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2课时)》教学设计
2016-05-14李颖
创新整合点
本节课采取的是先学后展、当堂探究的双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
首先,我用QQ群发布问卷星网址,让学生接受在线调查,然后通过柱状图在线分析,了解学情。
其次,在课堂评价检测反馈环节,我利用了教与学平台的学习测评功能。后台数据的精准分析和即时反馈使我的点拨更有针对性。
再次,我利用思维导图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实现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教材分析
土地资源是课本中介绍自然资源时选择的一个案例,其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资源总量大、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等特点,并渗透节约资源的意识。也为以后学习我国的人文地理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我主要采用读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对土地资源的了解并不多,但其已经具备了分析地图和资料的能力,能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阅读地图、合作探究,能描述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并指图准确地说出耕地、林地、草地的主要分布地区,归纳出这种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分析相关漫画、图片,能初步列举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角色扮演,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增强节约、保护资源的意识,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伴随着《多情的土地》这首歌,学生通过数字故事欣赏景观图片,了解到我国土地资源种类多样。此时,我导入问题:这么多种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自然地将其引入到课堂中。
2.先学质疑
我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活动。
①独立思考。把耕地图例贴到地图中对应的位置并解释原因。
②合作贴图。以同桌两人为单位,将草地和林地的图例贴在地图上。
③小组合作。四人全员展示耕地、林地、草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
3.展示点拨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组内或全班展示。然后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以“表扬+建议”的方式评价、补充、质疑。
针对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活动:
①漫画解读。《水土流失》《小草的哀求》《飞来的山峰》等漫画反映了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什么问题?产生的后果是什么?小组内交流。
②角色扮演。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自主总结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其他问题。(教师可以补充黄河水土流失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沙尘暴等资料)
然后教师点拨: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土地资源?首先要通过法律,如《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来保护,其次要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具体措施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总结,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到国家政策,增强主动保护耕地的意识,还能培养其节约资源的意识,情感目标得以实现。
4.巩固拓展
师:为迎接2015年“全国土地日”的到来,请设计一幅绘画或者一条宣传语,表达一下你们对保护土地资源的看法吧!
双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可以实现传统环境下难以实现的参与式教学、个性化教学、优秀资源共享等。
5.自评归纳
学生先从知识、方法与能力、情感等方面谈自己的收获与不足,然后利用思维导图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接着教师补充并完善学生的总结,最后伴着音乐,教师送给学生一句寄语。本节课在激情澎湃中结束。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贴图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通过漫画解读列举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我国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的另一特点;通过角色扮演寻找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增强了节约资源的意识。这样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落实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思维导图和利用“教与学平台”的方式是我一直在研究尝试的增值服务的方式。本节课的增值服务是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核心地图(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整合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充分体现“图导图练”的地理学科学习方法。
在课堂的评价检测反馈环节,我利用了教与学平台的学习测评功能。后台数据的精准分析和即时反馈使我的点拨更有针对性。这也是这节课中的一个亮点。
总之,本节课是一堂富有生命力的地理课,充分实现了先学后展、当堂探究的双课堂教学模式。今后,我还会不断地探索信息技术应用于常规教学的有效策略,以实现真正的翻转课堂。
点 评
学生的学习是以自己经验的形式去掌握一般经验的过程,因此,教师在面对不同学生的情况下,要千方百计地了解与掌握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即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这种原有知识(自己经验)是学习新知识(一般经验)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新知识的学习是不能收到好效果的。李颖老师在课前通过问卷星网络调查的形式,让学生自评,再通过在线数据分析形成分析图表来直观地反映学生原有知识的情况,这无疑是非常有效的,且是性价比较高的做法。但是,教师还要在课前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样才能进行完整、有效的教学目标定位与教学过程设计。现在,问卷星网络调查的形式非常丰富,可以满足学生在学习动机方面的数据采集。
李颖老师在“巩固拓展”这一教学环节中,利用“教与学平台”上的学习测试功能,安排了若干道客观题让学生去选择。教师利用后台数据的精确分析与即时反馈的特点,来观察学生整体的掌握情况,以及针对每一道客观题学生的正误情况,从而调整下一步点评的方向与侧重点,这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新颖做法。但问题是,若干道客观题只能反映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这一教学目标上的达成度,而不能反映其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的达成,所以建议李老师可以增加主观方面的题目进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