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野诗歌创作论

2016-05-14伍晓莉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诗歌

伍晓莉

摘 要:梦野是陕北70后诗坛上的生力军,先后出版《情在高处》《在北京醒来》等诗集,其诗歌具有深扎的根性;迎拒与挽留、温暖与寒冷、现实与记忆、疼痛与慰藉两种不同的精神维度:晓畅之美等特点。

关键词:诗歌;根性;精神维度;晓畅

梦野是陕北70后诗坛上的生力军,其先后出版《情在高处》《在北京醒来》《五色土》等诗集,仔细品读他诗歌,就会发现陕北和神木,不仅是他的书写之乡,话语之乡;更是念想之乡,情感之乡,生命之乡,灵魂之乡!翻开他的诗,扑面而来的是质朴,是深情,是美好,是坚韧,是慷慨,是思考,是无声的呐喊,是有形的苦涩,是深挚的热爱,也是浓郁的无奈……而梦野的诗歌也有着其浓郁的特点:

其一梦野诗最大的魅力来自那方高天厚土和对故土无比深挚的热爱,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深扎的根性。广袤乡土是人类生命之源,对诗人来说,能够与乡土建立精神关系,融进大自然,其所赢得的不仅是土地化育和接纳万物的宽阔胸怀,更是内心的真实、生活的充实与心灵的诗性和根性。梦野便是这样一位生命体验里凝望乡土、守望乡村、拥有乡魂的大地的伤怀与歌者,一位将精神栖身于乡土而始终保持质朴的心性与真情的诗人,一位脉搏与乡村一起跳动而永不失赤子之心的作家。不管是《情在高处》还是《在北京醒来》,只要是沾着他的故土,诗性就更肆无忌惮的飞扬起来,他写陕北写神木写矮下去的村庄写父亲写母亲写乡亲都蘸着乡野和岁月的汗水、泪水、欢歌、笑语还有灰尘,诗里汩汩流淌而出世俗的、民间的烟火滋味,让你觉着所有的渺茫与沧桑都在近旁,那就是你的呼吸,你的命运,那些荒草、淤泥、墓碑、麦地、树林、河流……那些亲人、乡人、亲情……都与你须臾不可分离。在此不一一引述梦野的诗,因为在我读来,梦野每一首关于故乡的诗里每一行每一字,都带着陕北汗水的咸涩、泪光的晶莹、刺骨的疼痛,真真切切感染和点燃对于那方土地熟悉的每一个心灵。

其二、梦野的诗歌同时具备了两种不同的精神向度:迎拒与挽留、温暖与寒冷、现实与记忆、疼痛与慰藉;其因一诗人有着乡野生命履历无比温暖的感怀与记忆,另一方面则是乡村和个体在强大的工业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剧烈阵痛与温润的农耕情怀的分裂。正是这种历史、生存和现实在诗人的内心洒下无尽的芒刺,而同时诗人仍然一往情深地爱着他的乡村、他的记忆,这些感触在他《矮下去的村庄》的组诗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个村庄 就只剩下塌墙烂院 只剩下时间 空空荡荡”。

梦野诗歌中,记忆、经验和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成为强大的载体,其上负载着黑色地带的挣扎、卑微的生存场域以及阵痛,比如:“要找女友了 你总是不住气躲藏,洗了又洗 光阴依然在你脸上 找寻到了 黝黑的 一个个点”;“趁着农闲挣点小钱 一次进城 命运就将你抛进深渊”。对待城市,对待已经进城的老乡和自己,梦野是矛盾和纠结的:知道时代的列车轰隆隆向前,然而身体与物质走得太快,灵魂和精神跟不上的挣扎和批判无疑成为吸附诗人灵魂和良知的巨大能量的磁盘:“北京太大 挤的不是高楼 绿地 行人 挤的是地名 一个个悬在空中”;还有“我们活在铁笼里,一直在锻造 只是他们在禁闭里 我在防盗窗里”,而乡村农居所承载的,是与城市截然不同的山居生活,是未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纯净,淡然,朴素,安静。在梦野的诗里和心里乡村是人类的故乡,是如他这样城市人的精神家园,所以无论走到哪:“梦走来 有着茂盛的叶子 如故乡的小草 能医治百病”,诗人期望:“不要从我的体内取出黄尘 黄尘来自娘胎 来自祖辈 不然我就没有大山 和大山撑起的晴空……不要从我的体内取出燕子 不然我就回不了故乡 回不到春天”;所以,对着日益矮下去的村庄,在暗夜和秋风中弹响生命竖琴的诗人该领受了怎样的沉重和无可追寻:“ 从城里新买回一把锁 就意味着这村 又要 少一家人;少了炊烟 忙碌 话语 笑声 祥和 却多了村人的一种思念 少去的这家人 就像少去乡亲们的血脉 肌肉 骨骼 那种疼 无法改变”。所有的诗句表明梦野真的是用自己的血液、体温和身躯直接感触和雕琢关于故土的所有细节,诗歌在与土地,天空,作物,亲人,城市,社会的面对中反思、辩难、诘问、展开,从而也造成其诗歌的无比张力。

第三点,梦野的诗带有独特的晓畅之美。正如有人说:诗要从“近俗”起始,最终达到“脱俗”。不因写俗而流俗,却因脱俗而清丽,梦野的诗恰恰不说拧话,不绕弯子,要么具有某种直指人心的禅意,要么就是有甚说甚。比如,他的许多短诗都是采取“小叙事”的方式,给你讲故事、说“过程”,把一件事清清楚楚地告诉你。在梦野的诗歌中,往往是一些极平凡的人、极平常的事、极普通的场景构成了社会生活画面的全部内容。他的诗题材广泛,想象丰富,主题鲜明,构思精巧,情感浓烈但语言朴实,明白晓畅。

“哪里有贫乏,哪里就有诗性。”海德格尔的说法更让我对梦野抱有高远的期待,作为一个诗人,仅仅咏唱、仅仅记载或仅仅批判也显然不够。如何才能成为“大地的转换者”,把陷入现实迷误的大地转换成诗意的大地,把可见(人们意欲占有的物质的东西)转换成不可见(心灵内在的东西)?一个诗人,就是一个生命的耕耘者,一个灵魂的探索者,一个精神的引领者,一个心灵的挖掘者。我们期待未来的梦野!

参考文献:

[1] 梦野.情在高处[M]. 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

[2] 梦野.在北京醒来[M]. 太白文艺出版社,2010.

[3] 葛水平主编 .梦野作品评论选[M]. 太白文艺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忍冬
我的诗歌
第六届中国当代诗歌奖评选启动
谁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七月诗歌
我是小诗人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90后”诗歌小辑
小小诗歌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