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影响地面气象测报准确性的因素及对策
2016-05-14冯玲英黄映玲张秀琼
冯玲英 黄映玲 张秀琼
摘要:本文对影响地面气象测报准确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就提高地面气象测报准确性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气象地面测报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面气象测报;影响因素;对策
一.前言
气象观测所得到的数据是制作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基础资料,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质量,然而资料质量受到观测仪器、观测技术、测站位置、观测时间等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综合观测系统的推进和气象服务的高标准要求,特别是区域站网的建设和应用,尤其是中国气象局对数据文件质量控制严格要求。如何进行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确保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是新形势下气象资料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对影响地面气象测报准确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就提高地面气象测报准确性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气象地面测报工作提供参考。
二、影响地面气象测报准确性的因素
(1)仪器维护不到位。根据调查统计分析,由于仪器维护不到位,导致数据缺测在台站和中尺度站表现很普遍,台站在进行维护、维修仪器时没有按规定操作,如清洗雨量传感器时没有拔下信号线,致使雨量失真,清洗自动站百叶箱时,违反操作规定用水洗,致使温湿度数据失真。气压传感器的静压管被堵,导致传感器的感应部分与外界隔离使自动气象站采集到相对固定的失真数据。雨量传感器的感应部分被异物卡住,翻斗无法进行正常的翻转;雨量传感器的承水器、过滤网等被异物堵住;地温场板结,温湿度传感器滤膜和气压传感器的干燥剂受潮严重;直管地温传感器套管内有积水;0cm地有其他杂物,中尺度自动站雨量传感器承水和鸟粪的现象,这些因素是造成雨量采集程出现记录偏差和异常,导致数据缺测。
(2)日照纸存在的问题。部分日照纸的正面与反面的刻度都很清晰,从而使观测人员无法对其进行正确区分,在涂药的时候,就很容易将正反面混淆,同时给换纸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从而导致日照缺测,与此同时,由于没有对洞孔进行及时清除,也会造成记录缺测。
(3)观测员专业技术水平对测报准确性的影响。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各种地面气象电码是我们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必须严格遵守,真正做到"四懂得,两熟记",这就要求观测员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测报专业技术素质。有的观测员,责任心强,工作细致认真,但经常出错,这就与测报员对"四懂得,两熟记"等基本业务技术领会不深和操作不够熟练有密切关系,由于各种原因,有的测报员没有受过高等院校的专来训练,对技术规定和规范理解不透,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会常犯此技术方而的错误。
三、提高地面气象测报准确性的对策探讨
(1)加强观测仪器日常维护和管理
对观测工作中所涉及的各类仪器的安装、维护和使用,观测人员都必须要进行透彻的了解,在进行气象观测之前,一定要对仪器的安装进行系统的检查,确保其不存在任何问题。同时,按时巡视仪器,巡视时要精力集中,仔细检查每一个环节。做好观测仪器的相关事宜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是降低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缺测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1)人工站仪器日常维护管理。观测员要做好日常观测仪器的管理工作,定时认真巡视仪器以及时获得仪器是否在正常工作。其中雨量器在长期运行中极易出现异物堵塞引流管而导致雨水不能顺利进入翻斗中,发生降水观测数据缺测、误差等现象,因此要经常保持仪器清洁,确保引流管管道畅通;应在仪器日常维护管理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和处理,有效减少因仪器自身故障原因引起的数据记录缺测。
2)自动站的仪器管理
(1) 通过每晚20时对自动站观测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可及时从自动站仪器观测数据异常中发现是否存在电源不稳定、接口松动、采集器故障等异常,如对比数据出现分钟数据连续1h和整点数据连续3h不正常时,即可判定自动站仪器出现故障,连续跟踪并逐步检查,针对检查分析的原因及时排除仪器故障,如果不能排除故障,应及时报告并尽快安排技术人员维修或更换。
(2)加强监控,及时反馈。台站人员在值班期间每正点前10min要按时巡视仪器,查看自动站监控软件显示的数据是否正常,避免到正点时才发现自动站故障,无法应对。正点后对已经自动上传数据进行复查,从省信息中心监控网站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ASOM),查看是否收到数据文件,是否正确,是否有疑误数据下发。值班员若发现有异常数据,要在有效时间内及时启动软件进行数据维护,发送更正数据文件。在自动站故障时,按照规定以人工补测数据代替自动站,按时上传数据文件,即使自动站全部瘫痪,在定时观测时次也不能缺数据文件,须用人工观测数据完成数据文件的上传。
(3)提高保障时效。值班员发现自动站数据异常时,首先要迅速判断故障点,是计算机硬件、软件故障,还是自动站采集器、传感器故障,还是通信网络故障的故障,然后尽快采取措施,如不能修复的要及时报告上级部门,请求援助,在未修复之前进行人工观测和数据上传,尽最大能力减少数据的缺测。
(4)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业务素质。业务调整后提高了对业务人员的素质要求,要求观测员不仅要熟练应用测报业务软件,而且要熟悉新的业务规定和流程,不仅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而且要熟悉白动站的原理、构造、数据采集流程,掌握基本的维护维修技能。
(5)提高应急能力。各台站应制定简单易行的应急预案,并经常进行演练,出现突发事件及时应对,熟悉发电机、UPS的使用,熟悉应急传输方式充分发挥备用计算机的作用,做到备用机上业务软件参数和数据文件同步备份,如业务用计算机出现故障,可立即切换在备用机上。
四、结束语
总之,气象是一门技术性强的科学,气象观测数据要求准确无误,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准确地完成本班的各项任务,按时取准取全第一性气象资料并按规定做好气象情报服务工作。同时从事测报工作,应该认真仔细,善于思考,勤于钻研,注意总结,就能避免或减少错情,提高地面观测准确性。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2]黄理,程爱珍,王海英.地面气象自动观测定时数据缺测的处理方法[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增刊):110.
[3]王超球,程案真,黄琳,等.广西地面气象资料缺测原因与解决对策[J].贵州气象,2012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