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心 这不合时宜的美

2016-05-14郭夏萌

财富堂 2016年6期
关键词:陈丹青木心乌镇

郭夏萌

2015年4月23日,由美国纪录片导演Tim Sternberg和Francisco Bello共同摄制的木心纪录片《梦想抵抗世界》(Dreaming Against the World)在纽约首映,中国上映计划却一再推迟,但是这并不影响在互联网上长大的这一代追随者,他们有很多渠道资源,将这部纪录片当做教科书般膜拜。2015年11月15日,木心美术馆在乌镇开馆,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朝圣。

因为木心美术馆由贝聿铭的学生林兵设计,木心曾感慨说:“贝聿铭在他的时间,每段时间都是对的,我在我的时间,每段时间都是错的。”这句几乎触犯他一生孤傲的话语,疼痛,而真实。

19岁那年,木心,一个西湖边习画的“惨绿少年”,参加了人生第一次画展。之后便是颠沛流离、命途多舛。直到57岁那年,哈佛大学为他举办了平生第一次个展。74岁那年,耶鲁大学美术馆举办了作品收藏展。79岁那年,中国大陆才出版了第一本木心文集,一时风波迭起。过世一年后,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成为两岸畅销书。过世四年后,乌镇木心美术馆开馆。

木心死了,死了之后对于这个时代,他的一切好像都恰如其分了起来。那些命运的错弄、不甘和怀才不遇,竟让他的才华横溢染上了特别的悲戚之美。这在时下的审美里,最是拨弄人的心尖。

人人都在受苦 无例外

木心1927年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东栅,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木心的大半生,是无名无响的。陈丹青是何等人物,他曾公开表示过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写书成名后,能让世人知道他的老师是谁。

民国年间,乌镇有24份大户人家,站在桥头看去,有高高屋顶的就是大户人家。1949年后纷纷出走遗散了,其中就有木心的母亲。她为了免除“地主”成分,交出“孙家花园”,去上海投奔在浦东高桥育民中学教书的木心。母子相见,木心眼看母亲还戴着黑丝网手套,心里苦笑。

这样骨子里的“腔调”遗传给了木心,如今看他任何年纪的旧照,抛开俊朗的外形,可以看到他的衣着品位不逊于时下的青年人。木心曾亲手把一条灯芯绒直筒裤细细密密缝制成马裤,钉上一排5颗扣子,用来搭配马靴;第一次授课时,他穿了深灰色的西服,鹅白衬衫,皮鞋擦得很亮。不得不说,木心是一个在审美上超越时代的天才。

木心生平第一次参展,是参加杭州的“元旦画展”。那一年他19岁,甚至还未考取上海美专。65年后,接近弥留的木心看到自己当年在画展上的照片,哭了。

“他看不起自己的年轻时代,老说他很傻,不懂事。但他看到那张照片时,呆愕了很久……”陈丹青目击了木心与他自己的重逢:“真是活见鬼!认出来的一瞬间,他还开玩笑,喃喃地说:嚯,神气得很呢……忽然就用手遮住脸,转过头,痛哭起来。他大半生居然没再见过自己19岁的照片,这是我唯一一次看到他真的哭起来,不可遏制地哭起来。”

少年时,他看光同乡茅盾家里的一屋子藏书;20岁时他白天领导学生运动,晚上点根蜡烛弹奏肖邦;“文革”中他被折断3根手指,囚禁18个月。出狱前,木心听到了母亲过世的消息。在美国人拍的纪录片《梦想抵抗世界》中,暮年木心说:我哭得醒不过来。为什么不等到我出去以后才告诉呢,非要跑进来对我说“你妈妈死了”。

出狱后,木心在浦东寓所时常聆听贝多芬晚年四重奏,大概是他想说的,都在那乐曲中了吧。木心说第三乐章是慈悲,是历经沧桑以后的一种慈悲。

“人人都在受苦。”这是木心的口头禅。在遗稿中,他再次写道:“人人都在受苦。无例外。”

陈丹青在木心的葬礼上用了这段贝多芬135号四重奏第三乐章。还有一首木心曾经点名喜欢过的,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葬礼进行曲”。

木心曾说:“我是一个人身上存在了三个人,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作家,还有一个是画家,后来画家和作家合谋把这个音乐家杀了。”木心去世后,陈丹青才在遗稿里第一次看到他的乐谱。“当我眼见木心的乐谱是简谱,马上明白他为什么总是推脱不给我看他写的乐谱了:没有五线谱,他不好意思呀!我看着乐稿就心酸,那年月他哪里去弄五线谱啊,到美国后他似乎没再作曲,一看那纸,就是六七十年代的。”

1983年他俩第一次长谈,陈丹青说,来,听听音乐,木心说:“哎呀,心乱如麻,听什么音乐。”关于音乐,木心存留于世的,仅仅是一叠纸张脆弱的简谱。刘胡轶用手机把那些乐谱偷偷拍了下来,预备回去编一编。

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刘胡轶,为木心诗歌《从前慢》配了旋律,结尾加上了蒙古的长调。这首歌使他赢得《中国好歌曲》的几轮前卫战。导师刘欢现场听后,头一句就问:谁是词作者?

