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云南省禁烟述略——以宾川州为例

2016-05-14陈丽媛

资治文摘 2016年6期
关键词:清末

陈丽媛

【摘要】清末新政时,清政府开展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禁烟运动,鸦片高产区云南省做出了积极响应,大理府的宾川州等地也严格执行了禁烟命令。此次禁烟在禁吸、禁售的同时,更注重禁种,拔本塞源的手段使禁烟效果十分显著。禁种鸦片后,云南省府推行了一系列在原烟亩土地上推广种植农作物的政令。

【关键词】清末;云南省宾川州;禁烟

云南地处边陲、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罂粟生长,嘉庆年间云南已开始普遍种植鸦片,种烟侵占大量土地,农作物种植减少,使得云南省粮食匮乏,遭遇水旱灾害的饥荒年情况更加严重。光绪三十二年至宣统三年的清末禁烟,清政府对云南等鸦片高产省份尤其重视,调任锡良为云贵总督主持禁烟。锡良在云南大刀阔斧地主持禁烟,使得云南省此次禁烟颇有成效。宾川州隶属于云南省大理府,属亚热带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光热充足,曾大量种植罂粟。大理州档案馆收录的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三年的公文,记录了宾川州禁烟的历史。本文拟从宾川州禁烟情况来反映云南省禁烟的办法和力度。锡良指挥下的宾川州,禁烟运动按部就班地迅速推行,大致分三个阶段。

一、光绪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禁吸禁售禁种,统计情况

档案所载文献起于光绪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六,大理府向宾川州下发关于禁止贩运制炼鸦片的札,“现在奉旨严禁鸦片,所有莫啡鸦及次莫啡鸦之各针除由洋医治病使用外,尤应先行严禁”。对此宾川州正堂要求本城、牛井、力角、宾居、平川、挖色等各地粘贴告示,晓谕民众一律禁止贩运制炼鸦片。此后,各种禁戒吸烟、禁售的公文持续不断地由大理府下达宾川州:五月二十九发札要求印发《戒鸦片烟灵草图记》,遵照图样觅採制作成戒烟药帮助隐者戒烟;六月十五发札传达赵啟霖戒严摺的内容,要求宾川州将开灯烟馆一律封禁造册通报;六月二十二发札传达李酌华奏请禁止烟赌摺的内容;六月三十,发札要求宾川州撰就禁戒吸烟缠足白话告示刊刷多张粘贴劝谕。

七月初六,大理府下發关于吴郁生奏通筹禁烟办法摺的札:

禁烟办法以限种罂粟为第一要义……清查境内种烟田地……所报毕分别查勘注册,给予执照,按年换照递减以为种烟之据。

随后,宾川州禁烟从禁戒吸烟、禁售,进入到了禁种的“正本清源”阶段。七月二十三大理府发札做以下要求:一、禁吸情况。吸烟者当一月内报明,六月内戒断;七月底造册报告各属员吸烟情况,勒令吸烟属员六月戒断。二、烟亩种植情况。查清本年种烟者亩数户数,一月内造册通报;限一月将境内种烟田地逐一报明,清查一共有若干亩、分别上中下等、坐落地段,皆造册通报。九月初六,宾川州回禀,经详加核算“种烟之户共二千一百一十有六,田地共四千一十四亩有奇”,并将种烟花户姓名、田地亩数、地情等造具详细清册。十月初四,宾川州回应八月初七统计吸烟丁口的札,造报本州属花户、吸烟丁口情况:“花户共计八千三百四十九户,男二万七千三百四十一丁内吸烟共二千四百六十七丁,不吸烟共二万四千八百七十四丁;女二万三千六百六十一口内吸烟共九十九口,不吸烟共二万三千五百六十二口。”

光绪三十三年,宾川州完成了吸烟人口与种烟亩数的统计,光绪三十四年,云南巡抚、云南禁烟总局、大理府等单位亦多次下发札,敦促宾川州禁设烟馆,勒令吸烟者年底戒尽,禁种罂粟、改种粮食,发放戒烟丸等,要求宾川州写白话告示粘贴以晓谕百姓禁烟禁种。

