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唱音准训练文献综述

2016-05-14谢佳彤

艺术评鉴 2016年6期
关键词:音高音准声部

谢佳彤

【摘要】我国合唱艺术是在上世纪初一种传统的,广泛的,群众性歌咏中发展而来,虽然发展只有百余年历史,但建国后,由于它自身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和集体性,同时又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从而到社会各阶层的广大群众的热爱。在我国的合唱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面临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广大人民群众音乐素养普遍不高从而制约了合唱艺术的发展,这其中的音准、音高素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合唱艺术发展的因素,因此笔者从合唱音准训练着手,搜集了一些关于音准训练的文字资料、视频资料进行整理综合,希望能在各个层面和角度对合唱音准训练问题有个较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合唱艺术;音准训练

一、围绕标准音持续长音的六种训练

①持续音训练:训练要求用“lu”持续发音两分钟以上,这个训练要求第一,“三统一”即高位置统一,共鸣腔体打开统一,母音口型统一;第二,要做到两保持“保持音高”“保持位置”;第三,音准上要做到“三要素”,音准不花,需要队员轻声唱多听;用软起声训练声音不颤抖用直声发音;用硬起声训练使声音不会一开始就是滑音。

②断续音训练:在持续发音之后,停下来听一段曲子或者一个笑话,再让合唱队员重新唱出标准音,通过多次反复的“记”与“忆”的训练达到固定音准的概念。

③接续音训练:给出标准音,让合唱队员以“多米诺骨”牌的形式按顺序一个个唱出来,然后按顺序一个个停止,最后一个唱的音再和钢琴的标准音对较,看是否走音。

与其他传统练声的区别:接续音训练其一个最重要的效果是让合唱团员做音色模拟训练,让合唱团员对音色有较高的模仿和调节能力,从而能使合唱团员达到一个比较统一的音色,而传统的练声观念是“男高音声部是小伙子,女高音声部是小姑娘,男低音是老大爷,女低音是老大娘”,这一点是接续音训练作用和训练理念上与我们平时合唱训练的一个大不同,从而尽可能的缩小声部之间音色的差别,从而达到合唱音响的统一。

④力度训练:标准音以“lu”的方式,进行力度变化,因为往往训练过程中,力度变化对音准会有影响,力度强时容易使音偏高,力度弱时容易使音偏低,因此在训练中加强力度的训练,最后于钢琴的标准音对较,可以减少力度变化对音准的干扰。

⑤变化母音训练:给标准音用“U”“O”“A”三个母音训练,以“O”为中心,使声音达到一个圆润的状态,同时也训练不同母音情况下的音准。

⑥变化气口的训练:即“急呼急吸”“急呼慢吸”“慢呼急吸”“慢呼慢吸”,以训练气息的能力。

在这6个围绕长音练习的训练结束后,张老师还会把这几个训练综合起来,让合唱团员不会感觉到训练的枯燥,锻炼指挥与团员的默契。围绕A音进行长音训练是一个需要长期进行的训练,张老师制定的方案笔者认为十分有长远意义,即每节课的前、中、后三个时期都要进行。并且分为三个不同阶段的长音训练,每个阶段八周时间,第一阶段:听A唱A;第二阶段:想A音唱A音的和声音程,即A与下方小三度F;第三阶段:想A音唱出别的调式的主三和弦。

二、合唱中音準的探究主要有以下内容

1、音准的绝对性

从物理学客观数据的唯物主义角度,用形象的图形法和客观数据阐述了什么是绝对音高,从独唱的音准上升到合唱中的音准,得出合唱在纯理论的条件下要达到统一的本质,从理论上得出合唱音准的重要性与困难所在。

2、音准的相对性

文章从三大律制的角度讲述了合唱中运用十二平均律的优势,介绍了合唱中相对音准的概念,从横向上说明在调式中根据主音的不同而调整音的倾向性,也从纵向和声上说明纯律的优势,从而在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合唱作品处理上,三种律制的结合运用是处理音准的方法。

3、从人的听觉和发声的生理和心理角度描述音准问题

强调“自我监听”对音准的重大影响,同时也强调在“自我监听”的基础上“互相倾听”,它包括个人之见的“互相倾听”和声部之间的“互相倾听”;再者,提出“想象音高”对合唱音准的影响,强调指挥在合唱排练时对启发集体“想象音高”的重要性,可见生理因素与心理因素也贯穿于整个合唱的音准中。

这是从科学的物理学科、律学、生理学以及心理学的角度,科学的论述音准的形成,影响音准的因素,从而指导指挥在合唱排练中对音准的控制有个更加细致、精准的了解。但是并没有经过太多实践经历来写音准训练方法,属于思辨性较强的论文。

三、关于音准训练的思维问题

对音准的概述是合唱中发声同律制相符合,从分类的角度讲,音准又分为旋律音准与和声音准,即横向的旋律之间的音的度数的准确性,纵向的声部与声部之间和声关系的准确性,本文的思路是先大致讲述了音准在合唱中的重要地位,然后从三个方面对提高音准进行阐述。第一,合唱指挥本身需要具有深厚的声乐理论基础和演唱技巧,才能引导合唱队员精确的把握音准,并且还要具备良好的声音听辨能力,能分辨出声音高低、宽窄、音域、声部等一系列问题;第二,强化音高的声辩训练,其中包括横向单音的声辩即听音模仿,还包括加强演唱和弦与音程的训练。第三,做好音准的纵向与横向训练,即前面所说的旋律的音准感和声部和声之间的音准感。