册为我的封地 庞贝已是废墟

漂洋过海定居纽约时,木心已55岁;给艺术家们授课时,他62岁,陈丹青等人交付每次20美元的学费更多是为资助他;他的书画被读者、市场与博物馆接受时,他已步入真正的老年;79岁回到老家乌镇,2006年才在大陆出版第一批著作,2011年就去世了。

耶鲁大学美术馆室内总设计师法比安这样描述木心的画作:“它们亦真亦幻,也许是树木、山峦、大海,也许只是对旧世界的表达。这些画尺寸虽小,蕴含的力量却非常大。因为你永远不知道,画作要表达的确切内容:关于生命、死亡,还是昼与夜?”

木心用“转印法”作了50幅小画,献给自己的50岁。那是“文革”末年,他悄悄约请了几位画友看画,结果座中人人不说话,木心颓然而归,找了一间小酒店,去把自己喝醉了。

木心70年代的画友,上海画家陈巨源回忆道:“他很失落,认为我们不欣赏他,其实我们不是不欣赏,而是说不出好在哪里。”隔了很长时间,陈巨源写信给木心,“结果他得到信,反复地读,兴奋得不得了。”

陈巨源至今珍藏着木心的回信,毛笔字,竖写,古文长赋,自称“吾道不孤”。几年后,木心凭这批画获得了赴美签证——55岁,未婚,这样的留学生难免让签证官起疑,木心递过手制的画册,签证官换了表情。

2001年,大企业家罗伯特·罗森克兰茨收藏了木心的33幅转印法小画,然后捐给耶鲁大学美术馆,并办了高规格的捐赠特展。购画的金额是20多万美元,所以一直到木心2006年回国,都不用再焦虑下一年的开支要从哪里来了。

功成名就乎 壮志未酬也

木心直到暮年才回国,住在陈向宏为他在乌镇准备的园子里。其实在1994年冬天,木心曾悄然返乡,回上海,抵乌镇。然后回到纽约,将看到的情怀,寄托于笔尖,写出诗体《乌镇》、散文《乌镇》、散文《上海在哪儿》。文章刊发在《中国时报》,1999年被乌镇乡党委书记陈向宏看到,自此木心便被家乡发现了。

木心在遗稿中写道,“我的文章跟我的读者同龄”。被朱伟认为只是“一个文化标本”的木心,近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热情读者,多是80后、90后。“他渴望知道谁是他的读者,又不肯见;他希望有人来聊天,来过后,他又失望。偶然来人有趣,但不得体,有的人得体,却又无趣,这些,他都会挑剔。寂寞时,园子里太静了,静到像要有谋杀案,可是有人来了,他又烦。”

回国后的木心,仅仅在《南方周末》发表了一篇纪念鲁迅的文章,再无“新作”,直至过世,但是他的写作从未放手。“他从不端坐在书桌前写,任何地方他都猫着腰写,什么纸都无所谓,一直写到快死的那年。”在木心的最后一本笔记本里,从笔迹看,握笔的手已经无力。

过世5个月前,木心亲自确认了美术馆馆址。2015年11月15日,木心美术馆开馆的时候,岁逾八十八高龄的木心第一次在中国举办个展,而他却缺席了。

“这是木心的命,”陈丹青在开馆仪式上说,“他没福气看见自己的美术馆,没福气看见他的画被这等考究地摆起来。四年前的今天,他给抬到医院,躺倒了,插了管子,满口胡话,扔下一辈子心血,统统留给美术馆。”

木心在世的时候曾说,加州的童明那年专程来杰克逊高地采访他,谈到深夜,有一刻,当他刚刚说出自以为绝好的意思,顿时,窗台外有只夜鸟不停不停地欢叫起来,直到黎明。木心迷信——或者,这就是他所谓的诗意——这被视为征兆的鸟叫,不是关于俗世的命运,而是,天界正在报告他的非凡。

少年时的富家子弟,青年时的热血男儿,壮年时的饱经磨难,中年时的颠沛流离。“我爱兵法,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人生,我家破人亡,断子绝孙。爱情上,柳暗花明,却无一村。说来说去,全靠艺术活下来。”一辈子的不合时宜,一辈子的干净清醒。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还曾留下三句话,至今听来,令人唏嘘。

“文学在于玩笑,文学在于胡闹……文学在于悲伤。”

猜你喜欢

陈丹青木心乌镇
张岪与木心
那个写从前慢的木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乌镇遇雪
“文学鲁宾逊”的远去与归来
“文学鲁宾逊”的远去与归来
一墨乌镇(节选)
陈丹青 “我是知青,没上过学,不懂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