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蒙古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浅谈
2016-05-14呼斯楞
呼斯楞
【摘 要】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不断的发展进步,民族大融合的进程也越来越快,不民族之间的交流频繁,关系紧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蒙古族在这样的背景下却面临着一个问题,即当代对于蒙古语言有所忽视,蒙古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要进行提高。本文说明了在提高蒙古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时,需要做到的几个方面:激发学生对于学习蒙古语的兴趣,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以及更加侧重于素质教育。希望以此来吸引学生学习蒙语,热爱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传承民族文化。
【关键词】蒙古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中国是由多个民族组成,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其中,蒙古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极具特点的文字和语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蒙古语言环境逐渐受到影响,使用的范围和人群一再的缩减,以至于很多年轻一代蒙古人对于蒙古语的熟练程度下降。因此,作为肩负了下一代语言教育的语文课堂任重道远,对于教师来说,要提高蒙古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有效的教育蒙古族学生,使其了解蒙古文化,热爱蒙语,将蒙古族的传统长久的传承下去。
一、重视学生主导地位,激发学生学习蒙古语文的兴趣
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教师仅仅起到辅助的作用,达到教学改革的标准。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主导着整个课堂,学生只能被动的进行学习,因而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没有效率[1]。而蒙古族的历史文化悠久,民族特点鲜明,教学难度较大,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大量知识,学生不能自主学习,失去了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对语文失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蒙古语文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自然就会课堂充满了学习的动力,主动的学习更多相关的知识。为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可以给同学们讲授一些蒙古族的传统故事、风土人情等等,以此来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中去。同时,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展开丰富的教学活动,带领学生们进行游戏、比赛等等,激发学习动力,寓教于乐。
二、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因材施教
学校教育不是工厂的生产流水线,每个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学校不可能将所有人都套入同一套模式当中进行教育,否则学生就像工厂生产的产品一样,千人一面,失去了个性。因此在进行蒙古语文教学时,要重视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培养,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挖掘其潜力,因材施教。
有的学生基础比较好,课堂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其求知欲,且对于蒙古语文有着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的学习,对于这样的同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加大学习内容的难度和深度,进一步引导和开发在蒙语中的潜力[2]。有的学生,蒙古语文的知识水平较差,课堂教学中感到吃力,教师面对这样的情况时,要耐心的对其进行引导,巩固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跟上教学进度,进一步培养学习蒙语文的主动积极性。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蒙语水平和学习能力,以此为基础,对学生因材施教,让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当前国内的学校教学中,对于素质教育的落实尚不到实处,应试教育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导致了课堂教学中只对学生写的能力侧重,而蒙古语文在这方面更甚,注重语法和精读,忽视了听和说。蒙古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3]。一门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懂之后才能学习说,说明白后,才能进行读,最终进行和别人交流的目标。但现阶段蒙古语文教学时,大部分教师将教学的内容局限于写纸上,导致了学生听说读的水平相对不高。
为扭转这一情形,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既培养学生写,也教会学生听说读,全面发展。首先,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尽量选择用蒙古语,学生回答问题也用蒙古语。其次,鼓励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使用蒙古语,创造更多的练习机会,增加说蒙古语的熟练程度。学校要给学生创建使用蒙语的环境,在这样的语言情境中,使学生能够熟悉蒙古语,习惯使用蒙古语,培养用蒙古语口语交流的习惯。最终能够让学生爱上蒙语,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提升学习的效率。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蒙古语能够持续长久的发展,教师要不断提高蒙古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转变教育理念和思维,提升自身的素質,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调动学生学习蒙古语的主观能动性,引发学习的兴趣,对于知识水平和个人特点不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发挥出每个学生的个人特色,同时,注重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加强蒙语的实用性。蒙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蒙语素养,为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宋云利.浅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职业技术,2015,06(08):66-67.
[2]李世妮.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赤子(中旬),2014,11(01):294.
[3]段瑞珍.浅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1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