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台湾地区本科技职教育发展:经验与借鉴

2016-05-14马燕

职教论坛 2016年6期
关键词:台湾地区发展

摘 要:我国台湾地区本科技职教育在产业经济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普及化等背景下,发展迅速,成为当前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的主流。在多元入学方式、多渠道办学、院校内涵建设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先进经验。结合大陆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探索实际,提出改革考试选拔制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可行路径,推动大陆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台湾地区;本科技职教育;发展

作者简介:马燕(1983-),女,博士,琼州学院区域发展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6-0088-04

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加大了对高层次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要求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完整,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部分地区的普及化要求高等教育发展类型多样化。这都推动着我国大陆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国家亦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主要实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政策,但考试招生制度不科学、办学形式单一、与产业界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制约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探索工作的开展。我国台湾地区本科技职教育起步早、发展快,已积累了许多先进的经验,学习借鉴台湾地区本科技职教育发展的经验,有益于我国大陆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探索和发展。

一、台湾地区本科技职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台湾地区的技职教育史可以说是一部经济发展史,本科技职教育的出现、发展和跨越都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20世纪70年代,台湾地区农业呈现下降趋势,工业和制造业逐渐上升,市场对专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者的需求增加。为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促进经济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发展,台湾政府决定设立工业技术学院,发展本科技职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进入后工业时期,通讯技术、生物科技等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劳动力市场经历了结构性调整和变化。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要求愈来愈高,对中、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大多都上升到本科层次。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台湾本科技职教育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一时期本科技职教育发展规模迅速扩大。进入21世纪,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提高国际竞争力,台湾政府大力推动绿色能源、生物科技、观光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变和经济发展对本科技职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台湾政府对学制、教学、师资等方面陆续推出一系列教育改革,以提高本科技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二)社会观念的转变

受“形而上者谓之理,形而下者谓之器”、“升学主义”、“文凭导向”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对技职教育存在偏见。早期台湾亦深受其苦,但是台湾政府倡导以“实力”与“学力”代替“学历”,采用就业与生涯发展和兴趣为导向代替“职业贵贱”的偏差观念,并从资源投入和政策导向入手,推动技职教育发展,提高技职院校的竞争力,打造技职教育龙头学校,使得技职教育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同,从而引导人们转变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职业平等”的价值观念已在台湾地区生根[1]。台湾还先后借鉴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加以实验和验证,继而进行扩大实施。如本科技职教育发展之初,仿照美国创设技术学院。90年代,为扩大办学自主权,公布《大学教育政策白皮书》,明确指出:“公立高校应考虑仿照美、德、法等国大学之模式,走向法人化”[2]。2003年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训练模式,创办“台德菁英计划”,后更名为“双轨训练旗舰计划”[3]。开放的观念使得台湾得以充分吸取国外本科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并使之本土化,以推动台湾本科技职教育的快速发展。

(三)高等教育普及化

马丁·特罗教授依据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将高等教育分成三个发展阶段,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为高等教育精英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则属于高等教育普及阶段[4]。根据毛入学率统计数据显示,台湾地区1976学年度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40%,到了1990年已达29.65%,1999年己突破50%,2012年高达84.43%[5]。可见我国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己由大众化阶段发展到普及化阶段。

二、台湾地区本科技职教育的发展经验

(一)入学方式分类分型,彰显教育公正公平

2001年,台湾正式废止了技术学院(二年制、四年制)的各项联考制度,实施考招分离制度,将考试与招生分由不同的单位办理[6]。成立技专校院入学测验中心(设于云林科技大学)专门负责有关二技、四技等统一入学测验考试及相关研究工作;技专校院招生策进会(设于台北科技大学)则负责招生事务协调、招生策略审议及招生工作研究改进等工作;招生权下放到各招生院校,由各院校根据自身特色和需求自主选择部分考试科目;教育行政部门则行使监督、管理和评价权力;权责明晰,共同保障台湾地区多元入学方案的实施。

