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学做相长
2016-05-14尹卫东
尹卫东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突出问题导向,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这一重要论述,赋予了“知行合一”这个传统哲学命题以新的时代内涵,也为开展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只有在知行合一上用心用力,切实把党员的合格标准和先进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才能真正树立起先锋形象、履行好职责使命。
一、知行合一,“知”是逻辑起始点,
必须在学深学透上下功夫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一些党员之所以“平常作用看不出来、关键时刻站不出来”,究其根源还是理论学习不“上心”、理想信念没“入脑”。开展学习教育,首先要进行思想上的深刻洗礼,用党章党规规范言行,用系列讲话武装头脑,坚定信念“高线”、坚守纪律“底线”。一要真学真懂。一些党员不同程度存在读书“无用论”、“无趣论”、“无暇论”,面对学习摆不正心态、下不得苦功,深不下去、钻不进去。学习是件苦差事,研读理论著作,更需要凝神静气、费时用力,只有耐下性子啃一些大部头的理论经典,攀登了思想“高峰”,弄懂了一些“元理论”,才能嚼出味道,悟出道理,夯实理论功底,锻造坚强党性。如此,观察宏观世界就好似多了一副望远镜,总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为眼前所障目;考察微观领域也会多了一副显微镜,可以看得更细,想得更深,不被假象所迷惑。在学习教育中,我们应当静下心来,边学边思,边悟边查,想一想在党旗下宣誓的初心,比一比与先进典型的差距,看一看和群众期盼之间的距离,力争学深学透,学有所获。二要真学真信。“高尚的信仰,是净化灵魂的甘露,是战无不胜的力量”。党章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根本大法”,系列讲话是修身做人、干事创业的“根本遵循”,其本身就具有思想的魅力。我们不仅要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更要准确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学笃信,筑牢主心骨,增强鉴别力,多看看世界政党政治坐标中的中国共产党,多看看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共产党,多看看当代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中国共产党,从源头上弄明白党“从何处来”,党将带领中华民族“往何处去”,坚定“三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以崇高的信仰铸就党性之魂。三要真学真用。毛泽东同志讲:“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要通过开展学习教育,掌握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把党章党规、系列讲话作为做人干事的“指南针”、检视问题的“刻度尺”、推进工作的“强引擎”。面对改革藩篱、发展瓶颈等困难,强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担当;面对公与私、情与理、法与欲等考验,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醒,坚决防止“白袍点墨”、“心存侥幸”、“不拘小节”三大陷阱,真正将理论的力量转化为实践的力量,思维的力量转化为逻辑的力量,法纪的力量转化为自控的力量。
二、知行合一,“行”是根本落脚点,
必须在实践实干上下功夫
“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必须有实际行动,关键在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用行动自觉深化思想自觉,以知促行、实干笃行,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要对照标准“做”。合格党员的标准,是原则的,也是具体的;是内在一致的,也是与时俱进的。延安时期,党就曾经提出“良好的共产党员”、“六条标准”;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概括了合格党员应该具备的“五种精神”。新形势下合格党员的标准是什么?那就是“四讲四有”。这是着眼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对党员提出的新要求,集中体现了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的基本精神,与“20字”好干部标准、“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等要求一脉相承。学习教育中,每一名党员都应该严格对照“四讲四有”标准,时刻衡量自己、深刻检视自己,真正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为人的底线划出来。二要立足岗位“干”。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全党:“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共产党人的本色,既是党旗下的铿锵誓言、党章中的行为规范,更是立足岗位干得好、平常时刻看得出。作为党员,岗位就是责任,职务意味担当,无论担任何种职务、从事哪项工作,应摒弃“不干事不出事、少干事少出事”等消极倾向,树立“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的使命担当。要通过学习教育,着力破解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不善为等问题,以严谨的作风、务实的精神、执着的追求,立足岗位做贡献,履职尽责求作为,奋力推动工作争先进位,让自身和职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三要瞄准问题“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则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问题绕道走,碰到矛盾就缩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有效解决了“四风”等问题。学习教育中要把解决问题贯穿全过程,按照中央“五个着力”和省委“五查摆五强化”、“七查摆七强化”要求,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再对照、再细化,找准突出问题、一般问题,分析主要问题、次生问题,精准“把脉”,直击“病灶”,持续抓好不严不实等问题整改,用实际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四要朝着先进“追”。先进和优秀是共产党人的鲜明特征和价值追求。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我们党涌现出了周恩来、焦裕禄、孔繁森等一大批模范人物,他们以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求实作风,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学习的楷模、行动的标杆。要以学习教育为契机,学习先进,树正气倡新风,感受榜样力量,升华精神境界;对照先进,找差距明方向,加强党性修养,强化责任担当;争当先进,见行动做贡献,发挥模范作用,树立良好形象。
三、知行合一,“恒”是重要评价点,
必须在抓常抓长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开展学习教育,就是要通过经常性教育,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把作风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一要融入习惯,形成自觉。好作风源于好习惯,好习惯一旦养成,便如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学习教育中要把尊崇党章党规作为日常习惯,时时以党章要求自己,处处以党规约束自己,弄清楚怎样才是合格党员、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牢牢把握做人干事的基准和底线,把贯彻系列讲话作为政治自觉,用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壮骨、律己、见行,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集中统一、团结一致。把争做合格党员作为毕生追求,一言一行讲党性,一举一动守规矩,一点一滴作表率,在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实现自身价值。二要融入日常,形成常态。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思想理论支撑,更需要努力躬身实践。学习教育要用好日常教育途径、教育方式,充分发挥中心组学习、统一活动日、干部大轮训、周一大讲堂、星期六党校等载体作用,持续发力铸就思想之魂,强大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突出“亮身份、强服务、树形象”主题,组织开展农村社区党员“带头创业、带民致富、带领发展”,国有企业和“两新”组织党员“争当岗位能手、争当发展标兵”,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党员“提升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能”,机关事业单位党员“立家规、正家风”等实践行动,推动各行各业党员勤于学习、长于实干、勇于担当。三要融入制度,形成长效。做人有戒尺,办事靠制度,一个好的制度体系是党员最好的保护伞。学习教育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法治思维和创新精神相结合、中央要求和基层实际相结合、激励引导和刚性约束相结合,突出制度的实用性、针对性、配套性,加快形成科学严谨、简便易行、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铁的制度,还需要刚性执行。要始终保持严抓的狠劲、常抓的韧劲、长抓的实劲,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费收缴管理等制度,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切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干部从政行为,推动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形成长效。
(作者系中共盐城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张功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