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教学中教师主观消极方面的探析

2016-05-14温泉

文教资料 2016年6期
关键词:主观因素声乐教学

温泉

摘 要: 声乐教学中教师主观的消极方面严重影响了声乐教学的正常进行,造成教学愿望与教学效果落差大,甚至使声乐教学进入恶性循环。文章就其盲目性与片面性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 声乐教学 主观因素 消极方面

教师在声乐教学中的主观因素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为教师来讲,从个人主观上都是为了把正确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在实际声乐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事与愿违的现象,尤其是在分析学生的生理特点、个性差异、声乐教学规律上及实施教学计划等方面不能准确把握住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而是凭自己主观臆想或片面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出现认识和接受的差异,导致主观与客观相去甚远,造成教学愿望与教学效果落差大,甚至使声乐教学进入恶性循环。

一、盲目性

声乐教学是一项特殊而又复杂的教学活动,学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往往给教师的具体实践增加难度,教师如果不认真研究每一个教学对象,努力探索教学规律,而是以不变应万变,用特殊的经验指导一般,这种疏忽和懈怠会导致声乐教学中出现一定的盲目性,不仅给声乐教学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影响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

1.选择教学方法的盲目性。

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这种问题之一就是对传统的技艺不加分析地使用,特别是声乐学习中见到的一些歌唱口诀,那是前辈声乐教育家们经过几代人的共同探索和总结,在许多人身上实验后得到的规律性技巧,然而随着科技和知识的不断更新,任何事物都要与时俱进,照抄照搬往往就容易出现机械性和盲目性;还有一些教师用某种方法解决了个别学生的问题,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于是就想试探着在其他学生身上推广施行,想用“一方治百病”的教条主义指导声乐教学,就是用特殊的方法解决普遍的问题,违反事物的客观规律。因此教师必须清楚学生的问题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学生存在的问题千差万别,只有抓主要矛盾,顺藤摸瓜,既让学生尝到学习的甜头,在不同阶段解决不同的问题,又让他们知道学习声乐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必须在循序渐进中提高,这样才能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切忌用任何一种“秘方”解决所有学生的问题。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开方必须通过“望闻问切”了解病情,对症下药。同样一种病,根据病人个体状况和病灶不同,开方抓药时处方就不同、药成分也不同、药剂量更不同,盲目用药则会发生药品不良反应。那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庸医乱治之术,必然会误诊害人。在声乐教学中这种现象不仅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会出现新问题,既浪费时间又严重阻碍学生发展,给声乐教学带来极大的危害。

2.实施教学手段的盲目性。

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抓住学生的主要或重要问题,听完某些声乐专家的讲学或在专家的教学光碟中学到的一些方法技能,不加分析地照葫芦画瓢模仿专家的手段进行教学,甚至男生、女生都用同一种练声曲,同一支歌,给活泼生动的声乐教学套上了枷锁,不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方法,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更有些教师特别喜欢某些歌唱家的声音,总希望把自己的学生也训练成那样的声音,于是让那些嗓子条件好的学生跟着唱片进行模仿,把所有学生都训练出同样的声音,这种违背声乐教学规律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声乐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抹杀了学生个性特色,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歌唱听起来都是一个“味儿”,没有个人特色。沈湘老师说:“艺术是讲究个人特点的,不要人人穿西装,人人穿马褂。一人一个样,要重视个人特点。我不赞成雷同或过分强调共性。真正的出成绩,使你成名获得成功的,倒是你歌唱中富有个性的特点。真正的艺术不是机械的,不是批量生产的工业品。艺术要有特点,包括音色和唱法都要有特点。”[1]学生有自身的条件和腔体,只能发出属于自己音色的声音,盲目模仿专家必然导致四不像,既丢了自己的个性,又毁坏了自己的条件。

3.教学对象声部鉴别的盲目性。

沈湘教授指出:“声部鉴定,是个很严肃的工作,对于每个声乐教员来讲,应该提高到对整个声乐艺术事业负责的高度上来认识。鉴定学生的声部,有的容易,有的不容易,对不容易鉴定的,就要多观察,不能急着下结论,经过训练之后,看看他们是向高了发展容易还是向低了发展容易,那时,经过各方面的考察再确定声部。”[2]由此可见,声部鉴定工作多么重要,不但要考虑学生的嗓音生理结构等方面,而且要考虑学生的音域、音色、驾驭作品的能力。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恰当的母音练声,找准学生的换声点,找到学生最好的音色,还可以通过医院检查声带的长短、薄厚及喉室的客观生理条件等,再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进行综合分析,有了这些客观依据判断才会科学、准确。而丢开客观依据不分对象,任何学生都唱同样的歌、同样的调,势必影响学生的前进步伐。有的学生在初学声乐时由于技术限制,高音唱不上去,教师告诉他是男中音,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技巧,高音有了进步,教师会认为是男高音,其实能唱高音还不一定是男高音,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与刘欢一起演唱原调的《今夜无人入睡》,但没有说他是男高音,而有些男中音则唱不了高音。因此,要有科学的依据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导鉴定声部,尽快合理准确地开发嗓音优势,选择演唱更多自己喜欢的声乐作品,决不能盲目鉴定声部实施不切实际的教学任务。

