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蔽战线的抗日英雄杨佐青

2016-05-14孟祥琨

百年潮 2016年6期
关键词:磐石满洲游击队

孟祥琨

爱国青年 学运先锋

杨佐青,原名杨殿坤,曾用名杨君武(在中共满洲省委、磐石工作时),杨树田(在共产国际工作时),瓦尔德尔(在莫斯科受训时),新中国成立后改名杨佐青(为纪念两位世界著名特工,佐尔格和伯尔青),党内绰号“山东杨”“黑杨”。杨佐青出生于1911年9月28日,祖籍山东省文登县,幼年随父闯关东到黑龙江省阿城县。1926年考入哈尔滨市第二中学。两年后,又考入哈尔滨市第一中学高中部。青年时代的杨佐青广泛接触社会最底层的工人群众和广大贫苦市民,受共产党员、哈一中进步教师周一粟、王同元的影响,阅读进步书刊,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萌发了进步思想。

1928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从政治、经济、军事上控制东北,进而实现侵占东北的阴谋,推行满蒙“铁路计划”,激起东北各界人民的强烈反对,一股高涨的反日爱国热潮席卷整个东北。杨佐青积极投入反帝爱国斗争中。他是哈一中学生会的学运领袖,在哈市学生界有很高的威信和影响,所以被选为哈尔滨市大中学校维护路权联合会的领导成员之一,策划、组织领导了震惊全国的哈尔滨一一·九学生爱国

运动。

1928年11月9日上午8时,在沈步瀛、杨佐青等人带领下,哈一中学生手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维护路权”的小旗子,高呼“反对日本强修五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来到二中门前广场(现八区广场),参加哈市大、中学生维护路权大会。会后,有一万多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在游行队伍中,哈一中的童子军尤为引人注目,他们身穿童子军服,一个个精神抖擞,手持红白两色相间的军杖。带头的队长就是杨佐青。他中等身材,体魄强健,圆圆的脸庞,浓眉大眼,虽然只有17岁,但从他认真严肃的神情,周详机智的处事,比起同龄人显得十分成熟。游行队伍沿着许公路(现景阳街)往北走,从正阳街(现靖宇街)向东,游行队伍前导刚走到正阳街道口,就被全副武装的警察堵住了,怎么交涉也不让通过,蛮横无理的警察厅厅长高齐栋,骑在高头大马上,对学生破口大骂,还指使警察捆绑殴打学生代表,后来竟然下令警察开枪。这时,杨佐青挥舞手中的军杖,率领童子军高喊:“牺牲一切,坚持到底,冲啊!”首先冲破封锁线。紧随其后的工大、法大的同学将手中的旗杆、砖头投向阻拦他们的军警,整个队伍也跟了上来。高齐栋见势不妙,狼狈逃走,军警们也随后逃之夭夭。

杨佐青带领同学们分头到十字路口,向广大市民进行反对日本军国主义修筑五路的宣传演说,他与侯介夫、赵庆义等人进入正阳街的几家店铺,向老板和购货的市民进行反日爱国演说,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行径,号召市民以抵制日货的实际行动,反抗日本强修五路的侵略阴谋……

在这次一一·九反筑路斗争中,共有二百多名学生受伤,哈一中就有92名,杨佐青也受了伤。一一·九反筑路斗争,是哈尔滨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为维护国家主权而掀起的学生爱国运动。由于中共地下党领导全市大、中学校学生顽强不息的斗争以及东北三省人民的强烈反对,当局未敢在修筑五路的密约上签字。

1930年冬,杨佐青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上分配他继续做学运工作,担任共青团北满特委组织部部长,并与冯仲云一起在北满特委领导下工作。后又调到沈阳,担任共青团满洲省委秘书长,在此期间,他经常深入学校,广交朋友,向他们宣传革命思想,发展进步青年,引导许多爱国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有一大批爱国青年在他的影响下奔赴北平、延安等革命圣地。

创建抗日武装 领导对敌斗争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向东北党组织提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开展东北游击战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打击的号召。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中共满洲省委决定派一些党员到农村去组织和领导抗日武装。

