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音乐艺术渗透幼儿园常规教育

2016-05-14罗继莲

未来英才 2016年5期
关键词:常规教育融入幼儿园

罗继莲

摘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常规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和其他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德育的最佳形式。运用音乐艺术培养幼儿生活常规就是把音乐教育的美感艺术和常规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把音乐艺术渗透在常规教育的每个环节当中,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建立起良好的常规。

关键词:音乐;融入;幼儿园;常规教育

陈鹤琴先生所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培养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 常规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幼儿安全、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它对幼儿行为的标准化、具体化要求,是使幼儿的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序进行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幼儿期正是良好行为规范养成的关键期,此时形成的一些行为习惯,将影响到幼儿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等一生中的各个方面,因此教师在幼儿一日教学活动中,都非常重视幼儿的养成教育。运用音乐艺术培养幼儿生活常规就是把音乐教育的美感艺术和的常规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把音乐艺术渗透在常规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当中建立起良好的常规。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在幼儿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音乐有益智的功能,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其情感性特征能给幼儿增添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功能,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音乐可以美化人的心灵;音乐可以让吵闹变得安静。用不同的音乐来规范幼儿不同的常规活动,可以让幼儿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吵闹,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音乐在幼儿常规建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二、让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常规训练

1、运用音乐,让肢体语言与口头语言相结合。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他们就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集体生活,对自己的制约,他们必须学会遵守规则的约束。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幼儿年龄小,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幼儿行为习惯养成具有反复性,虽然在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能根据音乐做出相应的行为要求,但仍然会出现时而遵守、时而不遵守的现象,给幼儿提供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用音乐、肢体语言来指导其行为规范外、还需要用口头语言做相应的暗示,以提醒、督促幼儿。

在幼儿常规训中练,要做到运用音乐,让肢体语言与口头语言相结合,如,在幼儿午睡前,首先组织幼儿听《摇篮曲》,“小朋友听歌里唱什么?这首曲子告诉我们小朋友要睡觉了。”教师用动作做出睡觉状,暗示小朋友快入睡。在平常教学活动中,需要幼儿起立时,弹奏:do\mi\suo,提示幼儿起立;弹奏:suo\mi\do,提示幼儿坐下。再如组织幼儿洗手时,一边放《洗小手》歌曲一边组织幼儿排队,“伸出小手比一比,看看谁的最干净”,既杜绝了等待的现象,又达到了培养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目的。

2、运用音乐,促进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在音乐的带动下,不断地反复地强化过程中,音乐成了一日生活常规管理中的主要因素。在生活的各个环节,只要有相应的音乐响声,幼儿就会做出相应的动作,当然,幼儿活动常规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教育中,我们要注意排除一切因素的干扰,防止常规培养中的不良因素。根据人的心理、生理特点,长期在同一时间,同一情况,出现同一刺激,就会产生牢固的稳定的“习惯性”,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基本成型。

三、感受音乐艺术与常规教育完美的结合

1、教师在组织培养幼儿集中注意力的环节当中,让幼儿感受不同节奏带来的新鲜感觉,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当小铃敲很强的节奏时,幼儿跟着有力地拍手,当小铃敲很弱的节奏时,幼儿就轻轻的拍手,随之也就慢慢地安静下来了。这组游戏的技能要求并不高,目的是让幼儿在最短的时间内轻松自然地集中注意力,借助音乐教育手段培养幼儿的常规教育以体验成功的喜悦。

2、在教育的同时借助音乐中的旋律,运用情感交流与肢体语言相结合,把音乐语言和生活常规教育结合在一起,给幼儿创造一个愉快轻松的心理环境,使常规教育“艺术化”。如在《山谷回音真好听》音乐欣赏中编上一些情景指导性语言,如:美丽的山谷也在唱歌了,你们听……。这样幼儿就和着歌曲的节奏开始一边拍节奏一边演唱。当幼儿跟着老师有表情地把歌曲唱完之后自然也就安静下来了,很自然地过度到主题教学当中来。

3、音乐教育是在儿童愉快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的,它的教育影响往往有着浅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因此,在常规教育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与音乐语言完美地相结合。以至于在教学活动中,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很快的传递给幼儿正确的信息,让幼儿很快就能理解老师心中所表达的意思。如在排队集合的环节中,让幼儿欣赏《解放军进行曲》,理解旋律中音乐的感觉,知道旋律中描叙的是解放军叔叔在行进时的动作是非常的敏捷,迅速。在讲述的过程中,给幼儿配上一些肢体语言,如:拍手、跺脚——快速排队,双手放在胸前——队伍排直,招招手——开始行进等等,每次集合的时候,就请幼儿来学习解放军叔叔,看谁学得最好,动作做快,合着旋律的节奏排队集合。老师在组织幼儿排队时不需要大声地说话,使用以上编排的肢体语言就可以轻松的把队伍集合好。大部分幼儿在有节奏的踏步行进的同时,把整个周围的气氛给调动起来了,潜移默化的带动了其他的幼儿一起以最快的速度把队伍拍好。这种良好的生活体验欣赏教育对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把常规本身看成是儿童主体意识的觉醒,把常规意识看成是儿童主体品质之一,给幼儿“自由”的天空,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运用多元化的艺术性教育方法,适时、自然、科学的让孩子观察别人、认识自己,尊重孩子真实的情感体验,在音乐活动中将常规视为儿童主体的一种品质,把它当成是儿童内在的并在儿童积极的自我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东西,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向,才能真正培养出儿童的常规意识。

猜你喜欢

常规教育融入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在常规教育中培养幼儿好习惯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一日常规
音乐在幼儿园常规教育中的运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幼儿园大班环境中的常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