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2016-05-14吴晓磊
吴晓磊
摘 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到中国各个领域,加上未来多元化的社会发展需求,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成为了现代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初中学生,心智已经开始快速的发育,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也在快速的增长,因此,系统而科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从而令初中学生在未来的成长生活中可以正确的使用信息技术。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初中学生 教学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全面进入到了初中学生的生活中,学生对信息技术也不再陌生,但很多初中学生并没有形成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因此很多初中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仍是以玩乐为主。针对这种情况,现代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应改变过去以结果为主的教学模式,重视每一堂课程的教学过程,以实际应用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则是未来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新目标。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进入到了教育领域中,很多初中学校都设有自己的多媒体或计算机教室,但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一方面是因为信息技术在国内基础教育教学中起步较晚,缺少系统而科学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当时国内的信息技术也不完善,也没有广泛的进入到初中学生的生活中,人们对其还比较陌生。所以大部分初中学校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方面,并没有达到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只是单方面的把信息技术的硬件带到了学校中,进入到了学生的视野里,学生只是熟悉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并且很多学校和老师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这就令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变为了一般的基础技能教学,但在这以过程中却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性。[1]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包括硬件和软件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特别是当信息技术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科学融合也成为了必然的趋势。而在教育教学中,从以前到现代一直存在的一大问题是:学生学习态度的问题。根本原因是学生厌学、对学习无兴趣。而造成学生不正确学习态度的因素很多,包括:教学模式单一化,教学内容教材化。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也存在这种问题,虽然很多初中学生对计算机比较有兴趣,但却对信息技术教学没有足够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比较消极。这方面的主要原因为: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于教材化、单一化,教学内容与实际的信息技术应用脱离,没有把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与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遇到或应用到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因此就让学生感到自己学到的知识没有实际应用的机会,从而逐渐令学生失去学习的欲望。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如:老师的综合素质、学校的学习环境、学生以前的受教育情况和学生的学习心态等。但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已经越来越受到中国教育领域的重视。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也应如此。如果学生在心理和思想上排斥课堂教学,那么无论多么先进的教学方法或硬件设施在长久性方面都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的发展,一大特点为视觉效果,因此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图像的合理运用,即:教材、图像和实际的综合科学应用,将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为学生加深记忆和实际应用的效果。很多老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只是把知识的载体改变了而已,即:把教材、书本上的文字带入到了信息技术的硬件中,但实际上并没有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人左右脑各负责文字和图像的记忆,因此以信息技术丰富多彩、生动灵活的图像配合相应的文字知识,不但可以加快学生的记忆,也令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实际意义。如: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画图、图像处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很多老师只是讲述了、教授了学生计算机中这方面的操作方式,而后让学生自己练习,这令学生没有感到学习的真正作用。针对这方面,老师可利用简单的实际作业,把这部分的信息技术教学融入其中。如:让学生自己设计课本、图书的封面,或是为自己设计简单的标志,即:LOGO。
想要从根本上全面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应用和学生的个性培养的三方结合是不可缺少的。因此,针对这方面,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当讲到文字、页面和面板等内容时,老师可教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风格设计板报。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一点一滴的去完成属于自己的板报,并该把板报的最终成品作为该部分信息技术的考核,这样即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让信息技术教学更具有实际意义。而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设计拥有自己风格的板报,也增强了教学的多元性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2]
三、引导初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正确认知
学生进入初中后,虽然心智开始快速的成长,但玩乐之心仍然很重。初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可大致分为两种,一是供自己玩乐、游戏的新技术,二是学校教学的一部分。因此,很多学生会逐渐沉迷在现代信息技术相关的领域,而因为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成长、变化的阶段,信息技术很容易对其造成不良影响。针对这方面,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模式中,除了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教学,老师还应加强学生思想方面的教学。包括:对信息技术的全面认知,教授学生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方式,而不是单一的教学,把信息技术限制在课堂中。并且,老师还要教给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信息技术硬件的保护方式,以及长时间使用信息技术对正在发育阶段的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怎样调节身体的疲劳等。通过以上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个全面的正确认知,既不令初中学生沉迷其中,也不让学生惧怕信息技术,而是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去使用信息技术。
四、结语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注重实际应用的学科,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应具备的教育性,只有实现学生思想上的认知和实践能力的双方结合,才是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周珊.新时期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4年81期:122
[2]王秋莲.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5年10期: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