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崆峒笑谈”表演的创新性
2016-05-14赵江茹
赵江茹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从古至今在市井村落流传着多种形式的民间戏曲,平凉平凉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史称“西出长安第一城”。平凉自古为屏障三秦、控驭五原的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和陇东传统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的交通和军事要冲。就在这黄土高原东北部的古丝绸之路重镇平凉民间流传着一种小戏,被称之为“崆峒笑谈”。
“崆峒笑谈”又称笑摊或者笑坛,老百姓俗称“谝干传”或“丢丑”,是一种以逗乐见长,以说白和表演为主的民间小戏。据史料记载,“崆峒笑谈”大约形成于宋元年间,成熟于明、清两代,盛行于清末和民国初年。主要流传于平凉市崆峒区北部塬区的草峰、杨庄、白庙、香莲和川区的崆峒、白水、花所等乡镇。明清时期,“笑谈”已具规模,演出活动遍及平凉城乡,公元1550年至1627年,明朝散曲作家、著名政治家赵南星在他的《笑赞题词》中写道:“书传之所记,目前之所见,不乏可笑者,世传笑谈,乃其影子也。”由此可见,“崆峒笑谈”与宋代的“谈诨话”、“学乡谈”为同类,不过发展更完整,受流传在平凉的小曲剧影响,从注重谈而演变为唱白皆具的戏曲形式。
一、“崆峒笑谈”表演与发展现状
“崆峒笑谈”这一民间艺术的奇葩,先后被平凉市和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成为重点保护项目。现有搜集整理的资料近六十部,目前得到排练和演出的剧目大概有十余部左右,这种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要使这种濒临失传的剧目再次焕发生机,只有拜笑谈老艺人为师,开始一点一滴的学习崆峒笑谈的表演方式。“笑谈”多数剧目是以说白为主,唱段为辅。演出多以丑角为主,有官丑、小丑和老丑,有媒旦、姚旦,再配以小生小旦。当地历代民间艺人,长期交往相互学习,在保留本土语言、民歌元素特色的基础上,吸纳西北的秦腔、迷胡、陇剧等剧曲式风格,形成了一种特别的民间小戏曲调,表演艺人用当地方言演唱,并加了很多俗语和发生在生活中的各种段子,这就是这种表演具有鲜活的地域特征和强烈的口传意识,给观者带来强烈的地域归属感和方言圈内的文化认同感。因此“崆峒笑谈”的表演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创新,使其在表演上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时期,“崆峒笑谈”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创新、繁荣发展应该遵循新的理论为指导。传承与创新“崆峒笑谈”民间表演艺术,必将推动“崆峒笑谈”表演的繁荣发展。
二、“崆峒笑谈”民间表演艺术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崆峒笑谈” 目前专门排练演出的有《闹老爷》、《两亲家打架》、《打草鞋》等剧目,内容嘲谑讽喻,嬉戏调笑,表演生动活泼,舞蹈动作极度夸张,在群众中反响也非常强烈。当然也有民间艺人表演的《王婆骂鸡》、《赶毛驴》、《说唱笑谈》等,形式活泼,说唱并举,语言通俗幽默,乡土气息浓郁,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不仅得到社会认可,同时在百姓中也喜闻乐见颇受欢迎。
1、创新发展机制,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
要使“崆峒笑谈”民间艺术能够繁荣发展,首先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为指导,建立起有效的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机制。比如平凉乃至甘肃城乡拥有着“崆峒笑谈”民间艺术的拓展空间和发展空间,可以营造“崆峒笑谈”民间文化艺术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对“崆峒笑谈”民间艺术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崆峒笑谈”民间艺术传承机制,从而解决“崆峒笑谈”民间艺术的生态失衡问题。
2、引入教育体系,培养“崆峒笑谈”民间艺术的传承创新人才
把“崆峒笑谈”民间艺术教育引入教育体系,在日常教育中积极开展“崆峒笑谈”民间艺术的普及教育,树立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唤醒青年一代的文化自觉,激发青年一代对“崆峒笑谈”这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关注。把“崆峒笑谈”民间艺术引入教育体系可以培养青年一代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爱国爱家的情怀,同时逐步培养起民间艺术文化的欣赏群体和传播者,进而为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创新做好人才准备。
3、博采众长,兼收并取,使其表演技巧和表演方法有新突破
还要在创作和表演上追求高品位。高品位就是要求高质量和高格调。继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应当坚决摒弃庸俗、消极、颓废、低下和错误政治倾向的东西,努力创作出数量众多的高质量、高格调的文化精品,使文化精神产品的品位不断提高。这样,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崆峒笑谈”代表性剧目有:《两亲家打架》、《二瓜子赶车》、《闹老爷》、《背板凳》、《拉熊》等50多出,是我省民间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剧目内容主要分为五类。表现群众生产或谋生手段而又富有情趣的,如《拉猴》;讽喻人改恶从善的,如劝人戒赌的《春姐寻父》;讽刺旧社会官老爷们的腐败、昏庸、无耻,赞美普通老百姓的机智、善良并给予同情的,如《打面缸》、《闹老爷》等;讽刺、挖苦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如《大夫小妻》;反映亲戚、邻居和家庭纠纷的《两亲家吵架》等;表现男女情爱的,如《下四川》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可以在借鉴传统艺术的表演形式,展现当代人们的精神风貌。创作表演展示社会进步,反映人民幸福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的作品;以及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在我们的“崆峒笑谈”创作和表演中,要注入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容、新思想,让传统文化形式焕发青春,充满活力,使之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传统的剧目在表演上追求多样化、广阔性和丰富性,彰显其艺术性
在突出趣味性即兴性的同时,表演上也应该注重艺术性。就目前我们排练表演的剧目来看,既不表演帝王将相,也鲜有才子佳人,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素材,罕见踪迹。其唱词通通用方言演绎,配以丑角儿们脸上大面积的胭脂、满头的冲天小辫,以及大面积的肢体语言动作,令台下的娃娃大人们都忍不住大声喝彩,这种民间小戏没有固定的程式,有经验的民间艺人可以即兴发挥,添枝加叶,融入自己的生活想象和情趣。所以,同一个剧目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演出,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尽管如此“崆峒笑谈”表演中也应该对其各个方面进行大胆探索,以及科學改造和创新,形成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的繁荣局面。这就要求不单是题材、体裁多样化,内容和形式也要多样化。可以说,唯有多样化,才能繁荣创作,唯有创新,“崆峒笑谈”这一民族民间艺术表演形式的生命之树才会常青。
总之,“崆峒笑谈”要在表演上体现新特色。结合新的社会实践、时代要求和地方特点,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在对其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借鉴的同时,积极进行科学改造和创新,并体现出地域特色。笑谈从最初街头巷尾人们的自发表演,到现今登上庙堂在设备齐全的大剧院演出,虽然演出地点发生了变化,但其喜剧性、地方性等特征,在甘肃乃至于中国戏剧史上,都具有珍贵的独特性,现已成为甘肃民间戏曲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弘扬“崆峒笑谈”这一民族民间的传统文化艺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在继承“崆峒笑谈”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表演的基础上,创造出既有民族特色浓郁、地域特点鲜明的“崆峒笑谈”表演新途径、新方法、新思路、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