪不流出来。画面静止了,不少同学轻轻地闭上了眼睛。

我的朗读结束时,让学生自由评价老师的作文。在七嘴八舌地品评过后,学生重新对刚才的画面进行描写,结果,写作水平明显提高。有学生写到:

母亲抱着刚刚挖出来的女儿血肉模糊的尸体,踉踉跄跄机械地向前走,脸上现出痛不欲生的神情,颤抖的声音,反复哭诉:妈妈对不起你呀!妈妈对不起你呀!当救援人员带着哭腔反复提醒她,儿子若再不赶快送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时,她的左手臂整个地将女儿环抱在自己的胸前,右手来回抚摸着女儿的后背与头发,低下头,满是泪水的脸紧贴着女儿的脸,一直在哭诉:妈妈对不起你呀,妈妈对不起你呀!(学生读完已是泪流满面)

以上这节课的一个探索是教师下水试写。这节课的训练重点是场面与细节描写。老师在学生写视频中的画面时,快速将学生看视频的场面诉诸文字,放到这节课的中间,大声读出来。这样的示范引导,是贴近学生的,是鲜活的,是学生真正能够耳濡目染的,是最直接的,最有影响力的。教师在预设这一环节时,也深入思考如何进行场面与细节描写,这就加强了教学过程中指导的针对性。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学习观察,学习描摩,学习客观的表达。

“课堂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教学不可能不预设,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才能设计出一堂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课。学生学习写作是一个由不会到会、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这个过程。

李真,教师,现居山东枣庄。

猜你喜欢

沈先生女同学作文
你好,我是你老公的女同学
拆错房子
会飞的沈先生
不说同学的坏话
不说同学的坏话
积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