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业“春晚”十二年

2016-05-14肖建中庞向辉胡延征陈慧

新闻爱好者 2016年6期
关键词:春晚河南日报特刊

肖建中 庞向辉 胡延征 陈慧

新春佳节,一纸飘香。2016年2月8日,农历丙申年正月初一,《河南日报》一年一度的春节特刊新鲜出炉,再一次引起业内同行的关注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这期报纸,也是《河南日报》自2005年改扩版以来,连续推出的第12期春节特刊。12年来,河南日报新闻出版部一批又一批的采编人员,不断开拓思路、推陈出新,逐渐把春节特刊办成了在全省乃至全国都颇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拳头产品”,被誉为河南报业的年度“春晚”之作。不少版面获得河南新闻奖等重大奖项,并多次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及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新闻阅评》的点名表扬。

自2005乙酉鸡年至2016丙申猴年,恰好十二生肖一轮回。抚今追昔,回首这12年来《河南日报·春节特刊》的发展变化,与同行和读者分享其中的甘苦与得失,也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情。

一、春节特刊的诞生与演变

(一)抓住改版契机 拉开“春晚”大幕

实际上,在春节期间集中推出一些烘托节庆气氛、反映节日生活的报道,是《河南日报》久已有之的传统,偶尔也会冠以“春节特刊”之名。但当时的这一类报道,首先是缺乏前期的统一策划,往往是根据随机的来稿情况临时做整合处理,编辑意图和主题都不够明确;其次是客观上受传统版式规范与技术手段制约,这一时期的“春节特刊”在版面设计与视觉表达方面,也很难出现大的突破,与平常出版的报纸相比,特刊之“特”并不突出。

2005年,以《河南日报》正式启动改扩版为契机,当年的春节特刊首次全彩印出版,令人眼前一亮。与此同时,新的模块化版式规范的启用,也让新闻图片的使用突破了以往的限制,视觉冲击力大幅提升。这一年的《河南日报·春节特刊》,虽然仍存在版面创意不够新颖、信息分类略显杂乱等不足,但划时代的报纸形态与报道形式,为后来者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二)突破常规设计 面貌焕然一新

经过前一年的探索,2006年的《河南日报·春节特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质变”。这一年,特刊首次分别以一、四版和二、三版通版的全新形式推出,辅以图片、漫画、剪纸、对联等大量视觉元素的使用,形成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编辑有意将领导活动、当日新闻、服务信息、生肖文化等不同类型的稿件分为若干板块,既做到了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又显得杂而不乱、井井有条。

2006年的《河南日报·春节特刊》,以其突破性的创意设计,在全国各级党报的春节报道中独树一帜,引发了媒体同行和读者的广泛好评。中宣部《新闻阅评》也对《河南日报·春节特刊》予以高度评价,认为“《河南日报》呕洒心血,春节版面刻意创新,使人不仅耳目一新,而且深受教益”。

(三)突出新闻策划 实现“内外兼修”

2006年之后,随着版面设计水平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河南日报·春节特刊》的形式愈加精美;与此同时,特刊的内容也逐渐趋向专题化、深度化,从以往过于强调视觉效果和热闹气氛,迈入“内外兼修”的境界。这其中,新闻策划功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在春节前一周左右,新闻出版部的编辑人员就在总值班与值班主任的带领下,开始策划特刊选题;选题确定后,即联系采访部门提供相关稿件,同时美编开始设计版式;稿件通常在除夕之前两天左右即可全部到位,开始进入组版程序;版面初步制作完毕后,再经过领导审阅和修改的环节,春节特刊才算大功告成。

通过这套“提前谋划、确定主题、采编联动、后期加工”的流程,《河南日报·春节特刊》近年来涌现出不少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完美结合的精品之作,如2009年以八“牛”之口点评社会热点的“扬鞭奋蹄 八牛贺岁”特刊,2011年14个普通读者讲述“我的大年这样过”的主题特刊,2013年微博盘点河南大事与网络红人的“织着围脖看中原”特刊等。

在突出新闻策划的理念引领下,近年来的《河南日报·春节特刊》主题更加明确、突出,内容更有针对性和可读性,已逐渐从“全面开花”的“大而全”,变为“精准打击”的“小而美”。

二、春节特刊的特色与风格

走过12年的成长之路,在符合新闻宣传规律及自身定位的基础上,《河南日报·春节特刊》逐漸形成了比较鲜明的特色与风格。

(一)立足百姓视角 营造浓浓年味

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意义重大,它承载着太多的情感、伦理、愿望和梦想,如何让版面充满年味,走近读者,是《河南日报》历年春节特刊努力的方向。

生肖文化是春节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肖元素也是春节版面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几乎每一年的《河南日报·春节特刊》,都会围绕生肖做些文章。像2006年的春节特刊,就专门在二、三连版上策划了“狗年说狗”板块,介绍有关狗的掌故、佳话,读来趣味盎然;2007年农历猪年,编辑邀请8位属猪的读者送上新年祝福语,从即将出生的宝宝到耄耋老人,年龄依次相差一轮,可谓另辟蹊径的巧妙安排;2008年二、三连版推出“‘鼠不完的故事”“‘鼠不尽的年味”两大专题策划,前者介绍了属鼠的名人、历史上的鼠年大事等生肖文化知识,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后者选取了7个年代的7个过年故事,唤起了不同时代读者的春节记忆。