1932年2月初的一天,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代表中央和省委向年仅21岁的中共北满特委军委书记杨佐青布置了新的任务,他与杨佐青在南岗河沟街冯仲云家里长谈了一夜,罗登贤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说:“东北虽已沦亡,但我们坚信,东北同胞绝不甘心做亡国奴,劳苦大众的反日斗争,正在各地风起云涌,解救东北同胞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任务,已责无旁贷地落在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身上,我党当前的任务,就是要把自发的义勇军抗战斗争,引向有组织、有领导的民族革命战争。同时要建立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省委分配你代理省委军委书记工作(后称兵运工作),派你赴南满磐石(吉林省)点燃抗日烽火,创建党的第一支抗日武装根据地。”

杨佐青欣然接受了任务,第二天即动身奔赴磐石。磐石靠近中朝边界,是汉族和朝鲜族杂居的县,群众工作基础好,反日情绪高,1930年就建立了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发动群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还组织了“打狗队”,专门打击亲日派和汉奸狗腿子。杨佐青到达磐石后,向中心县委传达了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中心县委立即召开扩大会议,决定抓紧在日寇未到达磐石之前,迅速建立工农反日游击队,同时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根据地。

杨佐青与李红光(朝鲜族)等人在“磐石赤色游击队”的基础上组建了磐石工农反日游击队,李红光任队长,杨佐青为政委,这支抗日游击队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支抗日武装。游击队打土豪、除恶霸,一举端了几家土豪的“响窖”,缴获了地主大排队的枪支,其声势越来越大,不少青年农民要求参加游击队,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人。

当时磐石地区有一支八九千人的土匪武装,首领叫傅殿臣,他看到工农游击队迅速发展壮大,以为要与他争地盘,就派人给游击队送来一封信,内容是“限十日内将缴获大排队的枪弹如数缴出,过期不缴立即讨伐”。面对悍匪,杨佐青毅然请求只身深入虎穴,与匪首谈判。他不卑不亢,据理力争,对傅殿臣晓之以民族大义,最终打动了匪首,化解了危机,保护了我们刚刚发展起来的有生力量。

随后,游击队发动群众,策反营城子士兵,组织领导“老七连”哗变,同时广泛接触团结周边“山林”武装共同抗日。游击队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一个初具规模的抗日游击队和抗日武装根据地蓬勃发展起来。

磐石游击队的行动也引起了日伪军的注意,1932年9月初,日军以一个中队和两个连的伪军向根据地进攻,游击队占据有利地形,对日军的进攻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但在这次战斗中杨佐青腿部多处受伤,无法行动,而部队又要转移行军,县委决定秘密护送他回哈尔滨治疗。

杨佐青回到哈尔滨后住在满洲省委秘书长冯仲云家中养伤。其间他向满洲省委详细汇报了磐石游击队的发展情况,通过切身体验,强调了党对抗日武装领导的重要性。并建议省委立即派懂军事、有才干的同志去组织领导磐石游击队,以使这支年轻的抗日武装继续发展壮大。罗登贤对此事非常重视,经满洲省委研究,决定派哈尔滨市委书记张贯一(原名马尚德)赴磐石。因杨佐青在游击队内有很高的威望,很多队员都是从“山林”武装哗变过来的,还存在着一些土匪习气,中途更换领导人他们不服,同时也不想让周边广大民众知道游击队的领导人受伤,以免影响抗日情绪。省委根据杨佐青的建议,指示张贯一改名杨靖宇,以杨佐青大哥的身份出现,便于迅速开展工作。

杨靖宇在准备以中共满洲省委巡视员身份赴磐石前,专程来到冯仲云家中,看望了老战友杨佐青,详细听取了磐石游击队的情况介绍。他拉着杨佐青的手说:“君武,你在磐石搞得不错嘛,连哈尔滨人都知道磐石有个游击队,你在磐石那里名气很大,听说群众都亲切地叫你杨政委。你建议我改名字的事,省委已经通知我了,以后我的名字就叫杨靖宇,这样更有利于我开展工作。”杨佐青笑了说:“你长我六岁,以后咱们就是亲哥俩了”。

杨靖宇不负众望,到磐石后代表中共满洲省委对中心县委和游击队进行整改。并由省委选派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到游击队,增加了共产党员在游击队中的比例,队伍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他们在茂密的大森林里,在长白山的大小山岭,同日本侵略者进行着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战斗……后来南满磐石抗日游击队发展成为威震敌胆的抗日劲旅——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

