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达达主义的艺术观

2016-05-14衡文明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批判

衡文明

摘 要:纵观西方现代艺术史中各种流派对于艺术的探索,各有各的历史贡献,同时受限于当时社会文化的发展,又都有其局限性。然而,下文要探讨的达达主义,却是一个另类,它反对一切艺术风格、企图颠覆人们的美学观念。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祭出达达主义的大旗,将其作为破旧立新的代名词。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本文通过对达达主义形成背景、主要人物艺术观的梳理,来揭示它破旧不立新的本质。

关键词: 达达主义;艺术观;批判

中图分类号:J2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7-0071-01

一、达达主义的产生背景

20世纪初的欧洲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社会面貌日新月异,新技术不断涌现,其中以德国的工业化势头最为迅猛。他的工业化起点高,不存在老牌工业国家旧技术改造等问题。

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已经相对稳定,原各大国对世界的瓜分达成了某种的妥协,认可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因此,同样追求扩张主义的新兴强国德国不可避免的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产生碰撞。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战争之前,西方艺术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体主义、未来主义都在蓬勃发展。突然战争爆发了,工人、农民、学生以及艺术界人士纷纷被驱赶着走向战场。目睹了到处散落的残肢断臂,耳闻伤员那绝望的哀嚎,生命瞬间被炮弹撕的粉碎,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成了问题,还谈什么美学呢?在这种情况下,达达主义出现了。

二、达达主义的艺术观批判

1916年苏黎世,流亡在此的罗马尼亚艺术家泰赞拉在伏尔泰酒店和来自法国的文学青年汉斯(Hans Arp)以及其他两位德国人组织了一个名叫达达的团体。泰赞拉在草拟的《宣言》中,曾为“达达”下了这样的定义:“自由:达达、达达……达达,这是忍耐不住的痛苦的嗥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东西和不合逻辑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活。”有人还作过进一步的解释:“达达,即什么也感觉不到,什么也不是,是虚无,是乌有。”

(一)颠覆一切传统的美学观念

一般而言,藝术是人们遵循美的规律及自身的审美观而创造的具有观赏价值的形式。然而达达主义对传统美学提出了质疑:艺术就只要美的创作?达达主义者们显然极力否定,他们认为美并不是艺术唯一的特征,丑也可以是艺术。他们身体力行,一系列对立于传统美学观念的作品令人眼花缭乱、难以琢磨。杜尚所做的“现成物体之辅助”的作品,他在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复制品上用铅笔加了几笔小胡子,并取名为《L.H.O.O.O》,蒙娜丽莎的“小胡子”成为艺术虚无主义的一部分。杜尚的这些作品不受形式主义审美原则限制,而是运用反美学原则,传达给人们对美学的嘲讽意味。

在艺术创作上追求即兴、随机,认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偶然。就像战争,子弹是不长眼睛的,从枪林弹雨中活着回来的人都是偶然。因此他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会进行任何准备、构思,泰赞拉把一篇文章逐字剪开,然后把那些碎纸片放进口袋,再随机一个个掏出来,按照掏出来的先后顺序重新组成一篇不知所云的文章,这就是达达主义的艺术创作。

(二)模糊了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

人们普遍认为,艺术是一种高于生活的高雅形式,一种与生活世界有着实质性区别的精神世界。杜尚对此持反对意见:“艺术并不崇高,它可以随便是什么东西,不值得我们对它有太高的推崇。”杜尚在1917年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会上送交了一件代表性的作品——《泉》。这是一个壁挂式的白瓷小便池。这个小便池是一件现成品,是由厂家无差别生产出来的无数完全相同的产品中的一件,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普通器物。它不是艺术家特意为了艺术的目的制作出来的,因此在传统艺术家的眼里这肯定不能算是一件艺术品,因为任何人都不能拿一件现成品然后称之为艺术品,这是众所周知的。

而杜尚对自己的作品常常故意不作解释,任凭评论家、媒体和观众们猜测、争论,间或说一两句使人们更加糊涂的话。这种态度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作品的生命力不仅仅在于作者的赋予,也在于旁观者在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然而更大程度上,人们更愿意相信这是作者的一种策略,那就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好奇和争论,以提高知名度,是带有功利性目的的。

达达主义的出现和当时特定的战争因素密切相关,反应了部分艺术界人士对于战争的反思。但是这种反思是消极的,近乎偏执的,虽然在战争期间得以发展壮大,但是在欧洲重归和平后渐渐偃旗息鼓,他所倡导的叛逆失去了市场。此后,超现实主义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大部分达达主义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或主动或被动的投进了超现实主义的大潮之中。

三、达达主义的现代意义

今天在此讨论达达主义的艺术观,主要是为了批判当今社会出现的种种荒谬的所谓行为艺术,溜白菜、裸体躺在钢丝堆成的床上几十天之久等等,故作高深、极尽荒诞之能事。部分所谓的艺术家对此类行为艺术乐此不疲,不断的借助媒体大肆炒作。其实这离真正的艺术还远着呢!让我们远离达达式的艺术,回归主流的、美的艺术。

在此特别感谢沈爱凤教授的指导,特别是耐心、全面、有趣的艺术史课程,不但通过课程启发了我对现代艺术史的认知广度和深度,还教导我们从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等各方面分析各时期的艺术现象,受益颇深。

参考文献:

[1]王瑞芸.从杜尚到波洛克[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2]潘公凯.现代艺术的边界[M].北京:三联书店,2013.

猜你喜欢

批判
哲学思维与大学生创新项目
知识分子对时代的批判与反思
五礼制度沿革与萧梁文运兴变
强人工智能和超级智能:技术合理性及其批判
对风险刑法理论的批判与反思探究
冲破单向度的枷锁
用“批判”的思维解读语篇的光辉
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探讨
在批判中寻求解放
批判与承续:在理性选择中提升文化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