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解说词美学探析
2016-05-14潘祖超
潘祖超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和《舌尖上的中国》一样,都有非常高的收视率,这与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解说词是分不开的。解说词增强了人们对于纪录片内容的理解,同时解说词又增强了纪录片自身的美学意蕴。
自然美
解说词的自然美是把纪录片的内容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出来,并伴随着解说者运用声音和表达技巧,让观众丝毫感觉不到刻意雕琢的痕迹。因此,解说词的自然美并非是追求纯粹的“生活化”“自然化”,而是一种“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
在第一集《脚步》中有这样一段解说:“山东人最看重煎饼的质地和口感,煎饼入口回甘,但对人的咬合力是一个挑战。饼卷的演化一路精彩,向南1700公里,广东潮州的春卷,坠碾提拉速度飞快,绿豆畔,葱头白,虾干鱼露,油炸后表皮焦酥,内瓤软糯。再向西1600公里,丝娃娃是贵阳女孩儿的最爱,烫面烙熟,个头小,却能装下20种素菜和4勺蘸水。从形态到内容,从神到行,饼卷的变化千姿百态。这看似食物们的自助旅行,追根溯源,其演变终究离不开人的流动和迁徙。”这样的解说词隐藏了画面剪辑点,使得叙事自然而流畅地从山东煎饼转向潮州的春卷以及贵阳的丝娃娃,避免了画面因大跨度的时空转移给观众带来的跳跃感。解说词的恰到好处,使纪录片的剪辑没有丝毫的无序和牵强,使画面剪切、时空转移显得非常自然,增强了纪录片的流畅性。
《舌尖上的中国2》除了解说词在文本构成上自然、朴素之外,与解说者李立宏的解说也有很大的关系。李立宏自然、质朴的声音将解说词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使观众感到声画恰当的融为一体,达到了“1+1>2”的艺术效果。李立宏解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平实。平实是没有技巧的技巧,是返璞归真的自然之美。因此,平实的解说是对一个播音员真实功力的考验。平实解说的自然美不是不经过任何艺术手段加工的原始美,而是经历了一个情感认同直至激发的再创造过程。任志宏认为:“无论解说也好,朗诵也罢,艺术的诉求只有一个,那便是:返璞归真——它,是人生的境界,是艺术的境界!”①就像我们在片中所听到的那样,这样的解说对于观众来说是一种纯粹的听觉享受,能够将观众带入片中,情感真挚而表达自然,是一种朴实无华的自然美。
形象美
影视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形象,它可以将万事万物尽收于荧屏之中。解说词作为纪录片艺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具有形象性。它的形象性具体表现为:可以弥补纪录片所要表现内容的不足,以生动形象的文本语言化抽象为具象,变无形为有形,使观众容易接受,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审美客体本身的形象美。
在第二集《心传》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经过一天的沉淀,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再次冲洗,更细密的过滤,就可以制作蕨根滋粑。加热,起糊,不断搅拌,直到表面形成凝胶。胶团韧性极强,要驯服它,还得父亲出马。裹上晒干的淀粉,扯成小团就可以直接食用。”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糍粑是一个陌生的食物,即使市面上有卖的,但大多数人对于糍粑的制作工艺也是鲜有耳闻。作为一个纪录片,它不可能完整地将糍粑的制作过程一五一十地详细呈现,毕竟它所展示的不只有这一种食物。因此,针对在后期剪辑当中有所取舍的编排,辅之以解说词,将画面所要传达的意思形象的表达出来,这样就能够让观众很直观的看懂糍粑制作的重要流程。例如:“冲洗、过滤,加热”等词,使画面形象且生动,增强了纪录片的艺术表现力。这种表现方式在《舌尖上的中国2》里面经常用到,其起到的作用也是大致类似。
此外,本片的情感运用也很恰当,化无形为有形,让观众进行深层次的情感领悟。如第五集《相逢》中,在对阿昌家大排档的描述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鲜虾云吞,手工竹昇面,牛筋软糯,虾子清鲜,厚实的味道深刻进这片社区斑驳的岁月。顽强的味觉记忆召唤人们一路追随。”看到这句话,有一定知识储备的人定会心生疑问,味道怎么可能刻进社区的岁月里?显然,这是一种语言修辞方式,将味道与社区岁月相联系,体现的是这种味道的时间久远,对于社区的人来说味道长时间伴随他们,已成为这个社区的一个符号、一个标志、一代人的记忆。解说词运用将味道刻进岁月的艺术修饰,将情感融入到对于美味的坚守,形象的说明了时间虽然流逝,但是斑驳的岁月中依然不变的是对于那种味道的记忆,以及阿昌家对于为忙碌的人群奉献美食的执着坚守。
哲思美
