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洲 因画结缘的忘年交
2016-05-14张道诚
张道诚
他已是中国山水画坛的实力派画家,同时还是很有号召力、影响力的艺术活动家、不断上进的企业家
和陈博洲先生相识,是在十几年前的一次新老朋友的聚会上。这与我的工作性质有关。因为我当时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经常与国内外的朋友聚会,结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陈博洲即是这次认识的新朋友。当时递给我的名片上写的是一位企业负责人。经交谈才知道他是广东人,在重庆从事建筑行业。当时这位年轻人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热情谦和、厚道大方、不事张扬,话语虽然不是很多,但有问必答,彬彬有礼,处处表现出一位年轻人对长者尊重谦恭的良好修养。
认识博洲之初,他是以一位企业家、艺术活动策展人的身份出现在我的视野的,也正是在2005年陈博洲策划的“情系西部——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画重庆”艺术活动中,我开始对他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当时,我应博洲之邀,同何鲁丽、蒋正华副委员长及万国权、马万祺、李蒙副主席等一起担任活动的艺术顾问,参与了这场重要艺术活动的全过程。
年轻的“老画家”
陈博洲生长于素有海滨邹鲁之称的广东汕头,潮汕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文化昌盛之地,潮汕的文化是“海”的文化。潮汕人天生就面对大海,对远方充满向往。漂洋过海、不甘人后、拼搏吃苦、诚信正直、敢于闯荡天下这些潮汕人典型的性格,在博洲身上都得到集中的体现。在重庆成为直辖市后不久,他就是抓住了这难得的历史机遇,离开广东,定居在这座魅力四射的山城,把重庆当成他的第二故乡。博洲虽然忙碌于自己的事业,但他不忘对中国画的钟爱与研究,挤出时间把书画艺术的才情、社会活动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重庆直辖八周年之际,他与重庆市委宣传部共同策划的“情系西部——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画重庆”大型艺术活动,并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作为学术指导机构,引起了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在中国美术界和重庆文化艺术界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这次十分成功的艺展和社会活动工程庞大,内容浩繁,可喜的是年轻的博洲胸怀全局,举重若轻,全程策划周密严谨,亮点频出。从中,我见证了博洲作为大型艺术活动策展人的不同寻常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这一点我应该没有看错。尽管有着很大的年龄差距,但这位年轻人的见识和能力让我由衷的赞赏,我和他的友情日渐深厚起来。
到了2006年11月,我同马骏先生在广州举办书画联展,开幕式还邀请了当时在广州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同志剪彩。在广州的我的一些老朋友也参加了开幕式和参观展览。博洲得知消息后,从企业繁忙的事务中抽身出来,不远千里专程从重庆赶到广州,来参加书画展的开幕活动。年轻的博洲如此重情重义,让我十分感动。在这次活动中,数次深夜倾心的交谈,把我们之间的距离更加拉近了,这时我才真正了解到,博洲竟然还是一位有着二十几年画龄的年轻的“老画家”。这也让我释然了,为什么这位做建筑行业的年轻企业家,能够在艺术活动策展中彰显出那么深厚的艺术见解、那么专业的艺术敏感。
共同的爱好吸引到一起
出于对求学受教、开拓视野的艺术需要,青年画家陈博洲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遍访国内艺术名家、策划艺术交流活动。这位好学上进的年轻人得到了中国文化艺术界许多名家泰斗如林默涵、贺敬之、钱钟书、蔡若虹、启功、华君武、沈鹏、王琦、刘炳森、李凖、丁聪等的关注和指点,艺术境界日益高远,艺术修为日渐精进,他所衷情的艺术交流事业更是如鱼得水,渐成规模。博洲深受潮汕书画艺术熏陶,敏感地捕捉到汕头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艺术相结合的勃勃商机,先后邀请了广西书画家石墨、著名山水画家张复兴以及我国当代一大批书画名家如刘炳森、刘艺、龙瑞、卢禹舜、王镛、纪连彬、张复兴、赵卫、陈平、于文江等莅临汕头,为书画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拓宽了视野,做出了贡献。