二、宣统元年至宣统二年,推广种植多种农作物

“云南地方辽阔,种植罂粟花,取浆熬烟,其利十倍于稻。”“土药厘金”即鸦片税是云南财政的重要财源,禁烟运动对其经济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使农村经济陷入困顿中。禁种鸦片后,原种植罂粟的土地空了出来,为充分利用土地、抵补禁烟后农村经济的损失,云南省当局要求各地依据水土条件,改种农作物。

宣统元年三月初七,大理府发札宾川州,要求“严禁不得再种罂粟,并各属考查土宜讲求种植,民间能筹集股本,设立种植开垦实业等项公司者,必当力为保护等因,惟该属地方究立何项种植、宜设何项公司、籽种能否自购、经费如何筹措、目前之利何项亟宜举办久远之利何项亟宜扩充”。几乎同时,地方一些有识士绅纷纷上禀:杨琇建议在宾川一带种植蚕桑,苏定科建议广种桑棉蜡茶等树,杨上珍建议种植木棉、龙眼、荔枝、茶树、草果、豆蔻等经济林木。四月初十,云贵总督下发札,“改缩期限于上年年底一律禁种净肃……民间生计艰难,自应速图补救”,要求撰拟白话告示,饬令民众考察本地的土地、气候条件适宜种植何种植物;同时州牧有责传集士绅为地方筹划久远之计。四月十六大理府建议兴蚕业抵补,建议宾川州若缺乏初等农业学堂的教员,可派朴诚耐劳有志于蚕业的一两名学生,到省会中等农业学堂参观、旁听、实习蚕业,回籍后可以转相传习。六月七月间,宾川州委托士绅杨上珍、苏定科、闰廷标等经手办理采买桑秧分发等事,从闰廷标的覆禀中可了解到,他到牛井街采买海东所培桑秧,发给各耆首领回,以种植图利。宾川州晓谕各耆,各户应当珍惜并小心种植桑秧、保护桑林以推广蚕业。十二月二十九,大理府发札,“提倡蚕桑已历年,民间知其相并相与培护桑株者有之,而愚昧无知辄行砍伐及纵火烧山种种损坏”,通饬各属应当多做宣传,对于罪行较轻的处以罚款来购买更多的种籽,推广种植。

宣统二月二十大理府计发桑籽十斤、《蚕桑简要》四本给宾川州,要求“就地布种,迨秧苗既茁,分饬民间”并认真劝种;发种给农民时要将种量、地址、人民详细登记存档,播种后三个月按册派人访查存活率。

宾川州气候适宜养桑种棉,宣统二年对种植棉花尤其重视,多次分发棉籽,及时晓谕民众注意事项。二月初八,宾川州向各耆分发棉籽36石。六月棉花即将成熟,州正堂晓谕民众集股购买轧花纺织机器;七月棉花成熟,州正堂晓谕民众加强看守,以防盗贼。十月初四,宾川州向各耆分发种籽:棉籽63石,山花籽47石,油箩籽29石。

十二月二十二,宾川州将各耆所种桑秧株数开列呈请查核,具体情况为牛井三百余株、力角七十株、炼洞三百余株、牛东三百余株、宾西一百余株、康廊一百余株、挖色一百余株、萂村一百余株、平川九十余株,共计种活一千五百余株。