二、片面性

1.只注重学生的“本钱”。

在声乐教学中有些教师只看重学生的嗓音条件,忽视学生的音乐感觉、理解能力、基础素养等其他方面的条件。在选学生时,总是过于看重学生的天生“本钱”,认为:只要条件好就能唱好,好嗓子的学生好教,在考试和演出中为自己挣得荣誉。这种错误的认识归根结底是教师看不到学生的其他能力和嗓音条件的内在联系,只片面看到嗓音条件是成功的唯一条件,这种认识导致教师在声乐教学中不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限制学生全面发展。当然,好的嗓音条件是幸运的,但不是唯一条件,而现实中有一些功成名就的歌唱家并没有天生的好嗓音,比如意大利伟大的男高音歌唱家恩里科·卡鲁索,他的好友P.M.马腊费奥迪医生所著的《卡鲁索的发音方法》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事实上,卡鲁索的咽喉器官并没有什么特殊,他的较宽的声带和发声器官的别的特点,并不是对他奇妙歌唱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相反地,他的喉咙有缺陷,如果单单依靠他发声器官的条件,他就不可能成为歌唱家……卡鲁索经常提到早年一件有关的事。他在20岁那年,曾因扁桃体发炎,向意大利著名的喉科医生、那不勒斯大学教授F.马赛依(Massei)求医。当他知道卡鲁索是在学唱时,这位名医怀疑地摇头说:‘你还是干别的吧,你没有学唱的喉咙。……因此,使他获得如此伟大的成就的,并不是因为他的喉咙是什么神秘器官。此点,有力证明了我们的理论,即:给喉咙这个器官如此重要的位置,甚至说只有他才能表现出极美的声音,未免太过分了。”[3]

2.重技术,轻艺术。

声乐表演既归属于音乐,又归属于艺术,它的双向功能的发挥全赖于演唱的真情实感、分寸得当、形式优美。声乐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分看重技术的练习,在课堂上除了练习发声练习,就是抠歌中的高音难点,只要技术问题解决了,就意味着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每节课都照章办理,一年下来,学生已习惯当发声机器,一到唱歌就情绪紧张,脑袋空白,面部呆板,早已不知艺术为何物。长此以往,不但不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会给学生的艺术前途产生深远的影响。凡单纯教授技术的教师,往往本人也是这样学就的,不是不知道艺术表现重要,而是自己对于风格、内容、伴奏、剧情、外语也知之甚少,无从教起而已。教师在处理技术和艺术这一对矛盾时要看到技术是为声乐艺术服务的,技术是表现艺术的手段,艺术是目的。当然,不能只注重艺术而忽视技术,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要平衡发展。

3.重实践,轻理论。

正确处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是相当重要又往往被人忽视的一件事。教师过于看重实践而轻视理论研究,会使声乐教学活动陷入片面,或重复劳动浪费精力、时间,或受错误观念影响而遭受大面积和长期的损失。教师的个别经验、个别的体会和手段即使全是对的,只通过个别课像艺人一样师徒授受,效率也是很低,不把经验上升到理论,学生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不容易透彻地理解,容易发生偏移和走形或因孤立片面地夸张某一点而导致离开科学的轨道。正确的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得以顺利进行,声乐理论是声乐实践基础上经思维提炼出的结晶,正确的声乐理论是主观与客观在科学上的统一,它提高声乐实践的准确性和效率,使声乐教学活动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提高声乐教学效率,使声乐教学活动逐步提高到更高一级的程度。我们都熟悉的声乐大师沈湘、周小燕先生,他们曾教出很多优秀的歌唱家,就是因为他们在声乐教学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经过师生共同努力,才取得骄人的成绩。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能否客观分析问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决定了是否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上是教师个人主观消极方面的一些体现,这些消极的思想严重阻碍了声乐教学的良性循环,因此每一位声乐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实现教学中主客观的统一,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晋玮,李晋瑗,编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华乐出版社,2003,2:71.

[2]邹本初,著.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1:45.

[3][意]P.M.马腊费奥迪,著.郎毓秀,译.卡鲁索的发音方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6:5.

猜你喜欢

主观因素声乐教学
舞台艺术实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国家投资项目投资超概算的主观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制约新加坡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基础的主观因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