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量提升的体育课堂教学过程调控
2016-05-14郑志强
郑志强
摘要:调控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之一。本文从情绪调控、气氛调控、节奏和语言调控角度,讨论了体育课堂教学过程调控。
关键词:质量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过程调控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6-0047-02
有学者认为,“所谓体育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学效果的综合体现,主要由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各目标要素集合而成,指向的是教学结果,而非过程”。通常认为,体育教学质量指向的是学生在体能发展、技能习得、品德养成等方面的学习效果。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获得,必然经由体育课堂教学这一重要过程,因此,加强体育课堂教学过程调控方式的探索,对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体育课堂教学过程的情绪调控
情绪实质上是一种心理状态,情绪能影响人的方方面面,积极的情绪如愉快、满意、兴奋、赞赏、幸福等对人体活动常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会明显提高人的活动能力,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效率,使人保持健康。消极的情绪如愤怒、怨恨、焦虑、忧郁、恐惧、痛苦、不快等,则会使人感到心神不宁、精神不振、心灰意懒,学生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就不能正常发挥,从而大大抑制人的积极性,降低活动的效率。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的效应是不同的,为了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除了科学合理地选用体育教学方法外,还取决于学生一系列的心理过程的情绪因素。因此,体育教师要熟悉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情绪变化的规律,掌握课前和课中调控学生情绪的要点,做学生积极情绪的总调度师。
1.课前学生情绪调控要点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教师在编写体育课的教案时,应从目标设定、内容选择和教学组织等方面考虑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在预设体育课的学习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全体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到”。在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处理好教学内容的难易度,要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从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做到实效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提倡教学形式多样化、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
2.课中学生情绪调控要点
第一,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学内容及器材资源的开发者;建立以民主与平等、尊重与信任、理解与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
第二,教师教态和蔼可亲,满腔热情,做到关心和爱护学生。激发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使学生有较强的运动欲望。在做游戏时,教师可参与到学生的游戏中,融入学生的游戏活动中,拉近与学生的关系。有时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比赛,甚至巧妙地输给学生,有意识地让学生获得巨大的成功体验,这种荣誉感无疑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
第三,根据课上学生的各种反应信号,通过学生神态、言行举止、掌握技术动作的能力、考查讲评后的情绪变化调整教法。对于学生出现的技术动作失误和易犯错误动作,不要当面指责,应多加分析,找出原因及纠正错误动作方法。同时多鼓励,增强自信心,使学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情绪参与课堂学练。
第四,教学过程中学生纪律可能有偏离,要灵巧处理,及时化解学生情绪。例如,在一节篮球课的教学过程中,突然有名男生叫起来:“哎呦,我肚子疼啊!肚子疼得要命。”老师一开始真的以为这名学生肚子疼,后来一了解,他其实不是真的肚子疼,他就是为了吸引注意力,甚至有点为难老师的意思。对于学生的这种行为,教师是严惩他、说服教育他,还是巧妙地加以情绪调控?如果老师硬着跟他干,硬把他掰回来,他就可能不理你。这名学生的个子很大,平常还蛮神气的,就是纪律有点散慢,而且其他老师怎么说他都不听。针对这一情况,上课的老师改变了调控策略,没有批评他,而是说如果你真的肚子疼,我就赶快把你送到医院或医务室去。学生听了不好意思了,因为他本来是跟你闹的,如果你真的这样,他就觉得:老师没有责怪他,还对他那么好!他就说:“没事,没事!”老师也就暂时不管了,下课后再去找他,问他什么情况,然后说:“你的个子这么高,是打篮球的料,如果你跟我好好学的话,我一定把你的篮球水平教的很高。”这样的做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
二、体育课堂教学过程的气氛调控
在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中,学生通常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学习过程中,教学效果就可能事半功倍。相反,如果教师对待学生拘谨刻板,甚至有些冷漠的话,在这种沉闷的教学气氛中,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就可能事与愿违。由此可见,体育课堂教学的气氛调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1.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体育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是要使学生渴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愿意主动地发展体能,并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运动技能的学练活动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必须遵循这一原理,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体育学习活动成为一种乐趣。体育教学艺术的表现,首先在于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如果学生具备了强烈的体育学习意愿,就能自觉克服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从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2.