参加共产国际 从事隐蔽斗争

1932年冬,杨佐青伤愈后,准备回磐石同老战友杨靖宇并肩继续从事武装抗日斗争。这时正赶上共产国际组织向我党提出要组织一批文化素质高,又有实际斗争经验的同志参加共产国际情报组织工作。满洲省委经过慎重研究,认为杨佐青足智多谋,通晓俄语,又有实际革命战斗经验,适合做国际情报组织工作,决定将杨的组织关系由中共党转往苏共党的共产国际组织(组织纪律规定,不允许再与满洲省委发生横向联系)。杨佐青被共产国际情报组织任命为该组织一个系统的中国领导人。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更加艰苦卓绝的隐蔽战线上的国际反法西斯斗争。

为了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中共满洲省委决定和苏联一起,在东北建立国际反帝情报组织。1932年冬,受满洲省委指派,满洲军委负责人王东周与北满特委军委书记杨佐青、高成儒成立三人领导小组,组建了北满地区国际情报机构。以哈尔滨为中心,在齐齐哈尔、牡丹江、沈阳、大连等东北十几个城市建立情报站,从而形成了遍布东北各地的反帝情报网。情报组织首要任务是扩大组织,发展成员,搜集和掌握日军军队驻防、编制、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需仓库、军用铁路列车运载情况以及飞机起飞的机型、架次、时间和方向等情报。杨佐青先后发展了陈鸿钧、张学彦、李炳吾、张之伦、张逸仙等,并通过张之伦的介绍又发展了黄振林、赵国文等一批共产党员和爱国志士参加国际情报组织。

1934年春,杨佐青与张逸仙等奉命赴莫斯科受训。在莫斯科,他系统学习了特工技巧、炸药制作、爆破技术、密码编制发报、汽车驾驶、射击训练、格斗训练、地图绘制、独立野外生存等技能。不单是校长缪勒尔对他格外器重,就连苏军总参谋部军事情报部长伯尔青将军也对他青睐有加,他亲自出马,与杨佐青反复研究了一个月的时间,制订出对日情报战、秘密战的绝密计划——“戈比旦行动”。

1935年3月回国后,杨佐青与张逸仙在天津建立了国际反帝情报机关,负责东北及华北地区的反帝情报工作。后因工作需要,1936年1月该机关迁至上海。作为国际情报组织中国领导人之一,杨佐青不仅指挥手下特工出生入死,自己也身先士卒,他扮演过医生、商人、广告公司业务员,甚至扮过女人,神出鬼没地执行情报工作,足迹遍布东北、华北及香港地区。战斗在反帝斗争的最前沿。1938年7月23日,日军派遣主力师团进攻武汉三镇,杨佐青冒着很大风险,赶往激战中的武汉,找苏联大使馆武官沙赫夫搜集了一批日军的重要情报后返回上海。1939年11月,杨佐青独自一人乘海轮从黄埔港出发,经过三天三夜的航行到达香港。在香港半山罗便臣道的一幢洋楼里,杨佐青见到了从东京来的佐尔格领导的“拉姆扎”小组情报交通员安娜。安娜和杨佐青互通暗号后,打开旅行箱,将一捆金属棒交给杨佐青,金属棒都是空心的,里面装有30卷胶卷,上面记录着日本、德国的最新军事情报……从1932年至1942年,整整十年间,杨佐青领导的共产国际中国情报系统,向莫斯科、并通过莫斯科向延安、东北抗联等发送大量重要情报。

他和战友们还在哈尔滨、大连、天津、青岛、营口等地,对日军的战略储备仓库、军用设施、铁路、桥梁、机场等实施了一系列战略爆破,给日军战略储备造成巨大损失。以至日伪当局无法破案,将破坏活动算在了中共地下党和东北抗联的头上。杨佐青情报系统直到抗战胜利后也没有遭到破坏。

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对敌斗争的隐蔽性,以杨佐青为代表的情报工作者所做的工作胜利了不能宣扬,失败了无法解释,有的同志直至牺牲了都不能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他和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后人知之甚少,致使英雄无名。

