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模型的西安市各区县耕地利用效率评价
2016-05-14庞凯吴晓曼
庞凯 吴晓曼
摘要: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城市耕地利用效率进行研究。基于DEA的BC2模型对2013年西安市各区县耕地利用现状进行效率评价,结果得出2013年西安市大部分区县的耕地利用达到了DEA有效。
关键字:数据包络分析;耕地;利用效率;西安市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问题愈演愈烈。西安市是西北重点城市,地处我国主要粮食生产区关中平原,对我国粮食保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西安市耕地利用效率进行研究对我国粮食的供给及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十分重要。就DEA方法的运用而言,吴琦等[1]采用DEA方法,对能源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杨文举[2]以中国地区工业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方法计算绿色经济的增长。但上述这些研究都是对决策单元进行综合效率评价,较少去探讨造成综合效率低下的具体原因。本文运用DEA模型,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主要从规模效率、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效率等角度对耕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
1 DEA概述
DEA,即数据包络分析,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效率评价方法,主要应用于衡量投入产出的效率等方面。该方法于上世纪70年代由A.Charnes等提出,主要是同类型决策单元DMU集合中各元素间的比较,针对包含多输入、多输出的相同类型的决策单元之间相对有效性进行评价。耕地利用效率评价研究就属于多投入多产出的决策单元评价问题, DEA方法恰恰可有效针对具有多投入多产出的决策单元进行相对效率的评价。
DEA方法的效率主要包括三种: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本文主要是对西安各区县2013年耕地利用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2 数据和指标的来源
本文主要采用2013年西安市的数据作为截面数据,选取2013年西安市13个县级行政单位土地利用情况作为独立的评价单元,包括9区,4县(高陵县已于2014年撤县设区,本文收集的数据为2013年的,本文仍称高陵县)。研究数据主要包括经济研究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分别来自于《西安统计年鉴2014》[3],《陕西省统计年鉴2014》[4],《西安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5]。综合考虑模型的应用条件和研究对象的基本性质,耕地利用效率的投入指标包括耕地总面积、农业从业人口和农业机械总动力;产出指标包括粮食总产量、第一产业产值和农村家庭人均收入。
3 西安市耕地利用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
根据《西安统计年鉴2014》,西安市的耕地面积2441.63平方公里占西安市土地总面积的24.2%,所以耕地是西安市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2013年西安市的耕地以郊县为主,其中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和户县是西安市农业的主要支柱,五县区的耕地面积为2016.08平方公里。而新城区、莲湖区和碑林区完全没有耕地,因此本文不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西安市各区县的耕地利用数据如表1所示:
由表1中与耕地利用相关数据,根据DEA方法中的BCC模型,又通过DEAP软件计算,得到表2的分析数据。
由表2可知,2013年西安市各区县耕地的综合利用效率的DEA有效值差别较大,大体在0.7~1之间。各区县耕地利用效率数据具体为:综合效率为0.911,规模效率的平均值为0.922,技术效率的平均值为0.986,表示西安市整体的耕地利用效率较高。因此,按有效值对2013年西安市各区县耕地利用现状的DEA综合效率排序,依次是: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蓝田县、高陵县、长安区、户县、周至县和临潼区。
4 结束语
本文基于DEA方法,运用DEAP Version 2.1软件,对2013年西安市各区县耕地的综合利用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2013年西安市大部分区县的耕地利用效率达到了DEA有效,但DEA模型评价的主要是相对效率,2013年DEA有效是相对西安市整体的样本来说的,因此,西安市各区县耕地利用效率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吴琦,武春友.基于DEA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2009,22(1):103 -112.
[2]杨文举.基于DEA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以中国地区工业为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 (5):19 -34.
[3]张民伟.西安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4]张晓光.陕西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5]西安市国土资源局.西安市土地整治计划(2011-2020)[R],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