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棵会思想的苇草

2016-05-14卢凤萍

未来英才 2016年5期
关键词:制定教学目标探讨

卢凤萍

摘要:如何制定一个清晰的教学目标对于实现教学目标以及达成教学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工作实践对此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教学目标;制定;方法;探讨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旁听了一位老师的课,课后这位老师被问到,你希望学生通过这节课学到些什么呢?一节课后,还有听课老师不明白这位老师的教学目的是什么。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探究原因,我先来简单称述下我在旁听过程中观察到的。

开始上课时这位老师说:“请翻到课本第47页。”然后他展示了几个简单的引例问学生们:“上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下一个问题是:“谁能用学过的知识预测一下这几道题的结果是多少?”继而,“谁预习了这节课?”在问完这些问题之后,老师展示了一道题,然后说:“现在我希望大家仔细读题,接着试着完成题目下方的几个问题。”老师随后会在整个教室巡视,防止学生走神或者闲聊。虽然学生们非常不情愿,但当老师就在他们身边走动的时候,他们不得不紧盯书本。一些学生确实在安静专心地审题,仔细地回答课后的问题。而当他们已经做完这些工作后,一些学生可能才刚刚读到第一页或者第二页。老师这时候就会请已经完成的学生用一段话来回答刚才的问题。无须多说,这些学生们不太高兴,这感觉好像是因为他们按时完成了任务而受到惩罚。相信这种情况其实在很多课堂上都出现过,有的学生总也来不及阅读和回答问题,不等他们反应过来来,下课铃已经响了。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犹豫着在不同的教学题目中进行选择,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选择到底用哪一道题上面,却没有完整地达到一个我们真正想要目的 到底希望学生通过这节课学到些什么?这不是因为我们懒惰,实际上,有许许多多教师花费了大量时间在备课上,但却没有任何目的性,这种辛苦的备课也就自然没有任何结果。在上面的例子中,回顾学过的内容和回答问题并不是目的,而是活动,而进一步拿出另外一道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进行预测,然后证实或者推翻最初的预测。在前面提到的这堂课上,你很难发现这种技能被学生接受或者真正掌握。相反,如果教学目的得到真正贯彻,那么这将是一趟有效率的课,下面是另一个老师上的同一堂课,我们来看看有什么不同:

在这名老师的课中,他很明确知道自己并非在讲解课本,而是通过课本来传授一项技能。在他的课中,他问学生们最近看过什么电影,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当第一次看一部电影的时候,会随着剧情的推动来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然后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来证实前面的推测或者推翻最初的猜测。这和上节课的内容是一样的。然后,这位老师请大家开始正式的阅读题目并回答问题。他每次会让学生回答“一小块”。在学生们读题的过程中,开始技能练习,时不时停下来讨论他们的预测以及随后预测被证实或者推翻的时候的情况。到这里我们已经发现了前后两个老师的不同,后者不仅仅只是说:“开始阅读题目,然后回答问题”,他会带领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这位老师通过活动的组织来教授这一技能,带有很强的目的性。

通过对这两堂课的观察和思考,我发现了在处理教学问题中,往往存在着两种人:一种人整日在工作的羁绊中挣扎,一遍遍做着相同的事,感觉自己简直就是在和这个困难的工作做着斗争,他们所遇到的问题都取决于他们所带的班级里麻烦的学生,很多老师就是这样年复一年地“挣扎”着,这种工作方式的问题在于,尽管完成了工作,但教学却对教师们来说成为了一件不得不做的苦差事,从来也没时间回想一下工作到底做得如何。很不幸我就是这一类人。而另一种人呢,也是我在努力学习的,他们总是在思考怎样才能提高教学能力,以下就是他们会思考的内容:1.仔细想想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反省自己怎样才能做得更好;2.向其他教师请教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怎么办;3.阅读教学的资料,同时尽量多听一听相关的课程或观看教学录像;4.尝试各种不同的教学技巧,看看哪种是最有效的。

帕斯卡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保持自己内心强者的一面,就是需要精神的独立,思想的活跃,即使是苇草,也要做一根能思想、善思辨、见行动的苇草。如果我们能够养成不断反思和改进的习惯,我们就会发现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越来越强,而且对工作的热情也会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更加尊敬他们的老师。

因此,我们一定要做一颗会思考的苇草,每一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想象一下去度假却没有目的地,一位外科大夫走进手术室却不知道是什么手术,这些都听起来很荒谬对不对?如果老师们不知道自己要教什么,学生们不知道自己能学到什么,同样是件很荒谬的事情。毫无疑问,做为一名老师,每节课都需要在教案中写出明确而又合理的教学目的,而写出教学目的仅仅只是第一步,我们还需要清晰的制定出为目的服务的活动,这样才能保证目的的实施,也能检验目的是否清晰可行。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他们值得我们付出所有,做一颗会思考的苇草吧,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有效,使我们的学生更加幸福!

猜你喜欢

制定教学目标探讨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机制的制定
浅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定
从国际经济贸易角度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制定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