年轻的陈博洲在数十次的艺术交流活动中得以历练和成长,他不再满足于艺术名家个人的策展交流活动,而是开始了对主题性综合艺术交流活动的尝试。
在澳门回归前夕,他组织全国的一批知名画家举办“迎澳门回归——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画澳门”,活动搞得很大,参加的画家有何家英、姜宝林、纪连彬、张复兴、满维起、贾浩义、方骏、常进、马小娟等画坛中坚人物。这次活动得到了全国人大吴阶平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卢嘉锡、万国权、霍英东、马万祺副主席的支持,亲自担任顾问并题词。当时的澳门特首候选人何厚铧欣然题书:“中国心,澳门情。”画家们走进澳门的大街小巷,记录着澳门的历史沧桑,参观写生,形成了一批优秀作品,印证了艺术家们的爱国情怀。此次,博洲策划的活动展示了他的组织才能,同时也为艺术家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这次活动意义深远,影响很大。
博洲对我说,他在广东时,还为刘炳森先生策划过展览,受到炳森先生的赞扬。我也告诉他,刘炳森先生是我的老朋友,相识于上世纪80年代。那时我在团中央统战部工作,是全国青联副秘书长,刘炳森先生是全国青联常委,我们经常在一起参加活动。后来推荐他任全国政协委员,不久我也到政协工作,接触仍然很多。青联人称小政协,随着年龄增长,一大批青联委员到全国政协任委员,我的一大批朋友也由青联转到了全国政协……在广州的几番促膝交谈,我和博洲交流越来越深入,话越说越近,共同语言也越来越多。我喜爱写字,他喜欢画画,共同的爱好把我们吸引到了一起。
倾情于山水和善行
在我眼里,博洲是一个斯文儒雅的画家,很难想象出,他还领导着一个具有国家一级施工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每年能解决上千个农民工人的就业,面对诸多繁杂的工作事务,他都能够管理得十分规范,公司的社会信誉非常好。这正是陈博洲不同凡響的又一面——干事业、做企业家的风采。如今,他一手创办的荣洲实业在建筑业界已颇有名气,成为城市百年建筑的品牌,相继荣获了市建筑业先进企业、中国施工行业AAA级信用企业、全国优秀施工企业等一系列荣誉。
博洲的山水画作品,我最开始是在香港《大公报》上刊登他的专版上了解到的。我曾对他说:“你搞建筑业工作,但不要忘了你是画家,还应经常抽时间创作。你还年轻,有这么好的基础,应当不断地有新作品问世。希望你拿出作品,参加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的精品展。”不久,博洲就如约寄来了他的作品,参加了每年一次的精品展。他画的山水画,气势磅礴,远山近水,苍松翠柏,线条之精美,意境之深邃,布局之典雅,使人细观良久,仍不忍离去。他因业务繁忙,创作量虽然不多,但每幅都是深思熟虑后的作品,少而精是一大特色。我们俩还约好,争取在北京搞一次联展,向朋友和社会汇报,征求大家的批评和指教。
博洲和我一样,各自在繁忙中度日。我已七十有四,自知来日不多,总是不用扬鞭自奋蹄。他同样在岗位上为社会创造着价值,一天忙碌完之后,才去案头细细描绘纸上山河。我们有时通通电话,有时发个信息,节假日微信上也时常发个祝词。总之,我们不断沟通着,联系着,鼓励着,前进着。
已过不惑之年的陈博洲,人生阅历越来越丰富。他孜孜以求、满怀激情地徜徉在绘画艺术的王国里,同时又兢兢业业为社会创造着价值。博洲告诉我,尽管做企业管理很辛苦,压力也很大,但又有动力和成就感。白天再苦再累,晚上回到家,或有余暇,他最乐意的事就是挥毫作画,抒发胸臆。最近,我又看到了博洲的部分画作,见他功力大增,技艺更臻醇熟。在繁忙的事务之余,他总要抽出时间研究临习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经典名作,画艺又得精进,可喜可贺。他近期的画作,让我感悟到他把人生、事业的理想都倾情于重庆的山和水,既有巴渝品貌,又得岭南神韵,这也许就是他绘画作品的个人风格吧。
尤为可贵的是,博洲还身怀感恩之意、慈善之心。作为一位企业家,他带领着员工,辛勤工作,让企业一天天发展壮大,承担着越来越大的社会责任;同时他热心于公益和慈善事业,把温暖和援助送给最需要的人,多次开展关注贫困生与留守儿童的送温暖活动,鼓励他们好好读书。博洲的善行义举,受到社会的赞扬和褒奖。
现在的陈博洲,已是中国山水画坛的实力派画家,同时还是很有号召力、影响力的艺术活动家、不断上进的企业家。但他还是初见之时刻划在我心底的陈博洲——忠诚、稳重、睿智、大气、正气、有涵养,有知识,有文化,总给人一种信赖感,亲近感。让我体会尤深的是他做人的成功、处事的得体及他的人格魅力。我们之间并无距离,交流顺畅、沟通自然,他还是那样一如既往的谦虚、上进,他还是以往那样地帮助朋友,还是以往那样地热爱、钟情于书画艺术。
如今,博洲作为我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的副秘书长,鼎力支持着书画院的建设和发展。我有这样年輕的朋友支持着,我也觉得我还年轻,不知老之将至也!
责任编辑 余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