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俄边境地区产业对接发展研究

2016-05-14王亚楠李红星

学理论·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边境地区

王亚楠 李红星

摘 要: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俄边境地区经济合作更加密切,但是传统的贸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中俄边境地区的发展需求,产业对接成为中俄边境地区贸易的主要方式。基于中俄边境地区产业结构互补和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分析中俄边境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投资环境不稳定、产业对接空间分布不平衡和中国边境地区产品缺乏竞争力等产业对接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中俄边境地区产业对接发展应明确产业对接重点,加快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边境地区投资和对接环境等对策,从而促进边境地区经济更好发展。

关键词:产业对接;边境地区;经济合作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114-02

中俄边境地区主要是东北(辽宁省除外)边境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这两大区域发展产业对接,对本区域及其相关区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俄边境地区产业对接发展有利于提高中俄两国经济合作水平,增加两国贸易总额;有利于调整中俄边境地区产业结构,弥补经济发展中的短缺领域;有利于促进中俄边境地区跨境交流,提升两国互信程度。对于中国东北边境地区而言,中俄边境地区产业对接发展可以扩大该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促进其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奠定基础。中俄边境地区产业对接的发展对其他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可以拉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加快中俄两国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一、中俄边境地区产业对接的优势条件

(一)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中国和俄罗斯都有非常大的国土面积,两国接壤范围也较大,决定了中俄两国拥有着4 300多公里的边境线,地理优势在此表现特别明显。中国边境地区一共设有22个对俄口岸,其中坐落在黑龙江省的有15个,这15个口岸在黑龙江省北部到南部均匀分布;吉林省有2个,分别为珲春公路口岸和铁路口岸;内蒙古自治区有5个,其中最重要的是满洲里公路口岸和铁路口岸。中俄边境还存在多条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例如,黑龙江省已经建成并且投入使用的绥芬河对俄远东铁路;为方便旅游和贸易,集公路和铁路为一体的阿穆尔大桥;吉林省已经开通的10条对俄国际运输线路。

(二)产业结构互补潜力巨大

俄罗斯远东地区原是重要的军工基地,主要发展重工业,而轻工业和加工业发展比较落后,不能满足俄罗斯境内的日常生活需求。与俄罗斯边境地区相比,中国边境地区的农业、轻工业和加工业发展相对较好。在满足本地区发展的同时,可以通过合作为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提供帮助。俄罗斯对能源和原材料的拥有量极为丰富,但是由于工业结构不合理和设备陈旧等原因,只能进行简单的资源开采和对原材料的初级加工,机械设备制造业受到了极大限制。而中国的制造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标准,制造优势也日益凸显。目前中国边境地区的发展仍依赖从俄罗斯进口的资源。中俄两国产业结构互补对产业对接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经济合作不断增强

随着中俄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增强,边境地区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经济合作水平也不断提高。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1年中俄贸易总额为792.5亿美元,其中中俄边境地区贸易额为217.56亿美元;2012年中俄贸易总额为882亿美元,边境地区贸易额为248.52亿美元;2013年中俄贸易总额为892亿美元,边境地区贸易额为256.9亿美元;2014年中俄贸易总额突破900亿美元大关,达到952.8亿美元,边境地区贸易额为268.94亿美元。虽然中俄边境地区个别省份在某些年份的贸易额有所下降,但是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为中俄边境地区产业对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二、中俄边境地区产业对接的制约因素

(一)中国边境地区产品缺乏竞争力

中国边境地区出口的产品缺乏竞争力,俄罗斯会减少对中国产品的需求,降低与中国边境地区进行产业对接的意愿,从而不利于中俄边境地区产业对接的发展。中国边境地区向俄输出的产品大多都是低档产品,主要是轻工业产品和农产品,例如纺织品、服装、大豆等。这类产品成本较小,技术含量较低,进而导致其利润不高,在俄罗斯很难形成较大的竞争力。中国边境地区出口俄罗斯的产品一般不具备品牌效应,俄罗斯消费者对于这类产品的消费忠实度不高,并且在俄罗斯市场上,其他国家同类型、质量较高的产品会代替此类产品,中国产品的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受欢迎程度与市场占有量逐渐下降。俄罗斯目前正处于经济调整阶段,这类低档的生活必需品将在俄罗斯本土进行自主生产,进口需求量将逐渐减小。

(二)中俄边境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

目前中俄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产业对接发展的需求。虽然中俄边境地区已经修建了许多一级国家公路、省际公路和跨境铁路,但是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落后,运输效率低下,部分公路和铁路运载量近乎达到饱和状态,分布相对零散,没有形成交通运输网,缺少互通互联能力。例如,珲春市通往俄罗斯的公路道路状况较差,运输能力较弱,不利于珲春市与俄罗斯的经济往来。在口岸建设方面,由于口岸通关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在货物和游客通关时经常出现拥堵现象,增加通关时间,降低了通关效率。