台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多元化的入学方案时,遵循公平均衡和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规范操作机制,根据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实施多种入学方式,并对各种入学方式合理分配录取名额。“甄试入学”分为个人申请与学校推荐两种方式,名额占核定名额的40%。其中个人申请占30%,招生对象是高职、综合高中、一般高中应届或非应届学生均可报名参加;学校推荐占10%,招生对象为应届高职或综合高中专门课程毕业生。“技优入学”分为保送与甄审两种方式,各技专院校提供总招生名额的5%给通过技优入学渠道入学的学生申请。保送是在被认可的国际技能竞赛与台湾地区技能竞赛中获前三名奖项者,免参加考试,直接入学;甄审对象则是被认可的竞赛获奖者或持乙级(含)以上技术士证的学生,参加学校指定项目甄试,达标入学。“分发入学”的招生对象为高职、综合高中毕业生、高级中学已毕业一年(含)以上学生及同等学力考生,固定在每年6月的第二周举行,以统一入学测验成绩加权换算后的总成绩进行排名与录取。此外,台湾教育部门还实施“繁星计划”,目的是为了照顾学习起点较弱的学生和偏远地区的学生,平衡城乡教育资源的落差,体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公平正义[7]。多元化的入学方案不仅为不同来源、层次、能力和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就学通道,还推动了本科技职院校的特色化发展,更彰显了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

(二)私立院校蓬勃发展,激发本科办学活力

台湾地区鼓励多渠道举办本科技职教育,并通过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鼓励私立本科技职院校的创办及发展,为台湾本科技职教育增添活力。现在,台湾私立本科技职院校已成为本科技职教育的发展主体,在数量上也已远远超过公立大学。截止2012年,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共计有77所,其中科技大学有53所,含国立13所,私立40所,而技术学院共计有24所,国立3所、私立21所[8]。

台湾地区私立院校发展之所以如此蓬勃,首先离不开健全的私立高等教育法律法规。通过立法加强对私立高等学校的规范、监督,也为其发展提供保障。《私立学校法》、《私立学校法施行细则》为私立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支撑。台湾政府有意加大对私立院校的财政经费支持,放宽私立院校的收费标准,缩小私立院校与公立院校的差异,并颁布《私立学校奖励补助办法》、《教育经费编列与管理法》、《捐资教育事业奖励办法》等法规,以保障对私立院校办学经费的支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举办本科技职教育的同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保证私立院校的教学质量,台湾政府提高私立院校的设立标准,并加大对私立院校的评鉴,制订私立院校停办及解散的“退场机制”,通过检查评估,强制那些由于各种因素致使办学不佳、招生困难的私立本科技职院校停招、退场,促进私立本科技职院校的良性发展。其次私立高校多元化的办学主体、特色化的发展也是促进其成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以强化产学合作为契机,拉动院校内涵建设

随着台湾本科技职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成为了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台湾政府以强化产学合作为契机,制定一系列计划措施,拉动本科技职院校内涵建设,满足产业经济发展需要。台湾教育部门于2008年着手规划《技职教育再造方案一培育优质专业人力》,主要是对技职教育进行全面性的整体检讨与规划。2010年启动第一期技职再造方案,主要是通过改善师生教学环境、强化产学实务连结、培育具实践操作力及就业力的优质专业人才等,以落实技职教育特色发展及明确定位。为强化学生实用能力的培养,培养产业界所需人才,台湾“教育部”积极推动产学携手合作计划、最后一哩学程、双轨训练旗舰计划等产学合作人才培育方案,并对“技术及职业教育司”进行组织调整,专门设置了产学合作发展科、教学质量及发展科,足见台湾政府对产学合作与教学质量的重视。产学合作人才培育方案,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学校提供实务教学,企业提供实习设备或工作岗位,共同建置产业与学校紧密的教学实习合作平台与预警制度,延续发展技职教育“做中学、学中做”的实务教育特色,达到务实致用。为确保实务教学的顺利实施,本科技职院校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产学合作,并设置产学合作奖对做出杰出成绩的老师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在与企业的持续合作中,教师可以掌握产业趋势脉动,提升自身知识和技能水平,及时更新教学内容[9]。

此外,台湾还成立了跨部会产学合作指导委员会、建立区域产学合作中心、创新育成中心、产学合作资讯网等运作机制。如彰化师范大学的技术学院设立的“创新育成中心”,该中心有近170个企业在其设有工作室[10]。企业遇到技术难题时,及时聘请学校专家协同攻关,企业技术人员也直接承担学校的教学工作。

三、对大陆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探索的启示

(一)改革考试选拔制度

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地方本科院校,其生源绝大部分都来自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和高职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机会很小,通道还没有完全打通。这违背了职业教育内部规律,不利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统一高考的入学方式不能满足人的个性化需求,不利于优秀人才的选拔,更不利于应用技术类高校的特色发展,损害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因此,在制定有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具体考试选拔政策时,应树立多元的价值观,坚持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多元的价值观是多元化入学的基础,要改变“学术至上,文凭第一”的传统观念,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分类别的进行选拔,减轻考生的升学压力。考试的公平、公正也是中国考试历史发展的规律[11]。多元化的入学方案彰显了“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应更加注重考试的公正、公平。

