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河:昔日“臭水沟”今成风景线
2016-05-14丁媚英陈美玲
丁媚英 陈美玲
水体清澈、绿树成荫,河里不时有鱼儿游来游去,河岸边绿道上的人们三五成群,结伴散步或骑行……走近深圳龙岗河,处处是水清岸绿、其乐融融的美景,可谁能想到,六七年前它还是杂草丛生的“臭水河”。
从人们掩鼻而过的黑河变为鱼翔浅底的清河,成为周边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龙岗河的嬗变是深圳坚持“流域治理、综合治理、生态治理”的治河理念,以流域为单元,落实环保准入、截污治污、河道治理、生态补水等综合措施的成功实践,被省人大评为了跨界流域治理的“典范”。
家住龙岗河边上的吴伯在谈及河道整治后发生的变化时也非常欣慰:“过去的龙岗河经常臭气熏天,整治后没有味道,水质改善后,每天来河边散步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3年治河,超常规力度
消除水体“黑臭”问题
龙岗河发源于梧桐山北麓,流经龙岗区和坪山新区横岗、龙城、龙岗、坪地、坑梓5个街道,在坑梓吓陂村附近进入惠州市惠阳境内,是东江二级支流淡水河的上游。
作为龙岗的“母亲河”,龙岗河过去也曾鱼虾腾跃,但随着龙岗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工业开发、人口集聚膨胀,无序的城市化进程以及滞后的污水处理设施,使得龙岗河水质日益恶化,黑臭问题越发严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臭水沟”、“黑水河”。
龙岗河的污染问题,不仅关乎流域内居民生活质量和人身健康,而且事关东江水质保护和粤港4000万人的饮水安全。2007年开始,深圳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彻底解决龙岗河干流污染,早日将水清岸绿的龙岗河呈现在市民面前。特别是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主赛场确定落户龙岗河畔后,更是以超常规的力度迅速推进龙岗河干流综合治理工程。
2010年10月,龙岗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启动,总投入21.3亿元,分两期对龙岗河干流梧桐山河、大康河汇合口至深惠吓陂交接断面的19.9公里河段,实施防洪、水质和景观的“三位一体”综合整治。
值得一提的是,长度10.9公里的龙岗河一期综合治理工程,仅用了7个月完成前期的设计工作、8个月时间完成了征地21.5万平方米、拆迁建筑10.48万平方米、补偿资金约3.5亿元,9个月完成了7亿元建设工程,创造河道治理工程前期工作、征地拆迁和河道施工的3个“深圳速度”。
历经3年多的综合整治,龙岗河干流实现巨变——防洪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干流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全河段河道水体消除“黑臭”,水质由劣五类上升为观赏性景观水体。
“治理龙岗河,最初的治理模式是参考韩国首尔市清溪川的水质恢复经验。”龙岗区河道流域管理中心主任黄晓东介绍说,“龙岗河干流综合整治能这么快取得明显的成效,正是因为学习清溪川在沿河修建了32.2公里长的箱涵(干管),对龙岗河干流沿河的363个排污口漏排污水和7条支流混流污水进行截流,保证污水不入河流,并由此输送至下游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污水变清流,回补河道
保证水体清澈
“污水进,清流出。”在龙岗河的起点处,有一座净污“功力”强大的再生水厂——横岗再生水厂。“目前,龙岗河流域内已建成7座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91万吨/日,完全满足流域污水处理需求。此外,分两期建成横岗再生水厂,每天对横岗污水厂(二期)的尾水进行深度处理,部分出水用于龙岗河河道补水,保证了龙岗河的水体清澈。”黄晓东说。
“保持充足的水量是河流恢复的前提,但龙岗河属于雨源型河流,流域内人口众多,自然径流量小,自净能力差,每年的降雨量根本不够补充河道用水。”黄晓东告诉记者,深圳境内没有大的江河,是全国七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80%以上的饮用水源主要靠东深供水工程和东部供水工程从外面引入。2011年,作为体现“绿色大运、环保大运、低碳大运”精神的实例,横岗再水厂应运而生。
2011年8月,横岗再生水厂由深圳市水务局授权深圳市南方水务有限公司以特许委托经营方式运营。项目于2011年8月投入运行,2012年实施扩建,总规模达到5万吨/天。
“横岗再生水厂的水处理工艺流程为‘超滤膜过滤+臭氧接触池脱色+次氯酸钠消毒。”横岗污水厂(二期)厂长陆家才告诉记者,污水经过水泵提升,进入超滤膜系统过滤,再经过臭氧脱色、次氯酸钠消毒后进入清水池提升,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标准,“CODcr、BOD5、浊度NTU、NH3-N、TN、色度等均优于出水水质设计标准,分别为≤10毫克/升、≤2毫克/升、≤0.2毫克/升、≤1毫克/升、≤10毫克/升、≤7毫克/升。”
“出水好,缘于设备好、水源好、管理好。”陆家才介绍说,横岗再生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是深圳迄今为止在运行规模最大、采用工艺技术最先进、出水等级最高的中水回用项目。自投入运营以来,各类设施、设备运转正常,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可替代自来水满足大运中心景观环境用水,龙岗配套管线沿途企事业单位杂用水、沿途道路、公园的绿化等市政用水需求以及河道补水,每年节省水资源1825万吨。
