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语文课上问起来
2016-05-14钱卫峰
如今的中学语文课堂中能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老师们运用幻灯片,将人工提问变成机器提问,课堂的提问量大,提问速度快,成了典型的“满堂问”。
在这种“满堂问”式的课堂上,课堂提问成为教师的特权,而学生却提不出任何自己的问题,学生缺少主动、深度思考,课堂了无生机。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丧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热情,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那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在语文课上问起来?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策略。
一、让学生敢问
1.多一些爱心,鼓励学生提问。一堂课题为《木兰诗》的公开课中,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难道花木兰不洗脚吗?”尽管问题引起哄堂大笑,但老师却表现出了对孩子足够的尊重:“你为什么能想出这样一个问题?”学生说:“古代中国妇女都要裹小脚,木兰洗脚时不就露馅了吗?”老师说:“对呀,问得有理。可是……那时候中国妇女就开始裹小脚了吗?妇女裹小脚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老师也不知道答案,于是建议大家回去查资料。学生有时确实会提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看似好笑,却能引发深层思考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多一些爱心和宽容。爱心产生尊重,尊重源自爱心,你给了学生足够的尊重,学生才可能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2.多一些“狠心”,逼着学生提问。长期被动学习的学生往往是提不出问题的,或者说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的“逼”。有时让学生提问,学生很不习惯,也不愿发言。这就需要告诉告诉学生:“一般不懂的地方才需要学,而不懂的地方就叫问题,既然你们没问题,可见就懂了,我也就没必要讲了!”这种“你不问,我就不讲”的“威胁”,让学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课堂学习的第一步并不是老师“讲”,而是自己“问”。经过这样一逼,学生就能逐步提出一些问题,而且问题还会越来越多。
3.多一些“疑心”,推动学生提问。作为老师,应该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真理,更不能垄断真理。一位老师在总结一只鸟奋不顾身保护自己的雏鸟的故事时说:“它体现了伟大的母爱。”一学生当时就质疑:“何以见得这只鸟是母的?”经商议他们把“母爱”改为“亲情”。学生敢于质疑老师给定的答案是好事,老师要给予鼓励,让学生在你的引领之下,多质疑,多发问,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让学生善问
中学生由于知识程度、视野广度、思维深度等所限,起初对教材的把握和领会会有局限,所提出的问题会显得浅表。教师要有一定的耐心,要积极地充当引领者,采用恰当的方法,让学生渐渐地体会到提出一个有质量的问题就是一种成功与超越。
1.给足研读时间。评价一堂语文课有没有“语文味”,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有没有紧扣住文本,有没有让学生深入文本,这也是语文的独特性决定的。学生没有对文本的深入阅读,细细品味,他们的问题从哪里来?哪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呢?所以我们的语文老师一定要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品读文本,这是让学生提出有质量问题的前提。
2.引领思考方向。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初始阶段,指向往往是乱的,没有多少头绪,这其实也影响了他们提出问题的质量。各种类型的课文由于文体、内容、主题的差异,也会有不同的解读方法。针对学生差异和文本差异,我们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思考模型,比如拿到一篇课文可以指导学生先发出“四问”: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这样学生就会很快地寻找到解读文本的切入点,轻易地捕捉到有质量的问题。
3.创设讨论情境。有时学生不愿意提问题,不善于提问题,跟我们教师不能创设情境、搭建平台有很大的关系。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讨论小组,采取小组合作模式,为学生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创设有利的情境,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会越来越敢于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思考。
4.引发多元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观照和理解同样的字词句章,从而培养他们的多元思维能力。如教《爱莲说》,可引导学生多角度评析课文,自由发表与作者不同的看法。有学生赞美“藕”,埋头污泥中默默支撑着莲花,是无名英雄;有学生批判“莲花”高高在上,孤芳自赏,忘了自己的根;更有学生赞美“污泥”,提供肥料,养活莲花,遭人误解,却毫无怨言。这样多角度的评析,能引发学生提出更高质量的问题。
钱卫峰,教师,现居江苏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