当代纪录片解说词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摒弃了中国传统文论讲求片面教化的功能,转而基于理性赋予自身更加客观的艺术色彩,努力探求一种“意到环中,神游象外”的境界。对于纪录片来说,这种深层次的审美诉求单靠画面语言很难达到,因而解说词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一本质问题。解说词与画面相结合为观众展现出较高层次哲思美,满足了观众对情感审美体验的高层次的审美追求。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意在为观众展现中国不同美食的同时,还进一步深挖了一个个与美食有关的故事,通过故事引起观众对于生命中更深层次的哲理性思考与感悟。在第一集《脚步》结尾的解说词是:“这是剧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这段解说词凸显了纪录片所要表达的情怀,将人与食物进行联系,在讲美食的同时更多的是讲那些与美食相关的人、相关的故事。它不仅是在讲美食,更是通过食物联系到人,其中的意蕴与情怀带给我们一种哲思美。同样在第七集《三餐》中有这样的解说词:“今天,空前丰盛的食物和前所未有的资源困境并存。如果到先辈的智慧中寻找答案,他们或许会告诫我们短暂的一生: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此段由食材的丰富多样与资源的匮乏来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引出了对于人们的告诫,人生短暂,应当知足常乐,我们不应该一味贪婪,应当有节制的对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利用,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纪录片所要表达的精神意蕴与内涵。
人性美
“美的本质在于愉悦情感的激发与切身体验。我们称这种愉悦情感为自由情感。”②而纪录片通过解说词来展示人物情感,从而增强纪录片对于人性的表现方式,是使观众产生自由情感的必要条件。电视画面尽管可以通过强调细节、营造氛围的方式来表达情感,然而无论如何,这种表达也只是一种间接的表达,没有解说词直接且有效。由解说词带来的人性美的真实写照,对于观众来说是一种心灵上的净化与精神上的享受。
在第一集《脚步》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弹涂鱼又名跳跳鱼,是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的鱼类。不要妄想抓住它们,除非舍得用五年时间练就一门绝技。使用5米长的钓竿,6米长的鱼线,捕捉10米开外仅5厘米长的猎物,其难度和精准度的要求,不亚于20米外投篮。”解说词用较简短的文字,将捕捉跳跳鱼的过程配合画面进行介绍,但这段话并不仅仅是介绍。因为,要练就这样一门绝活,需要至少五年的时间,而所捕获的除了那难能可贵的跳跳鱼,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父女之间弥足珍贵的亲情。所以,一个父亲只因为自己的女儿喜欢吃跳跳鱼,才决心花至少五年的时间去练就这个本领,美味中之伴随着父亲那真挚的感情。此段将人性最本真、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在了观众面前,值得观众去回味。同样的父爱还有第三集《季节》中有这样一段:“因为作息的差异,午餐是一家人唯一的共处时间。在女儿眼中,夏季父亲基本都在沉睡,她不知道的是,青蛳也是昼伏夜出。”这一简短的几句,表达了一个父亲为了撑起一个家庭的未来,他需要昼伏夜出获得经济来源,有着与常人不同的作息。无论是亲情还是责任,都是对现实人性的最真实写照,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还有心灵的净化与滋养。
在《舌尖上的中国2》中,透过解说词人们更多看到的是关于人性的思考。虽然人们依然可以看到精湛的美食制作,奇妙而新鲜的发酵过程,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特写,但这些镜头都成了片中点到为止的细节,反倒是人们通过解说词所听到的一个个故事成为了重点。无论是麦客、渔民、农民,还是从事与餐饮有关的人等等,共同构成了该片的一个文化长廊,人们更多的是为片中表达的真实人性所感动,所回味。
总之,自然美、形象美、哲思美、人性美在纪录片解说词中是互为补充,相互映衬的关系。纪录片解说词在为人们描绘一个个动人的画面、感人的故事、心灵的足迹和生命的本义的同时,还激活画面,使纪录片拥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度,从而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栏目责编:吉 庆
注释:
①王小蕴:《纪录片解说平实风格的美学探析》,《新闻爱好者》,2010(22)。
②马立新:《自由情感美学与低碳美学论要》,《理论学刊》,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