三、宣统三年,推广蚕桑技术

蚕桑在云南推广较晚,农民缺乏养蚕缫丝的经验和技术,为教授农民掌握缫丝与纺织,宣统二年,自省城迄各厅、州、县,均令创设女子蚕桑研究所。

宣统二年六月宾川州申报办女子蚕桑研究所,宣统三年二月经批,女子蚕桑研究所招女生四十一人于二月初十开学,教授科目包括识字及纺织两门课程。由于学生“佥愿以六个月毕业”,头班的学生学制为六个月,期间学生随教员学习栽桑缫丝等事,参加春蚕、夏蚕实习。蚕桑研究所十分受重视,宾川州不久便收到云南提学使司三月三十的札,要求认真整顿蚕桑研究所,以期收实效。云南省劝业道亦发批文,提到研究所经费要“设法力筹拨定常款以垂久远”。四月十六,蚕桑研究所便领到高等小学堂分拨的银一百六十两以作女子蚕桑研究所经费之需。四月二十九,云南提学使司以“蚕桑为重货……致富之方自以提倡”,严饬女子蚕桑研究所及其他学堂添加蚕桑课。五月二十一,云南提学使司饬各厅州县,规定了教员的资历需为受专业教育毕业的学生,规定了每周课时,力图使蚕桑课的教习规范且有效;并通过加减薪水来激励教员教授蚕桑课的积极性。宣统三年六月,由于城内外人户稀少,考虑到新生招收不足,宾川州拟将该所改办为女子初等小学堂以维持教育。随后,宾川州的女子蚕桑研究所停办,但并不意味着蚕桑技术的教授停止了,在女子初等小学堂等其他学堂仍继续开设蚕桑课。

云南的氣候土壤均适宜种桑养蚕,“但风气开通较迟,不知讲求之法,以至放弃利权”通过一再地教授蚕桑技术,以至各地“渐收效果,丝质之良实不亚于闽浙两湖两广所产者”。六月二十一,云南提学使司通饬各属,云南的蚕丝品质已见好,各府厅州县宜仿照籰式制丝以销往省外以“挽利权”。

四、小结

云贵总督锡良快刀斩截通告全省,要求在1908年内完全禁绝罂粟种植、鸦片运输和吸食。由于锡良实施严厉的措施,并辅以大规模的宣传引导,推广棉花等经济作物以弥补烟农的损失,致使除了个别偏远偏僻的民族聚居村落尚有偷种现象外,云南大部地区罂粟种植得到了有效控制。

宾川州禁吸禁售,统计吸户和种烟户、亩数,禁种鸦片、改种农作物,开设桑蚕研究所、在各学堂开设蚕桑课,推广种植、纺织技术——使其禁烟、禁种取得了良好成果,推广的农作物替代鸦片让农民赖以生活。宣统三年,云南省劝业道称赞宾川州“提倡棉业不遗余力,去年所产棉额实为滇中各属之冠”。民国时期,宾川的轧花、纺织、制糖、缫丝、炸油等工业,皆以其种植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百年后的宾川县仍有农户种植棉花、桑蚕等,在大理一带“宾川棉花”“宾川丝绵”占有一定市场份额。

注释:

[1]《清光绪宾川州》118-21-37-2 18-19

[2]同上118-21-37-1 1-17

[3]同上118-21-37-13 96-101

[4]同上118-21-37-16 109-117

[5]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编:《<清实录>有关云南史料汇编》卷四,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746页。

[6]《清宣统宾川县政府》118-20-2-11 53-55

[7]同上118-20-12-1 1-10

[8]同上118-20-2-22 83-84

[9]同上118-20-2-39 147-149

[10]同上118-20-2-1 1-5

[11]同上118-20-12-8 23-24

[12]同上118-20-12-25 119

[13]同上118-20-14 53-57

[14]同上118-20-11-19 55-56

[15]李春龙,王珏点校:《新纂云南通志六》,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616页。

[16]同上118-20-11-11 20-21

[17]同上118-20-11-9 27-28

[18]同上118-20-11-6 20-21

[19]同上118-20-11-10 29-31

[20]同上118-20-11-11 32-35

[21]同上118-20-11-3 10-13

[22]同上118-20-11-6 2

猜你喜欢

清末
“西学东渐”一词始于清末而非民初
清末监狱改革的法律文化探析
清末书院改学堂
简述清末西方中国观的转变
论清末粤汉铁路风潮对粤港地区报业的影响
浅谈清末新式学堂与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中心的形成
清末陕南地区的书院改制
清末安徽禁烟述论
洞头县馆藏清、民国书画赏析
论清末留日学生译书活动的原因、内容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