“横岗再生水厂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力推广和使用再生水,有效实现了污水‘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对缓解当前深圳市日益严峻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深圳市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深圳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和环境宜居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龙岗河的流域治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陆家才说。
管养分离,建管并重
避免“旧病复发”
绿化修剪、河道捞漂、设施检修……正值初夏,骄阳似火。行走在绿树成荫的龙岗河沿河绿道,不时能看到身着统一工作服的管养员忙碌的身影。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河道管养也是河流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吸取以往建管脱节的教训,深圳首次在国内河道管养中引进流域管理理念,采取管养分离、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专业化养护的先进模式开展龙岗河干、支流河道的管养工作。
“2011年,深圳市水务部门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为龙岗河的干流管养单位。在龙岗河干流综合整治建设工程尚未竣工时,管养单位便提前介入,实现了工程建设与河道管养齐头并进、‘无缝对接。”黄晓东介绍说。
“按照市水务部门的管养要求,管养员每天早上10点前要完成第一遍保洁工作,直到晚6点前都要有保洁人员值守,沿线每2公里还要设立一名专门的管养人员来回巡逻维持秩序、保障安全。在主要生态节点还设立便民药箱,方便前来活动的市民等等。”黄晓东说,管养后的河道,不仅河道水利工程设施得到有效维护,而且河道水环境保洁工作及时到位。在管养分离的基础上,龙岗河已初步构建了河道管理、养护、执法“三位一体”的联合管理体系,对违法侵占河道、倾倒垃圾、偷排污水、工业废水、泥浆等涉河违法行为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上报、及时处置,维护了良好的河道管理秩序,保护了河流治理成果。
“管养效果好,但投入大。”黄晓东告诉记者,近年来,龙岗区对辖区内62条河涌,合计217公里的河道持续开展河流管养工作,并每年投入5000多万元资金用于河道常态化管理,其中龙岗河干流就占1500万元。
也因此,为确保河道管养资金充分发挥效益,深圳市、区水务部门强化管理,对河道管养工作严格实行“日、周、月、季”考核制度,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费用支付的依据。
与此同时,实行“河长制”管理,并将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考核,切实推进整治工作的落实。
加大投入,治水提质
全面改善水生态质量
经过多年来的治理,龙岗河水质持续改善。与2010年相比,2015年龙岗河全河段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下降85%,重现绿树成荫、鱼翔浅底、飞鸟逐水的自然生态景观。5月26日,一年一度的龙舟赛在龙岗河龙园段水域正式开赛。
“龙舟赛已连续举办了四届,每年都有很多市民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看龙舟赛,观者如堵,热闹非凡。”龙岗区环保水务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龙舟赛已成为龙岗城市生活的一张名片,也展示龙岗河“水清岸绿”的流动风景线。
不可否认,龙岗河治理成为深圳乃至全省的典范。“但由于支流整治尚未全面铺开,污水管网不健全,部分支流两岸有不同程度的污水排入河道中,一到汛期,支流水量增加,超过了污水箱涵容量,污水便排到了龙岗河干流上,影响干流水质。”黄晓东说。
2016年,一场名为“治水提质”的全新战役拉开帷幕,预计在2020年底完成269个惠民水务工程,累计投资173.15亿元,全面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
俗话说“治病要治根”,源头治理成了龙岗治水提质的关键,接下来,龙岗将扎实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完成横岗一期、横岗二期、横岭一期、横岭二期等4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总提标规模75万m3/d,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完成68个雨污分流管网工程的前期及建设工作,敷设排水管道约1180公里;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运营监管,充分发挥已建污水处理设施的效益;加强河流保洁养护、水质监测、监督执法,改善河流水环境。
修复河流生境,建设绿色滨水公共空间,打造龙岗河、布吉河等12条滨水纽带;构建城市雨水滞蓄系统,改造龙城公园、求水山公园等公园内景观水体,推动梧桐山山水调蓄工程建设,利用公共开放空间构建城市雨水滞蓄系统,实现山水合理利用;推进布吉河、沙湾河、丁山河等流域综合整治,加快龙岗河一河两岸高水平规划设计,加快龙岗河沿线节点生态景观建设;充分利用本地雨水资源,沿河建设一批初期雨水处理设施及生态景观湿地,结合山水截流调蓄和污水处理厂再生水调水补水,保障河道及景观水体的用水需求。
在推进龙岗河全流域综合治理的同时,深圳市、区环保部门仍将继续严格执行禁批限批政策,严控污染新增量,确保重污染项目零增量。2007年以来,龙岗淘汰低端企业7000多家,淘汰或整治高污染企业215家,工业污染源实现全面达标排放。
期待,治水提质后的母亲河,呈现给龙岗人的是一幅美轮美奂、山环水润的生态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