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曾封“吉祥鸟”
2016-05-14
文史博览·文史 2016年6期
在众多的鸟类中,乌鸦的名声最差,被视为不祥之物。因此有“乌鸦叫,祸来到”的谚语。大家在交谈中,当有人说的话带有不祥之意时,别人就会批评他是“乌鸦嘴”。不过,历史上乌鸦曾被封为“吉祥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史料记载,当年满族某氏祖范察遇险,为逃避追捕,藏于一片大树之下。追兵至,远望树丛中乌鸦群聚,以为树下定无人惊扰,就寻别路而去,范察幸免于难。清朝爱新觉罗氏定都盛京(今辽宁沈阳市)后,念乌鸦的救祖之恩,封它为“吉祥鸟”,在后宫设有乌鸦粮,以供其食。迁都北京后,“盛京旧制”也带到了北京,乌鸦照享“吉祥鸟”的待遇。
在民间,乌鸦被认为是“报丧之鸟”。其实,乌鸦并非不祥之鸟,“报丧”之谜也早已揭开。原来乌鸦爱吃动物的尸体、内脏等腐败之物,其嗅觉又特别灵敏,能在很远的距离嗅到尸体分解出来的气味。在旧社会,因战难、匪患、灾荒、瘟疫频发,哀鸿遍野、饿殍载道的惨状时有发生。穷苦百姓死了,有时无人掩埋,抛尸荒郊野外,成群的乌鸦闻风赶来啄食。人们在这种不幸的时候,见到乌鸦出现,就会在脑子里产生“乌鸦叫,不吉利”的联想。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碰见乌鸦有不祥之兆的缘故吧。 (文/蔡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