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技术哲学视域下的职业素质教育
2016-05-14高尚荣
摘 要:现代技术哲学是职业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从技术哲学关于技术理念、技术实体与技术伦理的视域看来,职业院校应当加强职业理念、职业社会化与职业道德诸领域的职业素质教育,从而使青年学生尽快从“学校人”转变为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职业人”。
关键词:技术哲学;职业素养;教育
作者简介:高尚荣(1979-),男,河南南阳人,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科技伦理与职业道德。
基金项目: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现代技术风险伦理学前沿问题追踪研究”(编号:14CZX059),主持人:牛俊美;南京科技职业学院2015人文教研课题“文化产业背景下高职文化强校建设研究”(编号:NJCC-2015-ZD-05),主持人:陈霞。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6-0005-05
职业院校大力开展“职业素质教育”是贯彻党和国家“全面加强素质教育”战略的根本任务和必然要求。所谓职业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职业理念、职业社会化与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形成学生的内在职业品格。职业素质教育奠基于教育学与现代技术哲学理论,其中,现代技术哲学源自于德国学者卡普的《技术哲学原理》(1877年)一书,书中提出的“技术是人体器官投影”理论观点,成为后来技术哲学理性化发展、组织化运作和人性化批判的理论起点。此后,德国哲学家德韶尔在《技术文化》(1908年)等著作中分析了由技术理念构成的“技术王国”;美国哲学家芒福德在《机器的神话》(1967年)一书中,揭示了国家力量主导下的社会化“巨机器”技术组织特征;德国哲学家约纳斯的《责任原理》(1979年)一书,提出了技术时代破除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和生命的未来负责的伦理“律令”。这些代表性著作标志着现代技术哲学走出了一个理念构建、组织运作与伦理批判的“圆圈”,具有鲜明的现代特色,经过批判继承,可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在职业素质教育中发挥应有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一、技术理念视域下的职业理念教育
(一)技术理念的基本内涵
“理念论”是一种古老的认识理论,类似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理在事先”、“心包万物”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西方理念论的鼻祖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理念是超越现象的感性与超验世界,它是人类正确知识的来源,也有待于发现的真理世界。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奥古斯丁进一步提出:理念先于万事万物而存在,并起到赋予事物以存在形式的作用。莱布尼茨将理念当做逻辑的可能性。德韶尔的技术理念论提出:理念是人类认识和管理世界的中介,是加工制造活动的前提,技术则是理念的实现,其中,技术发明是发明家在思想中获取理念世界中既有、现成的解决方案,进而借助人工手段加以实施的结果。技术理念也先于人类的实际生产技术活动而存在,生产技术则是“通过目的性导向以及自然物的加工而出现的理念的现实存在”[1]。技术理念论可以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范畴,总体上是主客观颠倒的,但它强调了技术理念的重要性并论证了技术构思的现实转化过程,因而被尊为理性主义技术哲学的代表,对当代职业素质教育中的职业理念教育也有着重要启迪。
(二)技术理念与职业理念的关系
技术理念是贯彻在职业理念中的思想逻辑,职业理念是技术理念在职业活动中的展现与具体化。职业理念是从业者在职业工作中对职业技术、职场技能、职责要求与职分任务等岗位活动内在要求的体悟与把握的结果,其中关键的理念就是对职业技术的把握能力和信念。随着当代职业技术的高端化和职业岗位管理的标准化,职业活动基本上有了可以循迹学习的指导系统,并以员工手册、技术说明书、岗位职责、操作要点乃至广告文案等实用文本的形式展现出来,当这类技术和岗位文本被纳入到职业教育领域,就形成了类似“技术理念王国”的知识系统,初学者通过把握这些操作与管理要求,就能较好地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现有职业教育中开展校企合作多重视企业技术设备和企业文化引进,但对技术操作要领与岗位说明等一线实用文件关注不够,应当加以克服和弥补。
(三)开展职业理念教育的途径
