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之以情说太后,晓之以理纾国难
2016-05-14
“触龙说赵太后”这个故事发生在赵孝成王元年。当时,赵惠文王去世,孝成王刚刚即位,因为年纪太小,所以国家由太后执政。新旧交替之际,赵国动荡不安。秦国乘机攻打赵国,连克了三座城池。赵国祸不单行,处于危难之中。赵太后只好向齐国求救。而齐国提出条件,只有让赵太后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齐国才能出兵,但赵太后深宠长安君,极力护阻,致使长安君做人质之事就此搁浅难行了。国势危如累卵,军情“急于星火”,大臣强谏,赵太后却无理扬言:“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整个事件因此陷入了冰冷的僵局之中。此时此刻,不必说大臣们想说服赵太后了,单是靠近赵太后游说上几句话都比登天还难。怎么办?如果单枪匹马,不计后果,逞匹夫之勇,和赵太后大论“长安君为人质”的事情并反对赵太后的做法,那么这苦口良药、逆耳忠言,无异于批龙鳞,逆圣听,这样一来,谁还敢自取其辱又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呢?
不过,一位老臣撩开历史的帷幕毅然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他便是触龙。虽老态龙钟,步履蹒跚,却用动情的游说、入理的劝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思维灵活、洞察心理、能言善劝、忠心耿耿的谋臣形象。2004年广东高考作文题为“语言与沟通”,许多学生不甚理解,通过品读这篇文章,就能很好地感受到语言在沟通中所蕴有的丰富智慧和艺术魅力。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一文中说得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触龙的劝谏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其表现如下:
一、避其锋芒,以关切之情缓解紧张气氛。触龙请求面见太后,太后怒气冲冲,等待这个自讨没趣的老臣。不过,太后等来的不是直言劝谏,而是嘘寒问暖。触龙询问太后的饮食起居,闲聊着老人养生的话题,言谈中没有了议政的理性与冰冷,话语里流露着人情的质朴与亲切,如初春丽阳,暖人心间;又如盛夏清风,惬意盈怀。不知不觉的闲谈中,“太后之色少解”,其精神武装开始解除,心头的坚冰慢慢融化,心灵之门也渐渐开启。而此时,紧张的气氛也随之缓和,僵局进而也打破了,这就为进一步劝谏赵太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循循善诱、以爱子之情引起太后共鸣。围绕家长里短的话题,触龙先谈自己的年老体衰,继而提出给自己的小儿子安排差使的请求,表达了作为父亲对小儿子的疼爱之情。触龙疼爱小儿子舒祺,而太后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长安君,“父母爱子,其情一也”,太后为此露出宽慰的笑容,心中也随之产生深深的共鸣。接着,触龙抓住契机,用旁敲侧击的激将法说太后疼爱燕后胜过长安君,顺势将话题引向了“长安君与燕后,太后爱谁更深”的论争,赵太后宠爱长安君甚深,自然愿意同他辩驳讨论,触龙也就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针对赵太后的意思便是:太后如果疼爱长安君,就应该为其做长远的打算。这是劝谏的关键,也是解决问题的症结,触龙借此顺理成章地回忆起赵太后哭别燕后并为其祈祷的往事,这一番入心的言语足以让太后为之动情甚或落泪。劝语入心,情动神悟,赵太后明知了爱长安君之“计短”后,便一声允诺,欣然接受了触龙所讲的道理。这正像《古文观止》所评说的:“左师悟太后,句句闲情,步步闲情。又妙在从妇人情性体贴出来。便借燕后反衬长安君,危词警动,便尔易入。老臣一片苦心,诚则生巧。至今读之,犹觉天花满目,又何怪当日太后之欣然听受也。 ”
三、因势利导、以爱国之情纾解赵国危难。俗话说,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触龙以情动人的劝谏已初见成效,但并未真正成功,为了让赵太后彻底心服,最终胜利完成游说任务,触龙又进一步以理劝服。于是,他又不失时机地从赵国的历史说开去,列举了一系列的事实:“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候者,其继有在者乎?微独赵,诸候有在者乎?”通过进一步剖析历代诸侯子孙未能继世为侯的教训,指出其原因就在于“位尊”、“奉厚”、“挟重器多”,却“无功”、“无劳”。触龙并以此做类比,单刀直入地指出赵太后“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让其坐享其成,肆意挥霍,迟早会使其丧失封爵和土地,进而断送了他本应拥有的锦绣前程。至此,言归正题已到火候。此前的迂回曲折,委婉铺垫,至此一针见血,击中要害。触龙义正言辞地指出:如果太后现在不趁此让长安君为国立功,树立威信,一旦太后驾崩,长安君凭什么保持他在赵国的地位呢?这样深远入理的言辞,其轻重利害,断然分明;其切中肯綮,醍醐灌顶。赵太后虽然一时糊涂,又怎能不听之幡然清醒呢?最后“长安君质于齐”,齐国出兵救赵,赵国危难因此化解。这真是: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
在整篇劝谏之文中,触龙不曾言辞犀利、咄咄逼人,却是绵里藏针,委婉见智,这样一来,文章便在迂回曲折中尽显动人情理,在循循善诱间浸润语言光辉,不禁让人诵读流连,口齿噙香,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