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之我见
2016-05-14王丽红
王丽红
【摘要】语文是一门交际学科,人们日常生活中少不了交往和交流,这其中就必然用到语文,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在整个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从小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将语文知识与能力应用于生活,或者从生活中获得感受,攫取生活中的素材,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寓教学于生活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还能够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生活化;教学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素质教育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也反映出这个人与生活进行沟通的能力,要想真正学会语文,更多的还是要从生活中体会。在语文教学中,也应该更加自由与开放,能让学生们充分融入到课堂氛围中,活跃思维,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从小学语文的教学特点以及生活化的定义来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策略与做法。
一、教师应转变观念,变“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
课堂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语文教改的关键在于如何把狭窄的课堂教学引入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中,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在语文教育走向生活观念的指导下,变课堂教学以教师的教出发为学生的学出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扮演辅导员、教练的角色,学生才是主角,是主人,教学活动是一次集会式的讨论、探讨,与会的是学生,学生是讨论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体,教者是主持人,召集人,需要巧妙地把握讨论的方向和进程。
二、观察生活,学习文章
文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文学与生活之间的这种联系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加以把握,要将语文学习融入生活中,利用生活引入学习,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文学的伟大力量的。
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名为《荷花》的散文,文章优美而有节奏,这篇文章是作者对迤逦的荷塘中的荷花的生动真实地描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荷花的生长习性、魅力特征等,教师可以将课堂搬到荷花池旁边,让学生一边观赏荷花,一边感受文章作者的描述,将文学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实现对整个文章的深刻理解。语文源自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教师要科学地把握文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利用生活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将语文学习贯穿于生活当中,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价值。
三、语文教学中应引领学生回归生活
我们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如《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四、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五、语文学习要运用生活中网络资源,拓宽知识面
现代社会,电视、网络、书籍等媒体对学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为学生提供了及时而广泛的间接生活体验。特别是互联网上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素材库,为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合理恰当地运用这些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生活面,为语文学习积累更多的素材。如上了《宇宙生命之谜》一文,请学生进行“探索宇宙的奥秘”的综合性学习。仅以课本资料作为活动材料,显然是不够全面的。我引导学生上网查找收集有关材料,相互交流、讨论,然后开展知识竞赛,最后动笔。这样,学生的思路开阔了,写出了很多好作文。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