1.提高职业岗位认识水平。根据人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规律,建立健全职业理念,需要从岗位认识开始。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因受到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学生入校后就接受专业训练,但对于未来专业知识的应用环境却没有专门的教育,导致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因此,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岗位认识教育十分必要。具体来说,职业岗位认识包括专业认识实习教育和职业岗位实习教育两个环节,其中,专业认识实习一般在学生入校时进行,通过组织学生深入本专业教学、科研、服务与管理场所和过程,开展师生对话,认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流程及其知识体系,引起对专业课程的求知欲望,树立学习专业知识、推动专业发展的雄心壮志,有助于学生踏踏实实学好本领,抵制盲目“转专业”现象。职业岗位实习一般在学生毕业时进行,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文件要求,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实训时间应达到6个月,推动学生通过一线管理、服务与生产活动,切实领会岗位要求,反过来指导学习实践,并预先制定好在岗学习与培训计划,做到工作与学习两促进,将学习作为生活方式,做到学以致用,实现从学生角色向知识型员工身份的角色转变。这里应当明确顶岗实习的性质是教育,而非实践中常有的“顶岗劳动”或“顶岗生产”,甚至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的倾向[2]。通过职业岗位认识教育,使学生建立起整体性的专业和职业印象,形成专业认同感和荣誉感,树立在本专业领域建功立业的理想信念。
2.丰富职业技术理论知识。现代科技发展进入了“科学—技术—应用”相互衔接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阶段,科学原理成为技术开发的前提,技术开发成为科学发现的结果,工业化应用成为技术开发的主导方向。对于工业生产来说,技术功能的发挥离不开人的要素,人在技术的武装下成为具有能动力量的生产力要素。职业教育作为技术技能型员工的培养者与提供者,需要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加强理论知识传授效果,而不仅仅是操作技能的反复训练,才能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深厚潜力,避免陷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泥潭。例如,仅仅训练照明安装而不熟悉串并联原理,就难以成为优秀电工;仅仅掌握刨工技能而不熟悉切削原理,就不能成为优秀刨工。因此,在职业教育中通过督促学生加强对科学知识、技术原理、模型、核心概念及相关学科知识的识记与理解,才能促进学生知识的系统化,尤其是对于理工类教师,针对知识基础不够扎实的职校学生,不能在基础知识尚未扎实和牢固的情况下一味强调“理解”。当然,在职业院校学时普遍紧张的情况下,理论学习不一定要大量增加课时,而是要千方百计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这是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3.加强职业技术迁移能力。职业技术迁移能力是指人们将技术培训中所习得的理论知识、动作技能、工作经验、思维方法和行为模式等方式方法,创造性地转移和应用到新情境中,有效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时所体现出来的职业素质。由于当代科技迅速发展,技术岗位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职业要求不断提档升级,这就要求从业者能够“吐故纳新”,将以往岗位中积累的学习经验和通用性知识,应用到职业岗位变化带来的新问题之中,从容应对工作过程中突发事件,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在对新事物新问题进行立体化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理性化处理,以既有的知识作为铺垫,融合吸收必要的知识理论内容,使自身职业能力和工作技能得到创造性发挥,逐渐成长为科技型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性、创新型劳动者。
二、技术实体视域下的职业社会化教育
(一)技术实体的基本内涵
“技术实体”是指社会生产组织中通过职业教育或生产实践活动,获得并分享着共同技术理念、技术路线和伦理规范的技术共同体。1980年美国技术史学家康斯坦特提出:“技术共同体就是以共同的技术范式为基础而形成的技术专家群体。”[3]其范围被限定在技术专家层次,共同特征在于“技术范式”:即某种技术领域内被普遍接受的“基本原理、程序、方法、认知”,并转化为共同体成员所熟悉的技术工艺、流程、程序、规则等技术规范。在此情况下,“当集体被赋予真实而完整的伦理性,或者说当被赋予健全而现实的伦理精神时,集体就转化为实体。”[4]随着现代工业走向“产、供、销”一体化,通过技术媒介而联系起来相关人员囊括了技术人员、生产者、销售者、管理者、使用者、服务人员等,并使这些人员成为基于理性基础上的利益相关者,推动了技术共同体向社会共同体过渡。各类技术构成的整体建构了社会赖以运行的物质基础,日益具有社会意义。美国哲学家芒福德将社会化的技术组织与生产活动看作“巨机器”[5],即包括传统产业如农业、水利、大型工程活动中以社会化力量动员大量人员一致行动,更包括工业化社会中工厂化组织与流水线生产活动,巨机器具有规模化与集中化特征,推动分工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巨机器其实揭示了现代生产和职业生活中组织化与社会化共进的现象,对于从业者认识现代企事业单位组织的管理模式、走向职业社会化有着积极意义。
(二)技术实体与职业社会化
