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桥梁中预制T梁的施工技术探讨
2016-05-14王吉
王吉
摘要:T梁具有节约混凝土又减轻构件的自重从而提高了跨越能力的优点,在我国铁路建设中广泛使用。本文从铁路桥梁预制T梁准备工作、混凝土工程与预应力工程三方面探讨了铁路桥梁中预制T梁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预制T梁;混凝土;预应力
一、铁路桥梁预制T梁准备工作
台座施工质量好坏,重则导致T梁的结构偏差,甚至报废;轻则增加台座处理难度,影响施工进度。尤其在地基软弱的情况下,更不容忽视。必要时可先进行静载试验,以确定台座构造是否满足承载要求。根据现场地质资料及台座在T梁张拉前后的受力特点,对基础的形式要认真检算。对于软弱地基,端头采用钻孔灌注桩,中间采用扩大基础及在基础底用砂卵石换填,效果比较好。
二、预制T梁混凝土工程施工
(一)绑扎主钢筋
绑扎底腹板钢筋前必须进行划线,以保证钢筋数量及间距。焊接钢筋使用的电焊条、焊接长度,钢筋搭接长度符合规范要示,焊接时焊缝饱满且不得烧伤主筋,清除干净焊缝表面焊渣。用于工程实体的钢筋表面无锈块或锈斑,有浮锈的钢筋必须经过除锈后方可用于工程实体。绑扎钢筋前要清除模板表面积油、防止钢筋受到污染。
底板钢筋绑扎完成后,要检查垫块,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杜绝钢筋贴近模板而造成露筋现象的出现。张拉板下钢筋较密,当钢筋间互相干扰时,适当调整次要钢筋。
(二)模板安装
侧模应采用钢模板,面板厚度采用5mm~8mm的钢板。模板不仅在局部要有一定的刚度更重要的是要在整体上具有足够的刚度,面板变形不超过1.5mm,钢模板钢棱的变形应小于L/500。钢模板应在具有足够资质和诚信的模板制作厂家加工制作平整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底模使用前,应打磨洁净表面无锈迹,侧模无论是新钢模还是旧钢模使用前都必须整体打磨至光洁呈金属光泽,先刷一遍脱模剂然后用洁净的棉丝擦掉直至擦完的棉丝基本没有锈迹为止。模板面板表面应平整无毛刺、无坑点、无凹凸现象。
模板脱模剂选用蜡质脱模剂涂刷脱模剂必须均匀、涂刷方向一致。侧模之间接缝以拼缝严密为主不使用密封条,严禁在侧模接缝处贴塑料胶布,防止漏浆。
非承重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一般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桥面板底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现象时,方可拆除一般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30MPa。
(三)混凝土外观控制
在预制T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表面经常会产生色泽不均、明显层印、边线不整齐、麻面、蜂窝、烂边、胀模、气泡、收缩裂缝和掉角等外观质量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一些预防措施:
(1)强度不够。预制T梁混凝土施工一般用高强度混凝土,我国生产的适用于配制高强混凝土的水泥有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具体用量一般在450~550kg/m3。高强混凝土配制水灰比在有高效减水剂的情况下,最好不大于0.30。高效减水剂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使水泥颗粒相互排斥而保持离散状态,从而提高水泥浆的流动性。正因为如此,高效减水剂能促进水泥的水化程度,从而使高强混凝土具备早强的特点。高强混凝土宜选用级配连续、密实坚硬的粗骨料,细骨料则适宜选用圆形洁净的砂子。
(2)色泽不均。在梁体表面经常出现,表现为混凝土表面有黑斑、白斑、鱼鳞纹,颜色不一致。应该严格按混凝土生产配合比拌制混凝土,使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保水性,不能为便于施工而随意改变坍落度和水灰比。同时,各类界面隔离剂必须纯净并涂抹均匀,重视粗骨料的清洗和细骨料的筛滤工作。