期刊简明扼要的说明问题,但论文更具有系统性和具体性。

四、音准基本规律理论

第一个方面——音高听辨,在训练中要求合唱队员从气沉心静入手,反复熟悉大调音阶的构成规律及音高差,然后集中精神听辨纯一度音程与其他音程之间的音响差别,在反复进行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合唱队员形成用耳动脑的习惯,如在众多人声中找出某个人的声音,在和弦、和声中听出某个声部,并听出声部所处的位置;同时合唱队员通过互相测试互相验证的方式培养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第二个方面——音高思维,音高思维即用大脑把视觉感知的乐谱记号,听觉接受的音频振动,发声器官发出的音高信息等,根据 自己记忆 中储存的音高信息提取相应的材料加以对比,作出音高判断、鉴定的能力。提高合唱队 员思维能力的最佳方式只能是在气沉心静的状态下,让他们用脑、用心去思索,去意识歌唱;并将其掌握的音高训练方法用内心视像方式反复放映,逐步加深印象,对音高体系形成概念;经常采用音响高度与思维音高相互验证的方式来指导和提高音高的准确性,调动他们的自我听觉意识,逐步形成音高推理的习惯,养成在生活中随时判断音高差的意识反映。

第三个方面——呼吸保障,正确的呼吸是心静的前提,心静是耳聪的保障。而心静耳聪、思维反映敏捷才能调动自身的听觉意识,使听辨清晰,发音准确。同时,气沉则易控制,呼吸均匀,出气平稳,更能保证气托音出,稳而不乱。让气息轻托声音,关闭口腔,用“哼鸣”来体会感知音的高低位置,更易于调节声带的振动频率。正确的吸气,控制和平稳的呼气对于音准训练举足轻重,对发音的音准意识和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第四个方面——音高记忆,音高有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的区别,在我国当前普及音高训练一般采用相对音高的训练,而相对音高又受到调式、调性关系的制约。根据这一客观现状,在训练时应刻意的记忆旋律的固定音高,有意识的分析旋律的音高关系,特别是有特色的音程跳进以及音程不同音高的差别,然后再从调式主音入手扩大到属音中音为核心的纯五度、纯四度,大小二三六七度音程,在旋律的基础上增加乐曲的听辨模仿,提高合唱队员乐音的概念和储存量。

第五个方面——半声共振,放声演唱,必然使大脑兴奋、紧张,同时因剧烈振动造成大脑轰鸣而失去听觉的最佳分辨能力,使听觉反应迟钝。所以训练时,在掌握“哼鸣”歌唱的基础上,控制气流平稳上托,用半声或微声发音,为减少对音频的干扰,不用字头,去掉牙、舌、齿之间的摩擦,口腔打开一次到位,统一韵母,保持振频,以避免由于口腔变化而形成的音色及基音的不稳定。半声共振训练可直接调动合唱队员的听觉意识和音高思维,丰富他们的音高记忆,锻炼他们个人的呼吸能力,使每个人的音高听辨能力在集体中得以加强和提高。

第六个方面——字头谈吐,过分强调咬字,口形容易变化过大,气息准备过足,形成僵字散音。因此最好的吐字应该是心中有字,口中无字。声音似抛物线一样轻轻弹出,使气沉沉地在下面(小腹),声音飘飘地在上面 ( 面罩共鸣 ),形成点线面一体的状态。这时,喉头一定要下去,舌根不能抬高,舌尖轻弹,气息平稳托住,保持聲音的稳定和坚实。

主要针对的是合唱队员个体的音准提高,简明扼要的从音高的听辩,记忆以及发声方法方面解释出音准训练的规律,由浅入深,说明学习音准应当系统的,按照其规律循序渐进的学习,对合唱音准训练提供了宝贵的规律和理论指导。但没有对合唱中的音准训练做具体的说明。

结语

合唱音准训练需要从音准本身、音准基本规律、训练法、训练思维等方面进行学习和实践,是理论转化为实践,再从实践中提炼出理性思维的一个互相指引相互推进的过程,本文对合唱音准训练问题的解决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思考,但是只是较为综合的把握合唱音准训练问题,还需要笔者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

参考文献:

[1]杨鸿年 《合唱训练学》【M】 中央音乐出版社 2008年3月1日

[2]马革顺 《合唱的训练》【DVD】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0年1月

[3]秋里 《合唱指挥与合唱训练》【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年10月

猜你喜欢

音高音准声部
为何有人唱歌总是跑调
通过陶笛提高小学中段学生音准有效性的探究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多声部视唱训练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钢琴调律对钢琴音准稳定性的作用
唢呐常用演奏技法与声学参量关系研究(一)
韩国留学生汉语陈述句语调的实验研究
复调音乐的认识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