职业社会化即个体在人生发展中所进行的与职业有关的社会化,包括学习职业知识、形成职业意识,选择职业角色、应对职业变动的整个历程,是青年社会化的深化与完成。技术共同体是职业社会化的实现场域,职业社会化是技术共同体的基本功能。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化成为社会成员终身学习、调适和适应社会的过程。技术共同体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而且是承担着社会运行的物质生产子系统,其担负的社会功能是具体实在,技术共同体成员需要按照技术标准和社会要求履行自身的职责,才能达到社会期待,受到社会肯定。在这里,技术标准构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社会标准,此外,技术共同体还以规范教育、行为模式和技术路线等方式,将新员工不断吸纳到技术共同体中来,推动员工将共同体的特定准则和规范加以内化,进而形成合乎社会规范的职业行为。职业社会化对于人们维护个人与职业、个人与社会的正常关系、成为真正社会意义上的独立的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在职业社会化的基础上,人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才能进入社会分工体系,使自己的劳动得到社会的承认[6],从而将个体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获得社会收入、福利、权利与机会,使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根本变化,提高职业生涯的成功率以及人生的满意度。
(三)促进职业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1.提高职业活动专业化能力。职业人士队伍的扩大和专业化发展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化社会的基本趋势。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曾指出:“在高等社会里,我们的责任不在于扩大我们的活动范围,而在于使它们不断集中,使他们朝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我们必须划定我们的范围,选择一项确定的工作,全心全力地投入进去。”[7]职业社会化的根本要求是运用专业技术为社会服务,这就需要从业者发挥自身拥有专门化的知识和技术,必要时借助于行业技术共同体的支持,按照科学的标准,发挥专业工作者的优势,破除低效的习惯性做法,为社会公众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专业化建议,有效解决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难题,促进生活和工作质量改善,促进社会进步,从业者也由此获得职业工作者的称号,维护职业共同体的社会声誉和整体利益。
2.树立职业团体认同意识。职业工作者技术共同体是一个松散的职业团体,其纽带与认同主要依托职业技术标准、行业规范与道德认同等。同时,技术共同体作为社会分工体系下的一个具有生产及服务功能的子系统,其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与社会其他系统的资源交换。为此,技术共同体中的从业者需要树立团队认同意识,即学习掌握本行业开展职业活动的普遍行为模式、技术解决方案与产品服务保障策略,落实行业操作规范,执行行业行为规范,遵从行业公约与规章。在职业活动中对于技术先进分子给予必要的尊重,并抱着虚心的态度学习推广其先进经验,弘扬合作与分享的职业价值观;对于危害本行业的职业败德行为主动予以抵制,激浊扬清,形成良好的职业活动氛围。
3.掌握社会工作方法技能。职业社会化过程是个体按社会需要学习知识、训练技能,进入职业领域开展专业化社会服务的过程,其始发点与落脚点都在于社会,因此,从业者必须掌握必要的社会工作理论、方法与技能,从而使自己的职业活动符合社会实际需要与文化期待,得到社会的接受与肯定。为此,从业者在职业技术初期阶段,可以运用诸如社会调查、社会观察、社情研究、实地考察等办法,深入了解区域社会关系与社会文化,从而使技术服务符合社会诉求,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例如,太阳灶在我国西北地区曾遇到推广的难题,其原因之一就是被当地群众认为冒犯了太阳神而受到冷落。在技术服务与推广阶段,从业者需要本着职业精神和专业优势,根据群众技术需求现实状况作出具体的分析,并设计技术方案,与技术使用者共同实施方案,解决其问题,并及时加以诀窍与方法传授,从而使技术活动发挥更好的社会效应。
三、技术伦理视域下的职业道德教育
(一)技术伦理的基本内涵
技术伦理是社会伦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一般的道德理论及规范体系在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技术伦理产生于技术负效应不断加大的时代,具有与生俱来的批判属性,它试图通过对技术伦理后果的分析与揭露,在技术活动中贯彻公平、公正、尊重、无害等伦理原则,促进技术活动中动机与效果的统一,维护技术行为正当性与技术活动的正义性,调节好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代际之间的伦理关系,赋予技术“行动者”以伦理责任,促进技术伦理建设[8]。在伦理责任研究方面,德国哲学家约纳斯提出了新的伦理“责任原理”:“你的行为必须是行为后果要考虑到承担起地球上真正的人的生命持续的义务。”[9]这一“伦理律令”在形式上是超越社会人际关系樊篱的“远距离伦理”,在性质上则是超越功利主义的自然价值伦理,与我国传统哲学主张的“仁民爱物”、“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生态价值伦理有着内在一致性。这种强调以责任与生态的技术伦理思想,对于培养具有担当精神与环保意识的职业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价值。
