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让数学“学困生”脱“困”

2016-05-14徐慧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困生作业数学

徐慧

学生中总有一部分“弱势”群体——学习上的困难生,习惯称为“学困生”。 这些学生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

生1:智力正常,理解能力及推理能力较弱,数学学习兴趣不浓,对数学学习有畏惧情绪,学习态度不主动,不稳定,学习方法欠缺,具有随意性。

生2:其父亲待业在家,母亲是一家超市员工,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均为初中,家庭经济情况一般,学习环境一般。父亲不大理孩子,平时大多数时间均由母亲管教,母亲能对孩子进行辅导,强调死记硬背、大量做题,给孩子买了一些练习题,让她有空就练,而且管教严厉,常训斥该生,造成该生胆小怕事,有强烈的自卑感,尽管该生对其父母的管教心里不服,但她行动上还是遵命行事。

生3:害怕数学,不愿动脑思考,理解肤浅,对于简单模仿性的练习还行,遇到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对自己缺乏信心,作业在家长的辅导下能按时按质完成,学习态度比较认真,但欠主动。

生4:身体健康,发育正常,营养状况一般,性情温和,有任性、固执倾向;在上课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常做小动作,课上思维不主动,很少举手发言,下课好玩,经常与其同学追跑,多管闲事,爱向老师打小报告;交往中,常与同学闹磨擦,小心眼儿。

怎样让这些数学学困生脱“困”,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得问题。根据我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现将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用爱心铺路,情感架桥,让学困生脱“困”

充满爱心,让学生都能在爱心的阳光普照下健康成长。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困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虽然他们对犯错误常表现得不在乎,但内心却常常迸发出要求进步的火花,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 。老师对学困生应不歧视,不讽刺,不揭短。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儿童对于老师给予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无数的实践经验、教训和体会表明,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的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不会有真正成功的教育。因此,关注学困生,带领他们走出困境,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以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呕心沥血、诲人不倦。也只有让我们的爱像阳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爱的阳光雨露下健康成长,心中燃起永不熄灭的希望火花,通过我们辛勤的努力,才能使更多的“学困生”向优等生转化。为此,我在教学中,像爱护我自己的女儿一样努力去爱护每一个学困生,尊重学困生,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课堂上做好他们的老师,课堂下做他们的朋友,努力培养建立和拉近同学生的感情,加深与他们的师生情谊。“亲其师而信其道”。一些原来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原来不怎么喜欢数学的学生慢慢对数学课产生了兴趣,爱上了数学课,我教过的班级学生数学成绩普遍保持较高水平。

二、用集体的氛围,让学困生脱“困”

教育学困生,光靠老师的孤军奋战,难免势单力薄,顾此失彼,因此老师要善于组织和发挥教育学生的各种力量。

首先是班集体的力量。一个良好的班风,有利于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集体生活习惯和集体观念。在全班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学困生也积极的参与,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受到教育和锻炼,带动他们不断的进步。我还在全班搞“手拉手”活动,先进帮后进,形成强大的教育优势,使全班同学都有帮助学困生的责任,向学困生伸出援助之手,从而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逐渐产生对集体的热爱和荣誉感,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化。并对帮助者提出了严格要求: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督促学困生按时完成作业,给学困生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

其次是家庭的力量。家长是学生的直接教育者,学困生容易在老师和家长之间游离,如果不及时联系,就会造成管理的真空,形成一些不良习惯,所以家长和老师要紧密联系,共同采取措施,这样就会更好地转化学困生。

三、用课堂引路,让学困生脱“困”

课堂三十五分钟是学困生转化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过去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顺应学生心理,给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其也尝到成功的喜悦和体验,来增强学习的自信,从而消除学习心理上的障碍。

1.优化提问手段

课堂提问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那么课堂提问对学困生问些什么?怎么问呢?在课堂实施中我的做法是:

首先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要针对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和课堂环节,设计不同的问题。学困生一般都注意力不集中,要提高他们的课堂效率,就要时时注意他们,寻找适合他们层次的问题回答,提高学困生的参与意识。即使他们回答时错了,也不要简单的否定,而是肯定他们回答的可取之处,然后让别的学生去补充,对于答不上来的,即使说“不知道”,也不要挖苦,而是鼓励性地说:“能把你的想法谈谈吗?错了也没有关系,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而且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感受。

其次要注意提问的技巧和时效。对学困生的提问我力求做到:一是问题表述正确,通俗易懂,对一些难理解的术语,可适当的用方言解释;二是提问中留给学困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自我補充自我修改的时间,降低其焦虑程度;三是当学困生不能回答时,采取适当的回问,保护其自尊心。

第三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善于质疑。学困生的问题意识非常淡薄,究其原因主要是不敢问和不会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想方设法地给学困生创造条件,鼓励和帮助他们敢问、会问。

2.优化作业手段

(1)改革作业布置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分层设置练习,使练习有梯度,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在练习中把基础性的题目留给学困生。新课讲完后,老师巡视的过程中,应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看看他们的课堂练习题的书写格式,准确程度,不合理的地方改正过来,重新再讲一遍,用这些时间把课堂的内容再往透彻里讲。

(2)改革作业评价方法。对学困生作业的整体评价一律使用优秀,即正确完成A类基础题的给优秀,做错订正后仍给优秀。对多完成作业的加一些激励性评语,如“这次作业和前次比,进步很大”“继续努力,你已经离成功不远了”。

四、用科学方法导航,让学困生脱“困”

(1)操作方法的指导。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思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学困生尤其如此。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从直观学具入手,加强操作方法指导,让学困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有条理地展开思维。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指导学生通过剪、拼、看、想、说等过程指导操作,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2)思考方法的指导。学生肯于思考问题要靠教师的激发和调动。教学中我们应加强思考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科学地思考问题,学会学习。如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引导学生理解课题,明确要找能被2 整除的数的特征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先写出一些能被2整除的数,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的什么特征,最后归纳: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再通过枚举,确认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当教学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就放手让学困生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从而使学生不但掌握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同时还学会了思考问题的方法。

总之,转变数学“学困生”,使他们由“厌学”变为“乐学”,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时刻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教师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感染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灵的碰撞和沟通,使更多的学生脱离“学困生”的队伍。

猜你喜欢

学困生作业数学
作业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