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策略

2016-05-14王玉启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素质教育题目

王玉启

针对目前的教育政策和基本前提下,我们的素质教育还是处于刚刚起步的初级阶段,有大部分的教师还是渴望能有一个捷径通往成功,素质教育没能达到相应的理想状态。于是,今天的语文教学一定要敢于打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逐渐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只有这样,孩子们的作文才不会是千篇一律,或者题材不新颖。

作文教学求异思维教学模式素质教育受到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当今的素质教育迟迟的未能实现理想的状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尤为突出。鉴于此问题,我们的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求异思维的创作,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进行思考,思路要清晰,构思要新颖,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通过本人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和总结,大致可以归纳于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已经告诉我们这样深刻的道理了。只有我们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作为我们培养的重心,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因此本人常常设计一些情趣盎然的谈话话题,激发学生的“求异”兴趣。

比如,写《我的爸爸》,我想有的同学就会写爸爸“胸怀宽广”,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写爸爸其他的好思想、好品质:公平公正、工作认真、孝敬老人等。也可以换个角度,引导学生写爸爸的不足:自私、粗心大意等。还可以写理想中的爸爸是什么样子?这样多举些例子,学生们的思路便会打开了。孩子们还是喜欢看动画片,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动画片展开讨论,如《熊出没》与《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动物们都会说话,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以求异的思维方式展开的想象而成的,学生们乐于参与讨论,不仅能够初步了解求异思维是什么,也渐渐地对求异产生兴趣。

二、教师选题要标新立异

第一,题目要新颖。从前我们的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有素材可以写,开学的时候就会让学生先回想一下自己的假期,写一写自己的假期生活。虽然学生每年假期所做的事情不同,但是每个假期的作文都是老俗套,无限循环,渐渐的就会令学生厌烦,学生写文章也就没有新的创意了。同样的题目可以建议学生采取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也会让读者眼前一亮的。

第二,避免模仿题。如果今天学了《死海行》,就让学生写写《……行》,在刚开始的时候这样的题目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一味地模仿,就会让学生陷入思维的定势,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有新意的。而是要选择一些小而实的题目,类如《校园新貌》,让每一位同学都有话要说,想到很多的细节,有利于思维的活跃。

第三,尽量避免死命题。死命题就是题目给定的要么是肯定的要么是否定的,限定了学生的思维,如《失败是成功之母》,因为大多数的学生看到此题目就知道要写失败了很多次,最终才能获得成功,因为孩子们毕竟还小,没有经历过人生的磨难考验,在他们的世界里根本不能完全体验到这个题目的内涵,我们可以就可以把题目稍微的改动一下就可以了,《谈失败和成功的关系》就会吸引孩子,引发考虑,有的学生就会从失败写起,之后百折不挠,最终成功的完成任务;有的同学可能会从成功写起,成功之后不思进取,最终一败涂地。这样,孩子们的作文就会精彩许多。

三、老师恰当地指导学生“求异”的方法

作文需要教师的指导,但是绝不能越俎代庖。第一,启发学生产生质疑。比如,有个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爸爸爱抽烟,虽然家里整天弥漫着一股呛人的烟味,但是我从不为这而恼火。”估计看了这句作文的读者们肯定会想:“为什么不恼火呢?”确实是出乎读者意料之外。这样,读者肯定会被作者的文章牢牢地吸引着,想继续读下去寻找答案。但是小作者后文交代:“因为爸爸对工作实在太负责任了,常常到深夜没有休息,需要靠烟来提神。”如此一讲,确实又在情理之中,比平铺直叙,要高明得多。第二,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写《乐与悲》的时候,指导学生正确的看待乐与悲。我会考察一下学生的人生观是否正确?你们觉得乐好还是悲好啊?你们又是怎么理解“乐极生悲”的?又是怎样理解“悲中取乐”的?接下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理解举例说明吧?这样孩子们就会立马产生好多的想法,写出来的作文就不会是千篇一律的。每个人和其他同学的都不一样,我们就实现了“求异”思维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不是在短时间内见效的,而是需要一段漫长时间的培养,活跃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写出更多构思独特、立意新颖的作文来。同时,我们也应该客观的看待问题,“求异”并不是片面的“猎奇”,也是要恰当的引导学生认识“同”和“异”的辩证关系,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只有相对的,即没有“同”,那么“异”就毫无意义。

四、结语

总之,学生们具备了思维的求异能力,无疑将会带给孩子们创造“找米下锅”的能力,作文水平就会登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林生华.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1,(60).

[2]刘雪莲.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2,(47).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素质教育题目
培养思维能力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培养思维能力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追根求源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