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体育教学情境,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为此,《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创设民主、和谐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情境。良好教学情境的营造,需要体育教师满怀热情地投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致力于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情绪背景,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似的情感,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始终感到兴趣浓厚、兴高采烈。教师只有把自己的真情、爱心融入到课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点燃学生进取的激情,引领学生真正走进体育课堂之中,才会使学生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积极观摩教师的示范,进而深入领会教师的指导,并主动投入到各种身体练习中,进而获得主动发展。
5.建立合作与交往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交往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变化之一,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往,有助于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强调体育教学过程的合作与交往,意味着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在平等互动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体育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和富有个性的发展过程。在合作与交往的过程中,教师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教学生想学习的,要在学生渴望练习的时候适时加强运动技能和体能发展练习。合作与交往的教学过程要求体育教学不再仅仅是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运动技能和方法的传授过程,而是一个师生、生生分享理解和学习成果,相互促进发展的过程。
4.恰到好处地激励和赞美学生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的激励和赞美对于调控课堂气氛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学生开始练习之前,教师应给予必要的鼓励:“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行”;在练习过程中,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或一个简单的口头赞美,如“好”“很棒”“加油”,都会激起学生出色完成练习的愿望;当练习结束时,教师的及时点评,如“这次你动作完成得非常出色,而且有很强的表现力。”这些语言虽然简单,但却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鼓舞,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增强自信,并能从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当学生成功地完成了动作练习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和赞赏,这样能瞬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当学生完成动作练习有困难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并学会用鼓励的眼神,让学生“再尝试一下”,相信下次有更好的表现。当学生完成动作练习失败时,教师绝不能讽刺、挖苦、指责学生,否则,他们就会丧失自信和学习的兴趣。
三、课堂教学过程的节奏和语言调控
1.体育课堂教学过程的节奏调控
根据人体生理机体活动能力变化规律、学生心理过程变化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每节体育课都要注意调控好课堂教学过程的节奏,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从课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到结束部分,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确定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其次,在设计一堂课时,要根据学生的素质、技能和爱好的差异,来安排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练方法及练习密度等。最后,运动负荷的教学节奏,在一次课中通常出现两次高峰为宜:一是在课的前半段安排一次中等高峰,使学生兴奋性逐渐提高,调动生理机能上升,为主教材的学练做好充分准备;二是在课的后半段出现一次高峰,通常可以安排8~10分钟的身体素质练习,使学生的兴奋点达到峰值,促进学生深化对所学运动技能的本体感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体能,强化学生体育学习的情感体验。
2.体育课堂教学过程的语言调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的语言运用得当,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问题,增强学习的信心,促进动作技能的习得和良好学习体验的形成,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如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述技术动作要领,语调宜庄重沉稳、语言简洁明了;纠正错误动作时,声调宜舒缓委婉。如喊“立正”口令,要短促有力,语调强烈、声音洪亮、这样学生便会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调、音量或节奏下,会表示不同的意思,起到不同的效果。如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对某个学生讲“你表现很好”这句话可以因声调、语速、重音、停顿、节奏等特征的不同,而分别具有赞美、疑问,甚至讥讽的意思。伴随教学语言的“弦外之音”对学生产生的感染力是强烈而深刻的。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上的动态情况和反馈信息,运用语言对教学过程加以调控。如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师要运用鼓动性语言,提高兴趣;如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表现出困惑、畏难,教师要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战胜困难,不要用轻蔑批评、讥讽的语气,否则,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击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证明,控制教学语言,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兴趣,使他们把看、听、想、练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获得更好的体育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