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6-05-14马楠楠
马楠楠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关键阶段,是全面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性阶段,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面对当前国内外的新形势,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是我们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 思想政治教育 困境 对策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势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即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这一目标要求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具体细化,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全面加强心理健康、艺术审美教育,培养创新兴趣和科学素养。
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新形势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墨守成规,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方式,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认真把握国家发展的大形势,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载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就,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必须跟上形势的发展,适应时代的要求,服务于国家发展的大局。在这种形势下,国家提出“实现教育现代化”“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认清现状,反思问题,找对对策,摆脱困境。
1.思想政治教育定位认识存在偏差,重知识轻教育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比其他学科具有更有利的学科优势,也有更明确的教育动机。正因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更应是德智体美各方面和谐发展的学科教育,既要学习书本知识,也要注重思想道德的锤炼和能力、兴趣的培养,赋予理论知识以更多的实践意义。
反观目前的中学教育现状,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教育现状,在高考这一改变人生命运的“国考”压力下,高中阶段的教育还很大程度上存在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问题:重知识教育,轻思想教育;重视“语数外”,轻视“政史地”。这种偏见致使“灌输教育”仍然盛行,“素质教育”步履维艰,任重道远;“语数外”贵为“主课”,“政史地”贱为“辅课”一定程度成为社会的“共识”;“语数外”和“政史地”的授课课时以及在高考和各类考试之中所占分值也明显有“贵”“贱”之分。种种“怪像”表明,国家的教育理念先进,也不可否认当前中学教育一定程度上与国家教育理念出现偏差,新课改模式探索在高一、高二阶段还搞得如火如荼,进入高三,一切“全面发展”戛然而止,必须无条件让位高考。于是,“满堂灌”的“填鸭式”教育重返课堂,被一线教师乐此不疲的践行着,功利主义教学理念根深蒂固。这种偏差致使知识教育、学习成绩、升学率首当其冲成为中学教育追逐的目标,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甚至抵制思想政治教育。
2.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存在偏差,重形式轻实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第六条明确规定,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达到的目标和取得的实效。从目前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形式来看,相当程度上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思想政治课是中学一门综合性必修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和“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每所中学都开设了思想政治课,并在授课形式进行积极探索。但是,在深入研究如何取得真正实效方面还存在不足。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其形式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说教进行。这种课堂授教、传统说教的弊端往往在于教育者容易故意回避现实和尖锐的理论问题,不能与受教育者进行平台的对话和交流,容易“讲大道理”“脱离实际”,说教与现实想脱离,说服力小,教育效果差,更甚者会引起个别学生的反感,产生叛逆和抵触心理。
3.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单一,脱离现实生活,不能有效地服务于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是永恒的,但其形式必须与时俱进,指导意义应更具有时效性和实效性。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统一,相互作用的。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走成功走向的市场经济道路,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我们不可否认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比如,市场经济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很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文化和技术的发展,但西方不良思想也侵袭了我们部分人的头脑,尤其是青少年的头脑。此外,当今社会是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的时代,多种价值观并存,并相互影响,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另外,思想政治课所弘扬的真善美与社会道德底线的下滑形成了冲突,社会上的各种借他人善心进行坑蒙拐骗的伎俩,使学生开始质疑课堂所学内容的真实性。这都客观地增加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
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中学阶段恰逢学生由青少年向成年的过度时期,是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逐步成形的时期。中学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人格教育和人格养养成的关键时期,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时期。高中阶段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
1.建立健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等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世界的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影响,意识形态领域的角逐日趋激烈,这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国家层面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这就要求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定位与思路;制定科学合理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
2.以学生社团为抓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下不能仅仅是“灌输教育”和“传统说教”,要适应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大环境,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带动作用,开展适合学生的教育活动。比如,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宣讲社团,定期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宣传教育以及党史宣传教育;引导学生社团利用重要节庆日、重大事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学生社团带领学生定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中接受教育;引导学生社团开展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等等。通过社会的引领作用以点带面,辐射全体同学,让同学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交流中接受教育。
3.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同时也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探索社会化的教育途径。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社会现象相结合,与社会舆论相结合,与社会心理相结合,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寓教于社会,最终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比如,要结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形势,邀请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校外专家学者、社会各界成功人士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报告,并将形势与政策列入教学计划;结合社会现象,对学生进行深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充分利用自媒体的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配备完善的校园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机制;建立与家长和社会的信息沟通和合作育人机制,并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定期召开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开展合作育人活动,等等。
总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又复杂的系统工作。面对社会的发展和改革,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通过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才能保证我们教育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