杨佐青做国际情报工作的同时,时刻牵挂惦记着抗联队伍的发展,通过下属情报组织关注着杨靖宇的信息,当时国际组织也通过特殊渠道为抗联队伍提供通信、情报、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支持。1935年后,中共中央、中央红军已在长征途中,满洲省委及抗联队伍的活动日益困难,与中共中央的联系中断,只能通过国际组织间接取得联系。杨佐青领导的情报组织多次将国际组织提供的资金、药品转给抗联队伍,并为抗联队伍提供日伪军行动的情报支持。如1934年9月,杨靖宇领导的抗联在吉林蒙江县活动,重创日伪军,急需与共产国际中国组织取得联系,国际组织派德国女情报员乌尔苏拉·汉布尔格以美国伊文斯上海书店代理人身份进入“满洲”活动,克服重重困难,亲自将密码本交到杨靖宇手中,并为抗联修复好损坏的电台。又如1935年夏,哈工大女学生关志萍接受杨佐青交给的一项任务,她在南岗秋林公司附近与一位穿西装的外国青年交换了联络暗号后,拿走了他带来的小箱子回到住处,箱子里面全是开展革命活动的钱和药品。又如1936年,日伪第三战区派一个步兵旅去热河一带“围剿”抗联第八军,情报员获取这一情报后,迅速报告给天津情报组,天津情报组及时将情报发出,使抗联八军提前做好迎战准备,减少了自身伤亡,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

1940年2月底,杨佐青在上海外滩执行任务时,看见一群日本侨民围着报摊兴奋地议论着什么,于是也买了一份报纸,展开一看,竟然是杨靖宇将军被杀的消息。杨佐青踉跄地回到住所,望着杨靖宇的照片失声痛哭,挥笔写下“十冬腊月天,松柏枝叶鲜,英雄杨靖宇,长活在人间”的诗句,纪念这位亲密战友。

1939年,国际情报总部远东分部领导伊万诺夫被调回国,改由乔琪(苏联人)领导,此时上海已完全控制在日军手中。1942年9月的一天,按约定是杨佐青与乔琪在公园接头的日子,直到很晚乔琪都没有出现,杨佐青担心地想,乔琪要么生病,要么出事了。他磨蹭很晚才回到住处,刚进房门,房东喊他接电话,电话里传出乔琪用英语说:“你快走!”杨佐青立即返回房间,匆忙收拾好美金和生活用品准备转移,这时门外已闯进来几个持枪的日本便衣。杨佐青不幸被捕。

日本宪兵将杨佐青押解到虹口区日本宪兵司令部连夜审讯,杨佐青在酷刑面前视死如归,始终没有暴露真实身份,保守了组织机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英雄气节。因没有真凭实据,军法处只能以参加苏联派遣的破坏团进行反对皇军的活动为名,对杨佐青判刑八年。

在狱中,杨佐青严重失血,经常昏厥,他在上海无亲无故,多亏狱友金若望的关心照顾,大难不死。杨佐青以高昂的革命斗志笑对人生,把监狱当学校,积极向青年狱友宣传抗日思想,启发他们对新生活的向往,教他们学俄语,讲一些苏联的见闻,监狱成了他公开宣传抗日救国的讲坛。杨佐青还在狱中继续进行地下活动,他同狱友蒋梯云、屈平新三人搞了一个暴动委员会,让期满释放的蒋梯云与新四军联络策应,准备一旦新四军打到上海,就领导组织越狱,到浦南去打游击。后因抗战胜利而没有

实施。

1945年抗战胜利后,杨佐青以杨靖宇弟弟的身份从国民党接手的日军监狱被上海地下党营救出狱。历经种种磨难,杨佐青十分幸运地与原来的中共组织接上了头,他就像离群的孤雁,又回到了党的怀抱,他非常想念阔别已久的故乡,想念家乡离散的亲人,他向东北局党组织提出回家乡工作的愿望,后经陈云、林枫批准,加入了东北民主联军的行列,参加了解放哈尔滨、解放全东北的战斗。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由于受当时“左”的思想及中苏关系的影响,杨佐青未能回到他曾战斗过的满洲省委工作,而是被降级安排,控制使用,先后担任哈尔滨市公安局外侨科长、公安干校副校长、黑龙江省外事处长、省外事办副主任、哈尔滨市人民委员会副秘书长。1968年1月“文革”期间,被打成“苏修特务”,受尽屈辱,于1970年去世。

从1927年5月苏子元赴苏联学习,到1943年6月共产国际组织解散,以杨佐青为代表的国际特科的中国战士隐姓埋名,忍受种种误解,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舍生忘死,前仆后继,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无名英雄,他们的功绩将永远彪炳史册!(编辑 杨 琳)

(作者是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退休干部)

猜你喜欢

磐石满洲游击队
争霸
第八章超声游击队——声能
第八章 超声游击队 ——声能
《磐石上的阴影》中的食物书写
乡情心中若磐石
修行
横田文子“在满”期间的创作
关于林芙美子的满州之旅研究
“满洲”文学与作家探究
夜幕下的满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