春节是举家团圆的节日,总有一些人或事拨动着我们的心弦。2007年《河南日报·春节特刊》二版以“家”为主题,请8位普通百姓讲述自己的家庭故事,分享自己的过年感受。他们中有对妈妈心存愧疚的编辑、有初为人母的青年歌唱家、有回家团圆的志愿者、有对故乡魂牵梦萦的美籍华人、有流浪少年儿童辅导老师,还有在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采煤工人、交巡警、值班医生。稿件清新朴实、真情流露,颇具感染力。另外,编辑还配发了“编读手记”“名人笔下的春节”“名人‘家语”,使“家”的感觉更加浓厚,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在这难得放松的假期,如何为读者服务也是编辑关注的重点。2005年春节特刊报道了“拼车”回乡、网络拜年等过年新时尚,2006年编发了如何过年的“春节宝典”,2007年介绍了国内多地的民俗新风,2012年“乐在河南”综合了河南省内多地有名的庙会信息,这些稿件的组织和整理不仅丰富了版面,开阔了读者视野,也增加了春节特刊的实用性。

(二)立足政经大报 回味年度热点

春节意味着农历旧的一年的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河南日报》作为河南省委机关报,回眸过去一年的河南大事、展望新年的民生期盼是应有之义。

2008年《河南日报·春节特刊》的“共话奥运”板块是《河南日报》紧跟时政、紧跟新闻的精心策划,可圈可点。这一年最受国人瞩目的当数将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编辑请河南体育界明星介绍了备战奥运会的情况,并配以照片,让读者能提前一睹河南运动员的风采。

2013年至2016年的《河南日报·春节特刊》均以盘点年度热点、大事为主。2013年的特刊集中展现了“励志女神”刘洋、“诚信鸡蛋哥”、卖瓜救妻的“西瓜哥”、郑州“全城吃面”救助患病老板等往年引起热议的人和事,回首这些难忘的画面与瞬间,再次彰显了社会正能量。2014年至2016年,《河南日报·春节特刊》连续三年以“河南年度汉字”为主题,回顾河南省经济社会等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对百姓生活产生的重要影响。2014年的年度汉字是“飞”,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奋飞”启航,产业集聚区竞相“腾飞”,大物流、大枢纽、大交通“飞速”发展,民生改善不断“飞跃”,一个“飞”字串起了河南的大发展、大变化。

诗歌亦虚亦实,可回顾、可憧憬、可寄情,感情充沛,朗朗上口,是春节特刊历来倚重的版面元素。2008年《河南日报·春节特刊》刊发的《和谐春色》讴歌了2007年“嫦娥一号”奔月、战胜雪灾、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到来等大事件,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意气风发。2009年二、三连版的两首长诗歌《扭身望鼠》《牛气冲天》回望过去,祝福新年,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比较出彩。

(三)立足创意设计 打造别样“春晚”

春节特刊需要营造喜庆、祥和的气氛,但如果仅靠剪纸、春联、灯笼、爆竹、窗棂、祥云等这些中式元素简单地堆砌,只会貌似热闹,读者看了无味,编辑也没了激情,版面还是要有思想、有创意。纵览《河南日报》这12年的“春晚”,不乏别出心裁之举。

所谓春兰秋菊,各有千秋,《河南日报》每年的“春晚”创意也是如此。2009年《河南日报·春节特刊》二、三版《扬鞭奋蹄 八牛贺岁》,版面策划和稿件质量都值得称道。虽然也是主打生肖牌,但编辑醉翁之意不在“牛”。“华尔街金牛”号召大家在金融危机之际鼓舞信心“牛转乾坤”,“奶牛”抨击了“三聚氰胺”事件并呼唤严格监管,残奥会吉祥物“福牛”回顾了奥运年经历的“牛”事……采用拟人化的口吻,借八“牛”之口反映社会热点和百姓关切,语言诙谐生动,读来让人欲罢不能。

“八牛贺岁”的创意需要细细品味,而2016年《河南日报·春节特刊》一版初看就会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报纸,映入眼帘的就是四个大字“新春快乐”。妙的是,这四个套红大字还是《新生初啼除旧岁》《春日晓读最怡情》《快意空港筑巢暖》《乐看脱贫圆梦时》四篇消息标题的第一个字,分布在四方形的四个角。中间两个窗棂交错的位置嵌入一张拜年的喜庆照片。“拜年”加上祝福语“新春快乐”,《河南日报》借版面东风向全省人民送出了新春祝福。从标题制作到版面布局,编者的精心、用心,可见一斑。

特刊版面最能体现纸媒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的创意实力,对于春节特刊,大到版面布局,小到边角旮旯,他们更是下足了功夫。《河南日报》2012年春节特刊二、三连版被框在一个大灯笼造型里,节日气氛呼之欲出,2013年二、三连版则用电脑显示器承载,契合了“织围脖”的主线。2008年二、三连版屏风、窗花与四首古诗的自然交融也是亮点之作。如此这般的创意不胜枚举。

三、结语

从12年前蹒跚学步的孩童,到12年后风华正茂的少年,《河南日报·春节特刊》走过了一段光彩照人的成长之路,即将迈入新的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发展阶段。古人以十二年为一纪,《国语》有云“蓄力一纪,可以远矣”。历经12年的探索和积累,我们将继续在立足政经大报定位、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主动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常态,以勤勉务实、与时俱进的态度把春节特刊长久办好,奉献给读者更加精彩的报业“春晚”。

(作者單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编校:赵亮

猜你喜欢

春晚河南日报特刊
脱口秀评论缘何引起关注——以河南日报新闻评论节目《问“侯”两会》为例
构建三点着力的内容布局——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豫直播”为例
扮靓“面子”强壮“里子” 锻造精品党报的必由之路——河南日报2018年改版创新亮点
多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在家庭中的位置
从春晚《天地人和》节目谈武术表演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四项“深”功夫讲好农民新故事——《河南日报》三农重大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从春晚的“槽点”看当代受众的娱乐需求
两会特刊
奥运特刊
奥运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