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发农村学生的写作兴趣

2016-05-14唐正花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风俗生动爸爸

唐正花

农村学生的作文达到文从字顺,情感真实,生动自然的文章如凤毛麟角,寥寥无几。因此,要充分利用农村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就地取材,联系农村生活实际,有的放矢地激发农村学生的写作兴趣。

农村学生写作兴趣就地取材笔者在农村从教十几年,深知农村学生的个性特点:普遍心思疏散,情感粗糙,羞涩内向,拙于表达,尤其头疼写作文。每次作文题目一布置,学生便愁眉苦脸,长吁短叹,绞尽脑汁,苦想冥思,犹无从下笔。逼迫得紧了,就翻开作文书,要么一字不差原样照搬;要么张飞头颅李逵腰,关公战马秦琼刀,一顿胡乱拼凑;要么胡编乱造,敷衍了事,重复啰嗦不知所云……总之,文从字顺,情感真实,生动自然的文章如凤毛麟角,寥寥无几。究其根源,是学生没有写作兴趣,把写作文看的太难太高深。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写出说真话抒真情,流畅生动的好作文呢?

一、要发挥自身优势,就地取材

1.写家乡的自然风光

以往的说明文文题大多是“我们的学校”“我的家乡”之类,学生一看题目就没了写作激情。我鼓励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去野外走走,去游山玩水,到大自然中去捕捉写作素材。一次组织学生去黄河边春游,回来后,学生都写出了自己的见闻感受,每个人笔下的黄河都是自己眼中心中的黄河,虽有瑕疵,但突出了“真”,令人耳目一新。还有一次,几个学生自己组织去了一趟河对面景泰县的柏林山庄,回来后写的文章,使我对他们几个刮目相看。大漠风情、水上乐园、野生珍稀动物被他们描写的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自由快乐的心情、年轻好奇的心境……在他们的笔下,酣畅淋漓、入木三分。

2.写劳动体验

农村学生都有在节假日帮家人干农活的经历。因而,每当农忙季节,我都会有的放矢地要求学生写写干农活的方法、过程、技巧、感受……学生因为有切身体会,所以都有写头。虽说表达各异,但都能写出劳动的繁重、苦累,并且很自然地回归到学习的话题上来,相比而言,还是学习轻松。对父母亲的辛苦劳作也有了深刻体会,因此激发了刻苦学习的决心。

3.写民俗风情

农村学生其实有很多素材可以写。如果教师有效地利用这些乡土风俗优势,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例如,节日风俗、婚嫁风俗、丧葬风俗、过庙会、走亲戚……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我从不放弃这样的练笔机会,组织或要求学生在家长陪同些参加这些活动,鼓励学生多参与这些活动,并要求学生用日记的形式记下自己印象最深刻或最感兴趣的一个片段。第二天进行讲评交流后,再次去参加活动时仔细观察,这样就很容易把文章写细腻、写深刻、写成功。

有一次,过完年后,我让学生写写过年的风俗。有一个学生的作文很详尽的写出了当地人过年的一些习惯。其中有这样一段:爸爸让我把那几个又圆又光滑的石头放到火炉里烧,我问爸爸烧石头干嘛,爸爸神秘地笑笑:“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一会儿,妈妈端来了半盆子食醋,爸爸用火钳把烧得通红的石头捡出来,放到了醋盆子里,“嗞啦”一声,屋子里顿时弥漫起了一股又呛鼻子又好闻的醋香味儿……哦,这种味道好熟悉,每年的年三十晚上家里都会有这种味儿,莫非这就是年的味道?爸爸端着还冒着浓浓的醋烟的盆子快步走向各个屋子,接着又走遍了院子的各个角落,最后才走出大门,在门外倒掉了石头和醋……爸爸告诉我,这叫送瘟神,爸爸还告诉我,醋坛神是姜子牙,姜子牙自己封神,最后给自己封了个最小的最有用的神:醋坛神。哈哈,太有趣了!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关于风俗习惯的细节写的很生动逼真,我在课堂上讲评、鼓励、适当纠正、补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学生的写作习惯有了很大的改观,养成了好的作文习惯,作文水平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二、分散作文教学难点,提倡模仿,培养文风

作文训练中,我反对贪多求快,每次只训练一种方法。

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千古名句。如苏东坡的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是从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化用而来。所以,反对学生抄袭,但绝对提倡随机模仿、巧妙化用。如学习“欲扬先抑”法,我先让学生欣赏满分例文《座位》,让学生进一步弄清“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之妙,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作文。一个学生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叔叔生病了,需要大笔钱动手术,一家人一筹莫展,毫无办法,只能以泪洗面,雪上加霜的是,这个时候婶婶竟然一声不响的离家出走了,一家人都骂婶婶心狠,坏了良心,叔叔更是痛不欲生……谁知过了几天,婶婶竟然一脸疲惫地回来了,并且带来了他到兄弟姐妹那里借来的钱……仿写,使学生很集中的掌握了一种写作方法。

三、要鼓励学生写真人真事,说真心话,写心里话

即便有些话可能会涉及到早恋等敏感话题,但应鼓励学生大胆去写。只有学生想写,才会表述清楚流畅,才会有精彩的细节描写,才会真实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一个女生写到“每当他从我身边经过时,我的心就会“砰砰”乱跳,我的脸就像着了火一样,热辣辣的。我就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但我又怕他看见我难看的样子……”写得很细腻,很逼真,也很正常。

总之,一个人的写作水平不仅仅取决于他在学校所接受的写作方面的理论知识,还与他所生活的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所以,农村学生并不是天生写不好作文,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要贴近自身生活。

参考文献:

[1]语文建设.2013.

[2]教师报.2006.

[3]初中语文教材.

猜你喜欢

风俗生动爸爸
太平风俗美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红楼风俗谭》
我和爸爸
爸爸
国内外清明节风俗大不同
跟踪导练(四)4
爸爸冷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