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学生凿个泉眼,为作文注入活水

2016-05-14郑少弟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建桥祖师潮汕

郑少弟

潮汕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潮州大锣鼓音乐被行家誉为“盛开在岭南永不凋谢的华夏正声”。潮剧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但深受广东、福建潮语区人民的喜爱,也流行和影响于香港、台湾及东南亚一带。潮阳剪纸获国家级保护项目的荣誉,被列为全国十三类型剪纸之一。潮阳姜薯、金玉“三捻橄榄”、西胪“乌酥杨梅”被列为广东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蚝烙、牛肉丸、熏鸭等潮汕特色美食在《舌尖上的中国》展示。潮汕大地人杰地灵,孕育着灿烂的本土文化。作为一名潮汕语文教师,我尝试把潮汕文化渗透在作文训练中,借助学生特有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开凿一个“泉眼”,提供有话可写的生活素材。

一、口述传说,丰富叙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新闻两则》,内容略显陈旧,与新闻的时效性不相符,因此我适时找了一篇学生感兴趣的新闻——《张蠡:悬疑只是一种形式》(2014年9月1日《南方都市报》)。在潮汕地区的很多乡村,人们都拜祭“祖师公”,也就是“宋大峰祖师”。宋大峰祖师,是潮人最为崇敬的佛门高僧之一,虽未见他有论佛著作,其生平亦不见于中国的《高僧传》,但他在潮阳和平建造的平桥之功德,迄今犹为潮人乐道与感念。历来有许多文人墨客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赞美大峰祖师和潮人善堂。这部古装悬疑电影《大峰祖师》取材于潮汕家喻户晓的大峰祖师传说,由阮士林改编、张蠡执导,在2014年9月5日全国公映,后来成功斩获中美电影节最高奖项“金天使奖”及“年度最佳公益电影”。

首先,我进行新闻文体知识的传授,利用这则新闻设置问题,加以巩固。接着,我让学生模仿汕头电视台《今日视线》栏目的播报方式,用潮汕话来播报这则新闻的导语,学生兴致盎然。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与形式,既消除了学习本文的枯燥,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最后,要求学生周末回家看电影,并与年老的长辈聊聊有关大峰祖师的传说,做好笔录整理,写成一篇题为《我了解的大峰祖师》。学生在口述大峰祖师的传说时,就对《石母生石》进行了大胆的想象与创作。

下面是学生佳作代表:

(郑至康)大峰感叹与其靠人力摆渡,不如建立一座大桥方便百姓过江。于是大峰决心发动乡亲出钱出力,修建一座大桥,自己更是四处化缘募捐。有一天,大峰来到石尾岐村一户人家,瞥见这户人家灶前有一块大石头,就对站在门口的老妪说:“施主,请为建桥出一份力,捐献点。”老妪说:“老师傅,建桥是一件好事,我是非常赞成的。无奈我家贫困,有心无力。”大峰说:“你家灶前这块石头拿出来捐献,对建桥也是尽了一份力。”老妪一听,说:“好,只要这块石头对建桥有好处,我就献出来。”老妪马上叫儿子把石头送到渡口,谁知这石头竟然生出许多石子来作为建桥的石材,于是大家就把它称为石母。募捐完成后,大峰师傅不顾自己八十多岁的高龄,亲自下练江探测度量,制定建桥方案,然后带着资金出门采购建桥物资,雇佣工人建成和平桥。

传说中的石母,现放置于桥头一侧,该物在电影中也出现了。石母来自民间贫穷的老妪家中,这充分体现了民众对大峰募化造桥的大力的、无偿的支持。民间传说是一种民间叙事方式,是在一定的社会现实基础上,依托百姓奇幻的想象力,通过一定的夸张手法创作而成的。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故事性强,学生在了解相关传说后,只要发挥想象,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形成自己的故事,就能实现创作的个性化,进一步提高叙事能力。课堂上,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与同学分享,既能使学生获得写作的成就感与幸福感,又能让学生弘扬大峰祖师乐善济世的慈悲精神,学习其身体力行的实践精神。

二、观察民俗,细化描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要选的是反映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观舞记》《安塞腰鼓》表现了高超的舞蹈艺术,场面描写十分生动。《观舞记》浓墨重彩地描绘印度舞者的服饰、动作、眼神、表情,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表现舞台艺术,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富有张力。而《安塞腰鼓》以铿锵磅礴的语言,张扬激荡的句式,瑰丽奇伟的想象,展现了安塞腰鼓的恢弘气势和阳刚之美。这两篇具有诗意美的散文,可谓场面描写的典范。借助这样的契机,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结合七年级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参与能力基础,我把更多的自由想象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联系现实生活,描绘本地民俗,加深对潮汕民俗文化的热爱。我在课堂上播放一段潮阳英歌舞的视频,并要求学生学习课文高超的语言技巧,对英歌舞表演进行生动的场面描写。

下面是学生佳作代表:

(林浩榛)元宵节里最隆重、最神奇的英歌舞表演开始了,队员们依照鼓声舞动手中的双槌,灵动而优美,不断地变化出新的动作与花样,槌花的精彩变化折射出绚丽的光芒。脚步的刚健、有力,与鼓声和槌花构造出一幅阳刚恢弘的画卷。表演进入高潮了,锣鼓声倏而急促,像万钧雷霆肆虐苍穹,无遮无拦。惊天动地的吼声不断响起,仿佛是一头头愤怒的狮子,朝着天际发出世纪强音。又像疾风骤雨般席卷大地,无所畏惧,顶立于天地之间,是永恒的定海神针,是千千万万潮阳人民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英歌舞阵型变化高深莫测,令人折服。表演接近尾声,鼓声变得缓慢,一顿一撮。突然,队员们双槌击地,一声惊天地、泣鬼神的吼声结束了这场表演。但刚才那股豪情依然荡漾在胸,久久无法平静。

课堂上,学生以激动的心情去体验英歌舞的力量之美,感受到勤劳智慧的潮汕人民的奋发进取,一种热爱家乡的情感油然而生,倾注于笔尖,气势磅礴的潮阳英歌舞便跃于纸上。一个个宛如鼓槌的汉字,在天地之间鼓荡起一场惊心动魄的潮阳英歌舞,咏叹出生命的激情,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此次作文训练效果显著。后来,在讲授《社戏》一课,我也设计相应的作文训练点,要求学生描写潮剧,感受潮剧独有的魅力。

正因为写作对象贴近学生的生活,刻骨铭心的生活体验也就打开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学生才能有话可写,有感可发。教师应利用丰富多彩的本土文化,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观察和利用身边的本土文化,搜集和积累有价值的素材,拓宽取材之道,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将民俗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如临其境。

三、体验风情,抒发情怀

在潮汕,冬至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相当于小年夜。潮谚说:“吃过冬节丸,就算大一年(岁)。”潮汕冬至有很多民俗活动,如祭祖、谢神、扫墓、吃糯米丸等,承载着浓厚的风土人情。我将此引入课堂给学生上了一节《潮汕冬至习俗》课。学生对冬至的传说很感兴趣,尤其是看到冬至的美食,更是垂涎三尺,奈何只能“望梅止渴”。借着学生的心理期待,我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冬至的练笔:描写冬至里一种独特景物,叙述冬至里的一个家庭故事,抒发冬至里一份细小的情怀。

下面是学生佳作代表:

(钟泽凯)冬至对母亲来说,仿佛有重要的意义。每年冬至这天,她起得比公鸡还早,忙里忙外,打点一切,大到准备拜老爷的东西,小到煮冬至汤圆。这一切,她都一手操办了……

我贪婪地吮吸着这早已被城市淡忘的、属于农村的味道。回过头,看见门前那一棵伴随了我家近十年的榕树。母亲正用竹竿艰难地把鞭炮挂在枝头。画面仿佛瞬间回放到几年前,那时母亲轻松地把鞭炮挂在树上。而今,不知是树长高了,还是母亲老了。看着母亲用手撑着发福的身子,拿着竹竿在枝头探着,我走上前去,一手拿过母亲的竹竿,轻轻地说:“妈,我来吧!”我两三下就弄好了,但也不免一身汗,便脱去外套,像母亲一样挽起袖管,跟着她一起忙里忙外。

母亲的冬至快过完了,但我将会把它继续传承下去,传承这被城市淡忘的简单的爱及暖暖的 冬至。

风土人情是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生活的另一面,弥补了学校生活的单调,承载着他们独有的文化情怀。学生习作的灵感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表达生活的另一种语言。教师可以抓住节日契机,以风土人情的独有体验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训练,既可以提高学生叙事抒情的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热爱本土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怀。

丰厚的潮汕本土文化,充盈着生命的活力,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影响十分深广。本文只列举了三个具体的例子,还有很多结合本土文化进行的作文训练。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要求学生描述喜爱的潮汕小吃;在《吆喝》中,要求学生设计一则义卖活动的潮汕话吆喝;在《端午的鸭蛋》中,要求学生写隆重的拜神活动等等。

教师应该在本土文化资源中挖掘写作素材,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搜集和积累有价值的素材,给学生开凿一个泉眼,为作文注入活水,构建特色课堂,让学生用身心去感受本土文化的精髓,在平淡中寻找新奇,在浅薄中寻找深刻。这样,学生的作文就会充满灵气,富有深度,充满生活味。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515000)

猜你喜欢

建桥祖师潮汕
达摩祖师
卢沟桥建桥八百年
潮汕牛肉火锅
虫儿飞
潮汕:把一碗粥吃成了传奇
潮汕为何让人欲罢不能
西夏《黑水河建桥敕碑》文体性质初探
潮汕文化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发扬沩山灵祐祖师的“水牯牛精神”
“在最坏时候,懂得笑,哭得出”Wywan笔下的祖师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