一是,应明确各方职能。考试招生工作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应强化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成立职业教育考试中心,专门负责统一的职业教育考试和相关研究工作;扩大应用技术类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发展特色和需求,自主设置科目考试,多形式的选拔适合人才。二是,应保证应用技术类高校的职业教育生源。《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虽提出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实施分类考试,但对于应用技术类高校却未做明确说明。明确应用技术类高校的各类考试招生名额比例,应主要面向职业教育生源,一少部分面向普通高中生源。这既为职业教育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空间,打通升学通道,又实现了与普通教育的沟通。通过改革考试选报制度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三是,应适度发展第四级教育[12]。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优势,扩大服务领域,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为那些已进入职场需要再深造的人们提供就业和升学机会,也为本科职业教育提供优质的生源。四是,满足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应兼顾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不发达地区考生的教育需求,给予更多的选择机会,真正做到高等教育通向农村。

(二)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大陆地区本科高校多为公立,经费来源单一,市场机制尚未发挥更大的作用。应借鉴台湾地区私立院校办学经验,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增强应用技术类大学的办学活力。

一是,应进一步区分各种社会力量。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不等同于民办教育。2003年《民办教育促进法》替代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民办教育促进法》主要是针对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民办院校进行的法律规定。但社会力量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形式不仅包括成立民办院校这一种形式,行业企业参与教学和课程编写、国家机构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以基金的形式捐助应用技术类高校办学、技术支持等形式也属于社会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范畴。二是,本科职业教育并非义务教育,应通过市场机制配置教育资源,引入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这种办学可以有营利行为,但不能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社会力量办学中的营利,是社会投资者在办学过程中获得的去除成本之后的正当收入,是对其办学成就的奖励,即社会力量办学中的营利是正当合理的,应该将其列入合法的范围。但政府应对此类行为加强管理,保持其健康良好的运行。三是,加大对社会力量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持。本科职业教育本是职业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应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法律法规,对于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行为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资助。通过制定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基金奖励、土地使用、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三)深化产学研合作

紧贴产业需求是台湾技职教育的首要目标。当前我国大陆地区大学毕业生“有效供给不足”和“无效供给过剩”的结构性矛盾现象明显。如何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促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产业需求,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探索的重点,更是难点。

一是,应加强对产学研合作的宏观管理。成立相应的行政管理部门或机构,如产学研合作处,专门负责产学研合作等相关事宜;确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明确规定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各级政府、高校、企业各主体的责任和义务,保障高校与企业双方的利益;支持和鼓励行业企业参与院校课程内容和教学改革。二是,注重地方政府的粘合作用。鉴于应用技术类高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特性,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出台因地制宜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条例》,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积极推动并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应用技术类高校的特色化发展;定期发布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关注中小企业,成立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中心,为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进行指导和服务。三是,创新地方本科高校科研模式。地方本科高校创新科研模式,应区别于传统的科研模式,克服路径依赖,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从生产实际需要出发,注重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与本科教学在学术领域上保持一致,为教学提供支撑、为企业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和技术咨询。地方本科高校的科研如果没有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就无法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学提供支撑,也培养不出符合生产实际需求的合格人才。基于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中心,通过项目、技术支持等方式寻找产学研合作契合点,促进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合作。通过合作高校可以获得产业相关有用信息,与行业企业共同丰富、深化和完善教学内容与手段,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天津.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的关键历史阶段[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9).

[2]薄建国,王素一.日本、我国台湾公立高校法人化改革比较:进程、结果与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3).

[3]陈玟晔.台湾“双轨训练旗舰计划”发展现况与实施效果[J].职教论坛,2013(10).

[4]Trow, M.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R].Berkeley:Carnegie 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1973.(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091983)

[5]陈玟晔.战后台湾技职教育发展与变革[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91.

[6]梁燕.台湾技专校院多元入学制度改革介述及其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07(2).

[7]杨李娜.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化入学制度改革特点探析[J].教育与考试,2011(6).

[8][9]陈玟晔.战后台湾技职教育发展与变革[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89,97-102.

[10]黄鸿鸿.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1).

[11]杨李娜.浅析台湾的大学多元入学方案[J].台湾研究集刊,2005(2).

[12]马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因、问题与出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0).

责任编辑 王国光

猜你喜欢

台湾地区发展
区域发展篇
骇图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两岸版权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