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不抛弃,不放弃”思想在犹太民族历史中的不同表现

2016-05-14杨逸之

俪人·教师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犹太民族

杨逸之

【摘要】犹太民族是极少数经历了1800多年漂泊流散仍能建立国家的民族,本文通过对犹太民族历史的分析,结合“不抛弃,不放弃”这一思想,从犹太民族在历史上不断遭受驱逐和迫害的原因入手,由此能够更加深入的探讨犹太民族“流而不散”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犹太民族 反犹主义

可以说,一部犹太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犹太民族不断被驱逐迫害并不断反抗斗争的流散史。从公元132—135年巴尔·科赫巴起义的失败开始一直到1948年以色列的建立,犹太民族经历了长达1800多年的大流散。根据西方史学界对于反犹主义类型的划分,以下从三个时期分别论述“不抛弃,不放弃”思想的不同表现。

1、宗教反犹主义时期

中世纪时期,犹太人遭受迫害主要是由于宗教上的原因。基督教与犹太教有着深刻的联系,不仅来源于犹太教,更继承了犹太教的《圣经》。随着基督教的发展,基督教与犹太教围绕正统问题争论不休,犹太教不断被指责为是“被上帝憎恨的民族”。欧洲在10世纪左右基本基督化后,犹太人就愈发显得孤立起来。当犹太人陷入基督世界的包围之中时,对于坚持不愿改宗的犹太人,除了驱逐,一个新的生存模式诞生了——隔都。

即使是完全用于伤害犹太人的刀刃也具有双刃,隔都虽然使犹太人变得更加封闭,但正如一个真空罐头一样,将犹太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民族意识保护得几乎完好无损,这恰恰是反犹主义者所没有预料到的。犹太民族不愿放弃犹太教的宗教信仰,导致了在宗教反犹主义时期的宗教迫害,而在封闭的犹太隔都中,在最大程度上保存了犹太民族的精华,使犹太文明没有被最终抛弃。与犹太教义中不同的是,犹太民族历史中的“不抛弃,不放弃”思想更类似于中国“塞翁失马”的故事,表现出的是一种冲突和循环性。

2、世俗反犹主义时期

18世纪左右,欧洲的宗教情绪逐渐减弱,反犹主义者讨伐犹太人的理由主要转移到社会经济方面。到了18—19世纪,工业化和机械化使农业生产的地位不断下降,资产阶级逐渐取代了旧贵族,商业和手工业成了新兴的产业。由于被迫长期从事商业、借贷业等行业,犹太人比晚来许多的基督徒们有许多优势,他们积累了几个世纪的财富和经商手段令人眼红妒忌。

根据《日耳曼约法》的规定,犹太人要想在某一地区获得居住权,必须在当地获取一份特许状,而想要获得特许状的首要条件就是支付一笔相当可观的费用。对于犹太人而言,金钱成了他们生存的唯一保障,没有金钱犹太人甚至无法生存。克雷夫茨说过这样的话:“犹太人若非因为自己在财政方面的效用,早被消灭殆尽了。”

犹太人被迫从事商业,换来的却是反犹主义者对于他们的另一次讨伐。在这一时期,“不抛弃,不放弃”陷入一个金钱与生存权的怪圈之中,表现了极大的冲突矛盾性。

3、种族反犹主义时期

跨入近代,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愈发的发达,反犹主义却愈发的失去理性。人们对于犹太人的厌恶从宗教到行业慢慢单纯转化到人种上来,希特勒的种族主义的论调为反犹主义者们磨好了屠宰犹太人的尖刀。如果仔细分析,在这种全然无理的反犹主义外袍下,几乎囊括了来自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也正因为如此,种族反犹主义的理论迎合了各个阶级和各个派别的反犹人士,在这一时期掀起的反犹主义的滔天巨浪才能够带给犹太民族如此重大的伤害。

倘若犹太教是犹太民族的精神支柱,那么“弥赛亚观”可谓支柱中的基石。“弥赛亚观”表现的是一种“被救”的消极思想,犹太复国主义则是建立在“弥赛亚”美好理想之上的“自救”思想。厌烦了面对死亡束手无策的犹太人民,可以说是在希特勒的大屠杀后突然获得了一个契机,追寻了两千年的复国理想一下子近在眼前。19世纪犹太复国主义产生之初,已经在各个国家定居下来的犹太人并没有很快接受这种理想,犹太复国主义的坚定分子不仅要说服自己的同胞团结起来共同建国,而且要得到非犹太民族的支持,简直是困难重重。然而在大屠杀之后,全世界的同情心似乎一瞬间都集中到了犹太人身上,连许多非犹太人都坚信犹太民族建国的必要性,反犹主义的反作用成了犹太民族理想实现的最大推动力。

从大屠杀到“弥赛亚观”的破裂,从犹太复国主义到以色列的建国,从两千多年的“被救”到近现代刚刚萌芽的“自救”,从反犹主义的围剿到犹太文明的世界化,“不放弃”被迫产生了“被抛弃”,然而之后又孕育了新的“不放弃”,这种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事实似乎很好地表现了“不抛弃”和“不放弃”之间循环往复的关系。在整个犹太民族的历史上,反犹主义都发挥着类似的作用,不断诠释着“不抛弃”和“不放弃”之间的冲突矛盾性,也许正如有人所说的,“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正是反犹主义成了犹太人成功的原因。对犹太人的存在的这种永久威胁,使得犹太人为了成功和生存就必须卓然超群。”

无论是在犹太教或是犹太民族流散的历史中,“不抛弃”和“不放弃”都有很多种表现形式,犹太民族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所表现的也远非这些,然而当我们带着“不抛弃,不放弃”这种现代观念去探究两千年间的犹太民族历史时,可以探究到一些新的东西。在很多时候,“不抛弃”与“不放弃”并非对等的,其中的关系更接近于“舍”与“得”,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这些历史事实时,我们的收获要比一成不变看待问题时丰富得多。

【参考文献】

[1]徐新:《犹太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杨淑琴:《犹太人》,东方出版社,2008年。

[3]黄陵渝:《当代犹太教》,东方出版社,2004年。

[4]雅各·纽斯纳著,周伟驰译:《犹太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5]周燮藩:《犹太教的自我诠释——再论什么是犹太教》,《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1期。

杰拉尔德·克雷夫茨著,顾骏译:《犹太人和钱》,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88页。

任晓润:《纳粹屠犹的历史——文化学阐释》,《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张淑清:《对犹太人隔都的历史考察》,《北方丛论》,2002年第4期。

杰拉尔德·克雷夫茨著,顾骏译:《犹太人和钱》,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7-8页。

猜你喜欢

犹太民族
论流散犹太人的回归及其对以色列社会的影响
犹太民族和儒家教育思想比较概述及启示
虚构的犹太民族?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略谈对哈尔滨犹太人旧址群的保护
从《圣经·箴言》看古代以色列民族的智慧教育
《闯与创》等48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