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云雾见月明
2016-05-14雒咏樵
雒咏樵
摘 要:我在教学《鸿门宴》人物形象一课时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众说纷纭话刘项”,通过适当的启发诱导,引路入境;在接下来的“根据言行画形象”环节紧扣课文内容,让学生回到文本中,结合自己的理解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在课堂教学这块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上沿着老师指引的方向发展语文能力。对于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学习中应该怎么做,只以老子的“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轻轻点醒,重点让学生通过剖析项羽的性格短板,经过自己的思考,完成思维的全过程,得到了正确结论,也达到了自我反思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 点燃思维 拨正方向 点到为止 把握时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学习让孩子们品味着语文课本散发着的馨香,感受到了汉语言的无限魅力,体会到了语文深远的内涵。根据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制订的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课改诚然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然而,理解上一旦出了偏差,或断章取义,或以偏概全,或过分夸张,就会出现问题。目前,谈“讲”色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关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上,有人把它解读为主人(翁),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甚至有的学校硬性规定每一节课老师讲的时间都不得超过15分钟。语文课堂只有有了教师“主导性”的彰显,才能有学生“主体性”的形式和发展。学生毕竟年龄小,储备的知识少,不能无师自通,需要教师科学的教,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逐步提高。所以,教师在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运用点拨教学,优化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想结合自己教学高一语文模块一第6课《鸿门宴》人物形象的实践来谈谈在语文课堂运用点拨法的一些体会:
一、“点拨”是符合语文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
说到“点拨”,不能不说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他老人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名言应该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有关“点拨”的阐述。从孔夫子到朱熹,从宋代二程到清末梁启超,以至当代的叶圣陶,他们的教学实践和理论著述中,都贯串着“点拨”这根主线,都闪现着点拨教学思想的光芒。尽管“点拨”的教学思想影响了我国的教育界两千多年,但人们对“点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在课堂教学中,点拨不适时,点拨不到位,点拨不得法的现象屡屡发生。面对课堂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怎样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点拨”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都爆发出智慧的火花,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在教学《鸿门宴》人物形象一课时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众说纷纭话刘项”,学生在课前根据老师的提示搜集了不少前人关于刘邦、项羽的评价,有的内容我都没见过,所以课堂一开始气氛就很热烈。该环节通过适当的启发诱导,引路入境,引导学生思考,启迪思维。为学生探索本文的人物形象,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在接下来的“根据言行画形象”环节学生紧扣课文内容,让学生回到文本中,结合自己的理解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在课堂教学这块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上沿着老师指引的方向发展了语文能力。[1]
二、点拨重在开启思维,指引方向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人是有个性的主体,思维的角度是多样的,不同的人可能从不同的侧面、环节、因素、层次来思考问题。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教师要能迅速捕捉,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凭机智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拨”正谬误,解疑释难。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关键处一点,学生便了然于心,有所悟,有所得;教师在迷糊处一拨,学生便有可能自解其难,豁然开朗。在疑难处点拨学生,既能启发诱导学生独立分析、比较、质疑,又能从中获取新知识,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要我思”到“我要思”,再到“我乐思”,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学能力创造条件。
在本课的合作探究环节“家国悲剧性格酿?”中,我引导学生认识到项羽及西楚的失败与项羽本人的性格有关系,在“鸿门宴”中几乎就可以看到项羽失败的前景。但作为教师,我们要以其敏锐的观察,娴熟的赏识与点拨技巧,唤醒学生内存的潜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更灵敏更有成效。所以我接着又问“那么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是不是他以后就肯定成功呢?”从而把学生引向语文审美阅读的轨道,使学生在到美的享受的同时增强了人文素养。
三、点准穴位、点到为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上,学生自己读书,通过观察、分析、思考,逐步明白事理,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潜能,要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为他们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创造广阔的学习体验空间,从中积极挖掘、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发展思维,启发想象,发表个性化看法。如果学生已经理解,教师就不必讲授,这就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课堂上只需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隐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学生搞懂了这些词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本节课的最后我以“剖析悲剧宜自量”为提示设计了“‘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请以‘项羽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几句话,帮助项羽反省兵败而亡的原因。”的练习。对于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学习中应该怎么做,只以老子的“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轻轻点醒,重点让学生通过剖析项羽的性格短板,经过自己的思考,完成思维的全过程,得出了正确结论,也达到了自我反思的目的。[2]
四、把握时机,该张口时就张口
成功的点拨教学要相机而导。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人们在理解这一句话时,往往偏于“启发”和“举一反三”。其实,孔子在这里说了双边关系:一是愤、悱、隅;一是启、发、隅。如果说孔子特别强调“启发”这一教学原则与方式的话,那么,他对“启发”之前,学生所进入的学习情境和所产生的学习兴趣等相关条件,更是十分重视。等待,当然不是盲目被动地等待,而是在创设条件中主动地期盼。这里所说的“启”与“发”和“举一反三”,实际上就是一种点拨。叶圣陶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所谓“相机诱导”,也就是适时点拨。语文点拨教学的精髓就是相机诱导,适时点拨。这里所言的点拨的“机”与“时”,是从学生思维律动的情况看的,学生感知教材后,开始进入思维状态,但一时又难以突破思维的临界点,此时正处于胶着状态,教师就要调动各种具体的教学手段进行点拨调控,开启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在临界点发生质的飞跃,完成学生对教材从感知到认知,从表象到理性的认识,取得良好的点拨效应。在本课的合作探究环节“家国悲剧性格酿?”中,学生在探究项羽是否该杀刘邦时,更多的停留于能否在后来的楚汉相争中取胜上,我就适时地联系现实,让学生推测重庆谈判时蒋介石为什么没有杀毛泽东,这样在学生处于思维临界状态下,在学生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引导学生拨通知识理解上的关卡,拨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让学生思维的量与质得到提升,提高了课堂语学习的效率。[3]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结合本节课的中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加以分析、研究,往往可以获得新的发现。总之,实施点拨教学的经验告诉我:点拨是一把火,能促使学生的思维放出火花;点拨是一个路标,能帮助学生找准方向。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艺术化点拨,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10
[3]李春梅.语文教学中的点拨艺.龙源期刊网《学周刊·B》,2013.4