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容美纪游》之景色描绘
2016-05-14李凤林
李凤林
《容美纪游》是清代顾彩游历容美土司期间所写的日记。虽为日记,但诗文并载,相得益彰,是其特色。文以记事,将自然、人事、心情融为一体。记事有条理,描摹生动,文词朴雅,引人入胜。诗以抒情,或即事抒怀,或借景生情,或怀古,或讽今,兼具各种体裁。在文化方面,有更为丰富的叙写,对特定时期的容美文化现象的描绘,都会引起我们对这片神秘土地的浓厚兴趣,而奇风异俗,珍禽怪兽,山光水色,甚至履艰涉险的穿插描绘,往往令人如身临其境,心魄为之震动。而最引人入胜的则是对于途中的景色描绘,犹如巨幅山水画卷向人们缓缓展开,让人身临其境,流连忘返,陶醉其中。本文将以其中的诗文为例,浅析其景色描绘之美。
他在山行入松滋界时写到:冒雨褰赏径涉川,四围山色尽苍然。六丁未鑿疑无地,一线初开忽有天。叢箐九秋藏虎豹,奇峰千仞礙鳥鳶。相呼直到清虚境,我欲穿云抱石眠。这是作者入松滋界给我们描绘的景色,虽然冒雨前行,但山色苍茫。“四围山色尽苍然”诠释了雨中独特的山色苍然之景,把眼前的山水虚幻成了朦胧的仙境。“六丁未鑿疑无地,一线初开忽有天”一个“疑”字,既是对所见之景的惊讶,更是对仿入仙境的慨叹。“一线初开忽有天”给我们展示的是一线天,一个“忽”字更是把所见之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山色茫然,奇峰千仞,引发了作者“欲抱石眠”的感慨,可见景色之美,作者之陶醉。
在薛家坪他说:此路艰如十八盤,身处地底忽云端。短短两句,展现给我们的是路之艰之险之奇。
在渔阳隘他又感叹道:未了前坡更后坡,紫台凌乱石嵯峨,山当秀处人偏少,花正开时雨恨多。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山坡,高高低低,起起伏伏,苔藓丛生,石奇山险。而“山当秀处人偏少,花正开时雨恨多”既是在写景,亦不乏哲理。山色秀美的地方往往人烟稀少,也正是人少才更显得山秀。
在宜沙他用诗一般的语言形容的当时的景色“容阳山色倚層宵,屏障天开面面遥,竹里猿啼人不见,云边路断鳥先招,万重溪水迷征骑,一点烟蓑下野樵。雷雨悠来无可避,暮程投宿转岧嶢”。山色和高空相互倚靠,仿佛一道道天然的屏障,只闻到声声猿啼,却未见人烟,放眼望去,云端深处路已断,一重又一重的小溪让人陷入迷途。这样的风光是其他地方很少见的,作者恰到好处的描写,既展现了沿途风景之奇特,又表现了作者跋涉山水的心境。
上大隘关时他更是用诗写景:破雨衝烟上碧峰,相攀徒旅入无蹤。群山下视纷如蚁,一柱孤撑矫若龙。巨斧劈天分半壁,丸泥塞口却千峰。容阳信是逃名地,寥廓何人解见從。作者顶风冒雨登上山峰,徒步走到无人之境,向下看去,群山如蚁,可见作者所登山峰之高,一柱擎天,鬼斧神工,千峰万仞,一幅这样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在天心桥他说:曲磴危梯落太清,独伸仙掌擘空明,扶藜未踏神先慄,明日还从此路行。曲折的石级,高悬的阶梯,天心桥高高地悬在两个山崖之间,仿佛悬架在太空之中,还没有开始攀爬,心已经还是害怕。对于天心桥的描写,不仅仅是对其险峻,更是对作者心生恐惧的真实写照,这样的心理表现又恰恰凸显了路途的艰险。
进萬全洞他写到:一蹬懸絲下太空,巨鼇张吻白云中。等閴雷雨无时意,万古源泉滴未穷。侧足倚栏妨鳥路,俯身燃炬瞰蛟宫,琼楼玉宇知何世,兀兀来寻鹤背翁。石蹬陡峭狭窄,洞中的景象勾起人们的无限遐想。
通读全文《容美游记》的景色描写我觉得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以景引文。作者每到一处一般都以景色描写为切入点,通过对地形、地貌、景观的描述给我们既展现一幅美丽画卷,又表现出山区的独特特点,整个游记都围绕着景色的描绘展开,同时景色描写透露出了作者的心理活动,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也都蕴含在景色描写之中,使游记充满感情,充满生命力;
二是以诗写景。作者在写景时大多采用了诗的形式,在语言上采用对仗、排比、押韵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加了这本游记的文学价值,是学习古代文学的生动教材。
三是注重细节描写。作者在描绘景色的时候,更加注重对细节的描写,有时他从一级阶梯入手,有时又从一峰一山一瀑切入,在整体与细节之间不断变化,使我们不仅看到森林也看了森林里面的树木,给予我们了丰富的联想和启发。
四是多采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在景物描写的时候作者喜欢采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比如他经常用龙虎比喻山和石,说雷雨无意,景物本无生命,但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景观鲜活的生命,使我们身临其境,而且有身临仙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