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分析
2016-05-14冷冰冰
听说读写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基本素养要求,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指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视觉认识书写的文字符号,从中获得阅读技能和思想的程序。《课标》还指出,在阅读和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语文教学既是重要手段,又是语文知识补充和来源。阅读时学生提高了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能力。高中语文阅读包括教材范围内的“自读课文教学”,课外书籍阅读等,网络资源也是重要阅读内容。
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阅读教学观念落后,缺乏阅读,尤其没有课外阅读时间。阅读教学方法低效,死板,枯燥,甚至无效,没有通过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不同学生阅读能力水平与层次不同,从而使阅读效果不佳。从结果论观点看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阅读教学学生有所得,有所获。从养成观点看,阅读有效性是指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培养自我人生观,更健康地成长与发展。从方法论观点来看,阅读教学有效性是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效率。
一、影响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1)沟通对阅读教学有效性造成的影响。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即沟通》认为师生之间的交往方式对于教学有效性造成影响,因而要建设一种健康、富有建设性、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在此关系下,既能够体现教师权威与纪律,又充分给予学生自由与展示自我的机会。
(2)质疑是影响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布鲁纳认为,学习并非简单地给予,而是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也要因势诱导学生发现所读内容的表面内容、暗含意思、深层思想。
(3)阅读方法对阅读教学有效性造成的影响。《人是如何学习的》认为要想有效学习必须先建立一种学习共同体,即有效教学的环境。教师为这个共同体建立学习氛围,提供必要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比如,阅读的方式有哪些,阅读学习的一般流程,如何分析阅读材料,如何书写读后感等。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策略
建立浓厚的阅读氛围。教师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喜欢阅读,享受阅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形成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为班级设立良好阅读的标准,包括阅读内容,阅读流程,阅读评价方式。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推荐一本好书,书写一份个性化的阅读心得。
(2)激发学生质疑能力。教师激励学生敢于质疑,并给予自己的观点。问题是创新的前提,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比如在讲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不能仅停留在文中所举的五个事例上。
(3)教师要加强指导阅读方法。首先,制定阅读目标,新课标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设计教学目标。《课标》指出,语文学科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阅读教学要提倡多元化、个性化与创造性。根据阅读内容的重要程度把阅读目标分为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层次的目标。
其次,语文阅读教学除了教育学生读之外,还要教会学生读的方法与技巧,注重阅读能力培养。阅读方式有精读、粗读、略读,按照不同的目的与内容决定。对于经典书籍、文章往往读几遍才能大略知其意思,经典句子与段落还要摘抄、熟背、临摹。《红楼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阅读应该有不同的感受,如果感受不变则意味着这位读者的人生没有进步,是不完美的。
第三,书写阅读心得。对于好的书籍或者文章要精读,分析段落、文章结构,创造性阅读,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价值观与历史观写出阅读心得。一本好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与感受,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是一个与他人不同的个体,生活的环境不同,知识经历不同,父母亦不同,因而看相同文章的角度会有所不同。
教师还要按照主题分类。语文教学是一门以言语表达为主的教学,学生可通过写作、阅读、说话表达自己的想法,阐述自己的思想。不同题材的内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只有这样阅读才是真正的有效。
冷冰冰,教师,现居山东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