(三)中俄边境地区投资环境不稳定

俄罗斯对贸易的相关法律修改频繁,一直都存在与中国法律、法规相冲突的部分,增加了两国产业对接发展的风险与难度。例如,中俄两国在外贸救济规则上就有许多不同的地方:首先,中国的贸易救济法在世贸组织机制内实施,符合世贸组织的标准和规则,对案件处理具有公平、公正和透明等特征;其次,中国如果在与世贸组织的其他成员国发生贸易矛盾时,一般都会在世贸组织处理范围内解决,但是俄罗斯则不需要严格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解决争端;最后,中国的贸易救济制度符合国际上普遍贸易救济规则,但是俄罗斯加入WTO不久,某些规则与国际规则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俄罗斯对进口商品会征收过高的关税,每种商品应按照规定征收相应的关税,但是俄罗斯海关并没有按照规定征税,而是按照较高的征税标准进行征税。

(四)中俄边境地区产业对接空间分布不平衡

中国边境地区对俄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农产品和轻工业产品,从俄进口的产品主要是资源,例如原木、原油、天然气和铁矿砂等。满洲里、绥芬河、黑河和珲春是中俄边境地区发展比较好的口岸城市,这四个城市对俄贸易额占边境地区对俄贸易总额的比重较大,其货运量和客运量都位于前列,中国边境地区对俄贸易额的增加主要依托这四个城市,所以这四个口岸产业对接发展较好。但是中俄边境地区的口岸空间发展不平衡,黑龙江省边境口岸中的逊克口岸、呼玛口岸和嘉荫口岸目前都常处于关闭状态,其中呼玛口岸长期关闭的原因是俄罗斯对应区域经济欠发达,不愿意成为对中国的开放口岸。虽然内蒙古自治区的黑山头口岸和室韦口岸都处于开放状态,但是由于其每年的货运量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所以口岸发展相对滞后,产业对接发展相对落后。中俄边境地区的口岸发展不平衡,导致中俄边境地区产业对接空间分布不平衡。

三、中俄边境地区产业对接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为了使中国边境地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中国边境地区必须注重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要积极培养专业型人才,尤其是要加强对贸易专业和产业经济学专业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高校还要鼓励教师进行海外学术交流,提高教学水平,经常邀请海外学者来中国做讲座,积极促进高校和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机会。在科技创新方面,企业要积极成为创新的主要力量。企业一定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同时还要积极引进境外研发组织机构,为中国边境地区的技术创新带来新动力。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中俄两国边境地区政府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边境地区交通网络和信息通讯工程建设。首先,要加快建设国家一级公路、省际公路、跨境公路桥梁和铁路,努力做到扩大公路和铁路的运载量,增加边境贸易额,形成交通运输大通道,提升互通互联能力。其次,要完善中国边境地区对俄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中国边境地区对俄罗斯企业来华投资的吸引力,同时还要扩大边境地区信息通信网络覆盖面,使得国内外信息流动更畅通,跨境交流合作更便捷。最后,完善保税区、互市贸易区等现有经济合作园区的建设,为中俄边境地区产业对接发展提供综合对接平台。

(三)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为了促进中俄边境地区产业对接的发展,一定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最重要的是规范贸易秩序,防止中国商品在俄罗斯遭到歧视和排挤。中国应该建立对外管理和监督机制,保证中俄经贸良好有序的发展。例如,在海关通关方面,中国应组建海关小组,加强对外管理能力,解决通关烦琐问题,并且督促俄罗斯海关要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开展工作,减少通关手续和时间,实行统一海关估价标准,尽量清除通关障碍。中国和俄罗斯都应建立监督小组,给予相关单位和相关部门监督权,对双方的工作进行监督,尤其对边境地区各种外贸企业的业务进行严格监督。通过谈判降低关税,可以增加两国之间的信任程度,增进两国经济合作关系,同时也为边境地区产业对接创建良好、稳定的发展环境。

(四)确立产业对接的重点领域

根据中俄两国边境地区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两国边境地区应该以农业、旅游业、传统轻工业、木材加工业和能源产业为重点对接领域。中俄边境地区拥有广袤肥沃的土地,可以在这些边境地区发展境外农业种植企业,补给两国对农产品的需求。中国具有非常丰富的人力资源,廉价劳动力十分充足,俄罗斯森林和能源资源的储备量较大,可以在中国边境地区设立木材加工区,进口俄罗斯的木材在境内加工,制成品不但可以销往俄罗斯,而且可以通过物流通道补充中国国内木材制成品的短缺。中俄两国都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每年中俄边境地区进出口客流量都十分惊人,两国旅游业发展潜力非常巨大,利用地缘优势开拓旅游市场,打造精品旅游路线,积极推出文化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李靖宇,徐华.中俄两国边境区域合作开发战略对接论证[J].东北亚论坛,2010,19(6):16-26.

[2]史彦泽.后危机时期中俄经贸新趋势分析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32):156-157.

[3]王浩.中俄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3):109-110.

猜你喜欢

边境地区
严阵以待
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在边境地区的数字表面模型生产应用研究
浅析信息化条件下边境地区管理工作的基本对策
边境地区少数民族高中语文教育须重传承求创新
边境地区偷渡犯罪组织社会网的描述与测量
以色列与哈马斯展开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