(3)蜂窝、麻面、水纹。预防措施:①混凝土配合比选择。T梁质量的好坏,除了要选用质量合格的组成材料外,配合比的选择是否合理也非常关键。②混凝土的和易性。要求混凝土拌和物具有适于施工的和易性,以期硬化后,能够得到均匀密实的混凝土,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三个方面的性能。③T梁混凝土捣固。提高捣固人员的经验和水平,并选择合适的震动器和混凝土浇筑方式。
(4)毛边和烂根。一般易出现在梁端、马蹄根部。预防措施:①接缝处粘夹橡胶海绵胶条止浆,拼缝设计成搭接企口缝;预制台座底膜包边角钢表面粘贴橡胶海棉胶条并压紧;模板安装牢固,防止模板底边与底模存在变形间隙。②振捣马蹄混凝土时,附着式振捣器的安装位置一般为马蹄1/3高处,避免振捣器太靠近模板底边、拼缝。③拼缝两侧的振捣器同时起振。
(5)混凝土外表气泡多且密集。防治措施:①混凝土拌和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②坍落度不宜过大,如坍落度为7cm~9cm,下部宜按高限控制,上部宜按低限控制;③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每一振点累计振捣时间不少于25s。
三、预制T梁预应力施工
(一)T梁张拉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才能进行张拉。张拉预应力筋前要先复检锚具和钢绞线,要对张拉机具进行校核,千斤顶和油泵要配套校核,取3次平均值校正顶值,油表精度不低于1.5级。
钢绞线张拉顺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张拉时要求同束两端对称张拉,张拉采用双向控制:即应力控制和伸长值控制。T梁张拉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梁体的上拱度,以及有无侧向弯曲产生,如遇反常,则应停止张拉,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
(二)T梁孔道灌浆
张拉完毕后,如孔道有杂物可采用高压风管将孔道清理干净,灌浆前孔道不应有积水,先采用石膏将两端所有锚具封闭,并在承压板的灌浆孔上安装好与灌浆孔连接的连接头,在另一端承压板的灌浆孔上安装好截止阀(截止阀使用后应尽快清洗以便周转使用)。水泥浆自调制至灌入孔道的延续时间一般30min,并应经常搅动以免沉淀,压浆从梁一端压入,从另一端排气,压浆应缓慢、均匀且连续,当从压浆的另一端压出原浆后,应迅速关闭阀门或塞好木楔,停留一下,再同向补顶一次,通过接头阀门关闭压浆孔即可。
(三)预应力管道橡胶棒成孔
箱梁纵向预应力管道采用外径Φ80和Φ90,内径Φ20的纯橡胶管成孔。胶管无表面裂口、无表面热胶粒、无胶层海绵。在梁体内采用钢筋定位网的方法固定胶管。胶管中心位置在跨中4米范围内高度及横向偏差不大于4mm,其余部位不大于6mm。施工时为便于抽拔胶管,每个孔道由两段胶管接成,抽拔时从梁的两端反方向抽出。胶管的接头处其中一端的钢绞绞伸长另一端不少于50cm。胶管外侧接头15cm范围内封紧,用铁皮包裹,并用22#铁丝绑扎6道,外用塑料胶带缠绕2~3道,防止漏入水泥浆。
(四)封锚
封锚水泥与梁体水泥相同,桥梁封锚必须在管道压浆结束、并经检查合格后才允许进行。封锚混凝土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梁体混凝土相同。锚穴周边的混凝土必须凿毛处理,同时应将锚垫板上的浮浆及油污全部清除。封锚前用聚氨脂防水涂料对锚圈与锚垫板之间的缝隙进行防水处理,混凝土应自下而上分层灌注,层层振捣密实,每层厚度不大于10cm。混凝土表面须至少三次抹压,表面必须平整,与梁端表面一致。
参考文献:
[1]张伟伟.桥梁中预制T梁的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2期.
[2]王元.预应力桥梁T梁预制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2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