(二)技术伦理与职业道德的关系
职业道德是有着共同劳动方式的从业者在其职业关系中,为维护共同的职业利益所遵循的道德准则、规范和要求的总和。职业道德可分为普遍职业道德与行业职业道德等类别,前者是各行业职业道德的共性特征,强调在职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忠于本职、恪尽职守、敬业精业等普遍要求。行业职业道德则体现了行业性特色,包括不同行业的职业习惯、行业传统、规约、誓词、纪律乃至注意事项等。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与技术伦理有着内在一致性,是技术伦理的具体表现形式与训练操作指南,技术伦理是行业职业道德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底蕴,它不但能够保障不同行业职业活动的顺利进行,还能够从职业信念与使命的高度引导职业行为,对社会分工和技术发展产生有效的伦理保障作用。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1.增强职业责任教育。随着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各类技术产品的作用日益扩大,作为技术产品的提供者,技术工作者肩负着越来越大的职业伦理责任:其基本要求是对技术产品的使用者的安全、健康负责,其更高的要求则是对“人-社会-自然”超大系统的持续健康存在负责。为了促使学生在未来工作中能够自觉担负职业责任,职业院校应当挖掘责任教育资源,提倡勇于负责、“人人有责”的作风,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责任伦理教育,提高从小事做起,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和对职业负责的意识,提高学生承担责任的意志和能力。
2.增进职业规范教育。随着现代社会职业门类的增加和生产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规模化需求,职业教育超出了“学徒”关系走向规模化、批量化培养,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中采用科学化教学手段,使用量化的方法限定课时,这种方式对于知识和技能教学是合适的,也是必要的,但对于难以量化的职业规范教育则显得效果不佳。如果说传统的学徒制下教育者同时身兼职业规范示范者的角色,现代职业学校则实现了知识、技能教育与职业规范教育的分离,职业规范有所虚化。为此,职业院校应当在现有框架下促进专业教育中的职业规范教育渗透,促使学生将工作原则、执业纪律、违规罚则等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职业规范的积极践行者。
3.形成从业者的职业良心。当代职业工作者因掌握专业知识、受过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服务社会的理想与职业行动,因此类似于启蒙时代公共知识分子所承担的“社会良心”角色,在职业领域中形成和保持“职业良心”:即超越狭隘的利益视域,站在道义立场上对公共利益、社会公义和慈善事业等事务的无私关怀,并能够以崇高的道德境界评价和指导自己的职业行动。从业者职业良心培养应从职业良知、职业情感和善良意志等方面深入进行。这就需要推动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明辨是非,富于同情心,主持正义;保持对职业活动的热情与兴趣,务实肯干,敬业尽责;强化执行职业道德规范的坚强意志,将职业道德与荣辱意识结合起来,净化职业动机和职业意向,做到自律、自强,捍卫职业荣誉,维护职业操守。
参考文献:
[1]王飞,刘则渊.德韶尔的技术王国思想[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5):36-41.
[2]韩洪建.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教育[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2.
[3]曾国屏.当代自然辩证法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69.
[4]樊浩.道德哲学体系中的个体、集体与实体[J].道德与文明,2006(3):16-20.
[5]吴国胜.芒福德的技术哲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44(6):30-35.
[6]黄蓉生.青年学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157.
[7][法]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359.
[8]陈凡,娄成武,赵迎欢.高技术伦理学[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23.
[9]张旭.技术时代的责任伦理学:论汉斯.约纳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2):66-71.
责任编辑 殷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